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剖析城市路网拓扑结构的复杂性,识别路网中的关键路段,根据模块结构理论,分析了城市路网的聚类特性,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市路网模块结构划分和Hub路段诊断的算法——GN-T算法.该算法通过逐条移除介值最大的路段实现模块结构的划分,从而诊断出路网中的Hub路段.为确定模块结构的最佳划分,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模块度函数.以武昌区路网为例对该算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武昌区路网模块度的最大值为0.41,表明该路网具有明显的模块结构特性;利用该算法诊断出的Hub路段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常用的结构分析软件中没有可直接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块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开发了集成于通用结构分析系统VSES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块;介绍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理、计算步骤、模块的功能及设计与实现方法等.用该模块对一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列出了部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套电池信息实时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主要由电压、电流、温度传感器电路,电压监测系统,电流监测系统、主机模块和通信接口组成。同时,设计了CAN通信协议,将各个模块采集到的电池电压、温度、电流等信息通过CAN总线发送到主机模块。为了方便对电池监测系统监控和数据记录,在MATLAB的GUI图形界面编程环境下设计了上位机监控软件。  相似文献   

4.
分层结构热备冗余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备冗余结构在安全苛求系统中应用广泛.智能化输入输出模块和逻辑处理模块的分离形成了分层结构,层内两个模块相互热备,层与层串联后实现系统功能.采用Markov分析方法,考虑模块失效率和维修率,对分层热备冗余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按照优先恢复系统功能的维修策略建立了系统状态转移图,并由此得出了系统可靠性计算方法.依据仿真计算结果,不同模块的失效率和维修率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相似,低优先级修复的模块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5.
并行机器人结构刚度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并行机器人的结构刚度进行了分析。并行机器人的刚度可以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基于子结构的概念并鉴于大多数并行机器人都具有结构对称性特征。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模块设计方法,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显示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Isoglide3-T3并行机器人的刚度图。  相似文献   

6.
针对产品模块化设计中模块划分的问题,考虑到实际过程中设计结构矩阵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算法和设计结构矩阵的模块划分方法,以设计结构矩阵描述零部件间的关联关系,通过n维空间的欧式距离判断各零部件间的联系强弱,利用密度可达原则进行零部件聚类。根据算法参数选用的不同获得不同划分结果,引用模块度准则判别最优的聚类结果作为最终的模块划分方案。最后以汽车起重机上车部分为例说明模块划分过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舰船动力装置数字化设计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支撑平台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支撑平台的功能结构,设计了系统的开发方案,并对开发过程中的系统类图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等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舰船动力装置数字化设计系统支撑平台原型系统,该系统能够为舰船动力装置数字化设计系统提供核心支撑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铁系统的迅速发展及其在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地铁监控系统已不能满足对整个地铁系统进行全面监控的要求,一种新型的综合监控系统——池铁主控系统应运而生.本文在介绍地铁主控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地铁主控仿真培训系统实现方案,重点介绍系统的体系结构、硬件/软件设计思路、数据库设计及软件模块功能。  相似文献   

9.
实时石油测井软件的正交模块设计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BLS97数控石油测井软件为原型,介绍了测控类软件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其控制流程与数据流程,总结出一种测控类软件的正交模块设计法.本方法根据测控软件的基本结构和数据流程定义软件功能模块和调度方式,根据系统输入输出数据和VC++语言的结构特点,定义数据结构及基础类,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数据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Logit类模型的局限性,以出行链为分析单元,构建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结构方程模型.首先,依据已有研究基础及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出行特征,确定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3类因素,建立影响因素与出行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辨识与修正,最终得到了个人与家庭属性、土地利用、出行链等各类因素对出行方式的影响方向与程度.研究结果对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震作用下带拱式转换层高层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了该结构楼层侧移、楼层剪力、薄弱部位及塑性铰分布等,表明:转换层相邻上下两层及转换层下弦杆跨中为结构薄弱部位.为了在罕遏地震作用下,结构塑性铰能够合理分布,达到“大震不倒”,对该结构薄弱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并对此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强后结构薄弱部位转移到转换层上部楼层中,且结构塑性铰分布较合理,由此提出该结构底部柱承载力增大系数:当Ⅰ类场地时为1.3,Ⅱ类场地时为1.9,Ⅲ类和Ⅳ类场地时为2.2;转换层相邻上部柱承载力增大系数为1.25;转换层下弦杆跨中承载力增大系数为3.5.  相似文献   

12.
基于MSC.Marc接口的遗传算法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结构优化设计系统,该系统采用C语言和FORTRAN语言混合编写而成.在应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与Mare模块的应用程序接口,直接调用Marc进行有限元分析,实现对目标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此系统被应用于车体优化设计中,取得了成功,充分说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海洋拖曳缆绳的研究由于其计算的复杂性,在实际应用中有困难.基于有限差分法和集中质量法两种典型的计算方法,对比研究,分别计算出不同因素如航速、水流速度、回转半径、回转速度下等对缆绳的水下运动的影响,利用Matlab中的GUI模块给出仿真图形界面.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在多种信息系统中,将虚拟化技术与可信计算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保障系统安全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基于可信平台模块(TPM)的可信系统存在着系统信任基础不明确与数据迁移计算开销大的不足.本文应用便携式可信模块(PTM)信任模型,基于Xen虚拟化平台提出了一种客户端可信虚拟化平台方案——OASIS,设计并实现了OASIS平台结构、可信启动信任链建立方法及数据迁移机制.本方案具有灵活高效、以用户为中心的特点,使用PTM作为系统信任基础,为用户提供个人化可信计算环境,为用户在多平台间漫游的应用场景提供极大的便利性.原型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CCD图像相关处理系统的FPGA+DSP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卫星观测系统中,CCD相机对高精度图像实时跟踪时,为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图像,必须对图像进行实时相关处理.而现有软件实现速度不高,不能实现其实时性.本文在分析图像相关处理快速算法的基础上,使用Altera的Quartus Ⅱ软件,完成了其中的核心模块——FFT算法的硬件实现,提高了处理速度;并运用DSP处理器,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的实时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模块.仿真和调试结果表明:用FPGA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结合,可以满足系统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一种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思想、知识库结构的组成和对象类的基本结构,并将其引入到舵机系统的故障诊断中,将获取的经验知识——规则,采用VB6.0程序语言编程,构造了基于规则的数据链结构,并建夏成了面向对象的舵机系统故障诊断知识库。  相似文献   

17.
模糊系统结构辨识综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模糊系统辨识是模糊系统建模的主要手段,优化的模糊系统结构是模糊系统辨识的关键.简要回顾了模糊系统结构辨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讨论了模糊系统结构辨识一些常用的方法,如基于模糊聚类、自组织神经模糊网络、支持向量机、核函数、分层模糊系统、遗传算法和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等的模糊系统结构辨识.对各种结构辨识方法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结构辨识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应用Delphi6.0以类和模块的形式虚拟仿真系统芯片的内部结构、功能、特征参数以及信号之间的传递方式.提出了系统芯片仿真的新思路,新方法.突破了传统芯片仿真的模式.为模型的重用、发布和二次开发提供了全新的概念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于C/S结构的阅览室门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系统基于C/S(Client/Server)模式运行.服务器端为阅览室管理模块.客户端为阅览室刷卡显示模块,每个客户端由一台PC机和一台读卡器构成.读卡器和PC机之间通过RS232口进行通信,使用CRC循环冗余校验码保证通信的准确性.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0系统,支持TCP/IP协议。  相似文献   

20.
组合隔震结构振动随机最优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体系——组合隔震结构体系,并推导了振动及控制方程.假定地震动输入为白噪声,运用随机最优控制原理,分析了组合隔震结构振动的控制性能以及隔震度、阻尼和场地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控制参数,组合隔震结构振动控制体系能对结构地震响应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