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长焦短距     
中国是农业大国,今后几年,农村居民的摩托车消费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消费增长的速度将大大超过城市.全国2.3亿户农村家庭的摩托车拥有量只需达到1998年的城市居民水平,则整个农村摩托车市场至少还有7000多万辆的容量.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中央一系列惠农惠民、拉动内需的政策正陆续出台,农村交通设施也会不断改善,开辟农村市场正当时.只要树立信心,产品定位准确,身处波峰浪谷间的中国摩托车企业定会再度扬起风帆, "催熟"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2.
在探讨国内摩托车市场时,摩托车市场主要在农村之说,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那么,为什么说摩托车市场主要在农村呢?笔者认为有如下原因: 一、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步向中西部转移,投资重点也逐步向中西部转移。随着这种中西部发展战略一步步取得成功,一个无与伦比的市场(主要是农村)将逐步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下乡政策是摩托车企业摆脱困境的重大利好。嘉陵作为国内主要摩托车生产企业.其产品80%销往农村市场,非常适合农村市场和环境的需要。同时,嘉陵规模优势明显、产品性价比高是“下乡支农”的强大保障。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讯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村摩托车市场异常巨大,消费者可达几亿。但是农村人口分布不均,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致使对摩托车的购买能力、消费观念、消费环境的差别显得错综复杂。所以,必须对我国农村摩托车市场进行细化,确定其主攻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推出与各细分市场相适应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虎年的来临,呼和浩特市摩托车市场充满虎气,即使在“深山”亦如此,即摩托车在呼和浩特市郊和农村市场同样看好。因此,呼和浩特市摩托车市场农村看好,城镇趋平或略升,这是总的趋势。具体预测分析如下: 农村摩托车市场广阔。由于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农牧民生活的提高,特别是农牧民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他们把生产所得既用于扩大再生产、发展生产,也用于购买时尚高档产品,尤其是不少青年农民新婚嫁娶,摩托车便成了时髦嫁妆或订婚彩礼,这是其一;其二,富裕起  相似文献   

6.
2006年,面对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摩托车行业形势,隆鑫集团出台了"以品牌为核心,以产品为支撑,以网络为重点,以服务为载体,以过程管理为手段,突破重点,提升隆鑫经销体系营运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的国内营销和服务工作方针,精耕细作隆鑫摩托国内市场,继续夯实企业发展平台。一是充分认识"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产品竞争时期,未来的竞争,需要建立经销体系合理的盈利平台,而合理的赢利水平必须以合理的产品结构和规模量为支撑"的现状,进一步梳理隆鑫产品线,充分利用产品资源,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继续将指导片区产品结构调整作为2006年的工作重点,尤其是加强踏板车产品的结构调整,针对各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踏板车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摩托车工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1993年起就成为世界最大的摩托车产销国。但分析世界各摩托车大国外销和产量的比率,我国则相形见绌,且有限的外销产品,还集中于拉美、非洲、东南亚等经济不发达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面对世界摩托车大市场,中国摩托车工业如何发展,并最终在国际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我认为,其突破点首先应在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国内摩托车市场发展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摩托车销售也呈现出持续衰退之势,2013年,甘青宁市场总体销量同比下滑15茗左右。面对极为严峻的行业形势,建设摩托甘青宁工作站全体员工在站长唐荣彪的带领下,坚定信念不动摇,严格按照公司的总体营销工作思路,结合当地摩托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将工作重点放在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战略车型推广,以及大力提升市场服务能力上,  相似文献   

9.
面对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隆鑫集团加快了市场资源的整合步伐,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采取强力措施全面加大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a)加快实施“多元化”(市场多元化、产品多元化、运作模式国际化)市场开拓策略,以重隆制造公司、隆鑫汽油机公司、隆鼎动力公司和通机动力公司为主体,以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沙滩车、越野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的摩托车年产量一直保持在800~1 100万辆之间,全国每年摩托车总销量也保持在700~900万辆之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消费国.面对如此巨大的摩托车消费市场,海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纷纷将中国作为其开拓市场的重点.但在目前,由于受到相关投资法规和高达60%的整车进口关税的限制,海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只能采取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的办法,靠输入KD件来获取一些利润并参与国内市场的竞争,整车则较少直接输入国内.但在中国加入WTO后,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海外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则有可能依靠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开发能力、高度的自动化生产线等优势,在中国独资设厂,就地生产.或专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爱好和需求,开发销往中国的质优价廉的中、低排量的摩托车,直接把产品输入中国市场.因此,在入世后,中国这个巨大的摩托车市场上的竞争无疑将会越来越激烈,国内摩托车市场将会受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摩托车的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1.
NF125ZK正三轮     
株洲市南江机械厂是南方集团所属的全资子公司,也是生产全封闭式载客正三轮摩托车产品的专业厂家。在90年代初载客正三轮刚刚步入摩托车市场之时,南江厂便已着手该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为顺利地占领市场,工厂较早运用了错位竞争方案,即重点研制与开发全封闭式载客正三轮摩托车产品。由载客  相似文献   

12.
信息广角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决定,对摩托车生产、流通秩序和市场进行全面治理整顿,并于近日部署了对重点地区的突击质量检查和执法打假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将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加强打假力度,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摩托车产品的行为,杜绝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蔓延;二是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摩托车产品及  相似文献   

13.
有关专家称,目前全国摩托车市场重心逐渐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地区,尤其在东部地区市场几近饱和的情况下,市场重点开始西移。因此中西部农村摩托车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从1992年到1997年,全国摩托车产量由几十万辆增长到1003万辆,竞争非常激烈。自去年以来,通过产销企业的限产压库及自律行为,摩托车市场逐渐趋于规范,生产厂家和经销企业被淘汰了1/3多,现在年产量800万辆左右。据有关专家估算,当人均年收入达到400美元  相似文献   

14.
自去年以来,国内摩托车企业遭遇国Ⅲ升级,因而生产成本上涨,导致终端市场需要重新适应零售价格提升之后的消费习惯。同时在经济大环境下CPI疯涨,货币贬值使得产品变向"被涨价",这些不利市场因素,让国内摩托车行业陷入了产销量整体下滑的泥潭之中。面对这样的市场逆境,国内的摩托车企业纷纷拿出了自己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在相对混乱的市场环  相似文献   

15.
前言:中国摩托车市场就是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是10年前对全国大市场进行划分的结果。在各大中城市以交通、形象、空气污染、安全等因素为由刮起的“禁摩”风席卷整个摩托车行业之后,中国摩托车市场的现实就是:摩托车销售主要在广阔农村及城乡结合部,简称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6.
禾子 《摩托车》2010,(5):39-40
<正>我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到今天,竞争趋势已经出现了新的变化,西南、西北市场成为了当今行业众多一线品牌及合资品牌角逐的主战场。早在一年前,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决策层就以先进的建设YB平衡动力平台为支撑,以完善的建设"五芯"产品阵营为利器,以中国兵器摩托整合为契机,启动了"西部战役"。那么,面对我国西部摩托车市  相似文献   

17.
由于受到道路交通巨大压力、环保呼声日渐高涨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城市摩托车市场日渐萎缩,国内摩托车市场已经出现了从中等城市到中小城市、再向县镇以至农村转移延伸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70%的摩托车在城市销售,而如今,有60%多的各类摩托车销往农村,且势头迅猛,显示出农村摩托车市场前景广阔。但专家强调,目前农村摩托车市场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国情注定了农村摩托车市场必定大于城市,数倍于城市又较为分散的用户是厂家、商家和交通管理部门服务的重点。记者从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到,由于摩托车在农村地区的数量较多,大小道路纵横交错,交通违章现象也相对较多,加之许多农村居民添置摩托车是将其作为生产资料使用,因此超速、超载就成了家常便饭,这也成为农村地区交通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决定,对摩托车生产、流通秩序和市场进行全面治理整顿,并于近日部署了对重点地区的突击质量检查和执法打假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将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是加强打假力度,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摩托车产品的行为,杜绝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蔓延;二是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摩托年产品及时抽检;三是对冒牌及非目录套牌生产的摩托车产品  相似文献   

20.
国内摩托车市场可分为城镇居民消费者市场和农村农民市场两类。两者对摩托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虽然当前城镇居民总体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高于农村居民,但城镇摩托车交通管理严格,使用成本高;同时随着城市住房、医疗、养老、高等教育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广大城市居民对摩托车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因此我国摩托车市场的出路可能在广阔的农村市场。当前中央将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