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慧立阳(HLS)科技有限公司为GPS卫星定位、GIS地理信息、无线移动通信、集成应用的专业公司。主要工程产品 HLS-GPS军事指挥作训系统;HLS-GPS车辆调度管理系统;HLS-GPS智能小区车辆监控系统;HLS-GPS“鹰眼”车辆安全防范系统;HLS-GPS城市交通电视监管系统;HLS-GPS 800MHz集群通信保安门禁系统;HLS-GPS秦沈客运专线通信安全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2.
工务作业安全监控系统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通过现场监控主机与防护分机之间互控及建立基于INTERNET与铁路办公网的实时监控体系,实现对铁路工务线路现场作业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确保作业及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综合分析我国既有列控技术等级和成熟的技术条件,提出利用现有的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技术、GPS定位技术和GSM-R通信系统技术,开发出符合我国铁路现状的列车安全防护系统(即LKJ-FH系统)的应用设想,满足铁路行车安全需要.采用LKJ-FH系统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行道口动态报警,道口安全预警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4.
引言 为了保证高速行驶的列车安全,北京慧立阳科技有限公司根据铁路系统的需要,采用GPS(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SM(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集成的RITS(铁路智能运输系统)技术,成功地研制出了 轶路“GPS安全报警系统”。该系统已于2001年8月在我国第一条客运专线---秦沈客运铁路专线交付使用,至今运转良好。本着对产品负责和安全第一的原则,慧立阳公司最近又组织人力,精心研制,对系统做了全面的更新和改进,使系统功能更加完善、性能更加稳定,使用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铁路运输能力布局的调整,车务站段需要对车站安全生产进行实时管理,及时分析、诊断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车站作业过程控制及安全信息平台系统能够在远端对车站作业环节、作业标准、作业流程等进行监控,并对违反作业程序的操作提出语音、文字形式的预警、提示,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线路安全是铁路运营的重要前提,我国铁路跨度广、行车环境复杂,当铁路基础设施稳定性产生改变时往往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文章采用长短期记忆(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模型对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的铁路基础设施监测系统的形变监测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实现对铁路基础设施灾害的早期预警,并与多种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STM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确保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是铁路行车指挥的终极目标,实时掌握运行中列车的高精度位置对于保证行车安全十分重要。基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实施的运统1电子化传递项目,提出利用该项目为机车乘务员配备的手持终端,采用卫星定位、移动物联网及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实时的全国铁路列车追踪与安全预警系统,可为调度员提供全国铁路路网图列车运行追踪监控画面,并可依据列车有效制动距离提供分级安全预警。  相似文献   

8.
目前,铁路行车调度命令大多数是通过手工方式传递给司机,这样的调度命令很容易在行车过程中遗忘,对铁路的行车安全构成威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GPS技术运用于铁路路况语音提示方面,即基于GPS定位的铁路路况语音提示系统,此系统按GPS坐标自动播放调度命令.介绍了GPS技术在机车上的可行性、系统结构和原理,对所使用的关键技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GPS接收机能够定位列车运行位置并提供安全校验信息,在铁路旅客告知、到站时间预测等方面广泛应用.由于安装在列尾的GPS天线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而无法接收足够的卫星数据,常规4星定位方法无法实现定位结果.从灰色系统理论的角度探讨GPS接收机钟差序列预测,提出一种新的GPS定位列车位置的算法,通过实测数据验证分析,该算法在...  相似文献   

10.
GPS/DR/GIS技术在基于GSM—R列车监控系统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监控系统是IRS(智能铁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列车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着重介绍了GPS/DR组合定位以及GIS在列车定位和监控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用GSM-R移动通信网实现GPS定位数据传输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余铁 《中国铁路》2002,(9):35-40
以信息技术带动行车安装装备的系统配套是确保行车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建设沪宁线安全监控示范线,旨在探索建立我国铁路行车监控系统的模式,提出建立行车安全监控“闭环控制”模式;并以此为理论提出建立沪宁线行车安全实时控制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以专业技术管理为基础,以日常施工、安全和过程控制为主线,运用控制过程方法、安全风险和系统管理理论,实现铁路营业线(涉铁工程)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依托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跨越区域和时空的局限,对施工实施全过程、全天候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管理,确保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尹鹏  李双良 《中国铁路》2022,(3):139-143
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是保证铁路车站及沿线运营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现状,以及分组传送网(PTN)的技术优势,得出采用PTN搭建视频监控系统网络传输通道的可行性。分别针对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阐述视频监控系统搭建网络传输通道的PTN技术方案。该方案具有快速、高效、安全、灵活等特点,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工程管理里程跨度大、行车调度难、安全监控视频缺失、安全生产预警预控难、全过程管理易缺位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BIM的融合通信技术对轨行区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阐述BIM技术与通信技术特点,提出基于BIM融合通信技术的轨行区施工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目标、设计及开发方式。该平台在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进行实践应用,提升了隧道内无线通信的稳定性,解决了隧道内设备的防振、防水、防潮以及网络传输无中断等问题,可实现BIM平台派工信息的实时同步以及平台移动端办公。  相似文献   

15.
新技术在秦沈客运专线临时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沈铁路建设临时通信系统中,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和车载全球定位及无线通信等新技术,使得信息交换更快捷、准确,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对施工过程中的行车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铁路区间光纤综合接入系统,是适应铁路提速后站间距离加长、列车运行速度提高而满足区间综合信息传输需要的区间高速信息系统,其中配置了先进网络监控与管理系统。采用了新一代的微处理器Atmega103、安全可靠的监控通信通道,以及先进的串口通信编程方法,方便、高效地实现了系统的监控。  相似文献   

17.
铁路货车及调车机跟踪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货车及调车机跟踪管理系统采用基础数据层、业务逻辑处理层、数据展现和分析层三层结构设计。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整合现在车、行车日志、货运管理、车载计算机和GPS定位等现有应用系统,GPS实时定位调车机位置,完成调车计划执行的实时数据采集。  相似文献   

18.
“沪宁线行车安全综合监控系统”是铁道部“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技术创新项目,“信息网络和监控管理中心系统”是其中的重要子课题,由铁科院电子所和上海局共同完成。该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行车安全信息网络,搭建安全监测数据传输平台;坚持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相结合,建立安全监控管理中心和适应新形势的行车安全管理体制;统一信息渠道,实现各种安全监测信息的自动采集、传输与集成以及监测数据的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开发完整的电子化安全监控管理信息服务应用;建成集监测、控制和管理决策为一体的行车…  相似文献   

19.
列车监控系统专用电子地图自动生成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GPS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定位系统,将先进的定位技术应用于铁路站场可实现调车的可视化、智能化监控,有利调车安全,提高调车效率。但是车站股道密集的特点决定了对定位数据高精度的要求,生成一张精确的电子站场图成为实现列车智能化监控的一个必要环节。本文针对调车作业产生大量重复轨迹的特点提出多轨迹融合的方法实现地图自动精确化和更新,并且对定位测量方法及弯轨的表示进行了讨论。初步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填补企业铁路调车作业安全技防设备短板,通过分析企业铁路小运转模式下调车作业特点,在现有国铁STP系统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车地通信方案及本务机车选站方案,提出一套融合公网通信技术和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STP控车模式:在企业铁路调度中心设置地面中心服务系统,各车站不设置车站设备和地面应答器,依靠成熟的公网虚拟专用网络(VPN)通信技术完成车地通信,利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完成选站注册,实现对整条线路上所有作业机车的集中跟踪控制。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防止企业铁路调车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铁路安全运输畅通,并且具有基础设施复用、投资少、见效快、利于推广等特点,为企业铁路安全技防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