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电动汽车电池供电模式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基础和前提。分析国外电动汽车电池供电模式,阐述国内电动汽车电池供电设施建设现状,提出我国应当建立以电池租赁为主、自助充电为辅的电动汽车电池供电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共交通》2017,(7):88-89
正提到新能源汽车,大家并不陌生,新能源汽车其实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其中超级电容器大多以辅助动力源的形式出现。主要原因是这些电池技术还不完全成熟或缺点明显,与传统汽车相比不管  相似文献   

3.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1,(7):151-151
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也是电池。前不久,中国电网提出了个换电的方案,就是用更换电池的方法取代造价昂贵的充电站。这个想法不知是谁想起来的,可以说是用换的老方法,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的新问题,我认为还是个很聪明的方法。要说换的方式我们并不陌生。还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燃气罐就进入了北京家庭。那时只要交一小笔押金,就可以把煤气罐带回家,罐的产权是燃气公司的,燃气灶是自己花钱买的,用完了再去换,确实很方便。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  相似文献   

4.
《交通标准化》2010,(12):64-64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技术委员会日前在重庆组织召开了标准审查会,《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与非车载充电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和《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四项国家标准顺利通过审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项目办公室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是当下电池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现有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模型大多基于单一预测指标,预测精度较低,模型的泛化性能较差。本文通过实车数据构建了GM-LSTM的Stacking融合模型,实现电动汽车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准确预测。首先根据电池剩余使用寿命影响因素,提取车辆真实的运行参数和环境参数,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筛选最优特征集合作为模型输入,其次选择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算法对所选特征进行惯性延伸,克服数据时间维度上的限制,最后基于数据特点,分别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实现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并通过Stacking模型融合进一步降低预测误差。结果表明:模型融合 后平均相对误差为1.6%,平均绝对误差为0.013,能够稳定可靠的实现电动汽车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电动汽车驾驶员里程焦虑问题,并为车辆行驶里程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来探讨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和电池SOC之间的关系。首先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删除、插值和平均处理,再对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和电池SOC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模型,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利用北京市运营物流电动车的数据对建立的模型及参数辨识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基于数据驱动预测行驶里程的方法是可行的,所建立的行驶里程与电池SOC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电池技术、能量管理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其关键技术,指出了电动汽车在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2,(1):159-159
中国的自主新能源车叫嚷得最厉害。比亚迪的王传福先生几年前进入汽车圈的时候就说要做电动汽车,并且认为丰田的电池技术不行,通用的电池技术也不成,只有他的电池技术成。当时社会上也有一个观点,就是在电动汽车上我们与世界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传福同志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电动汽车驾驶员里程焦虑问题,并为车辆行驶里程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来探讨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和电池SOC之间的关系.首先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删除、插值和平均处理,再对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和电池SOC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模型,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利用北京市运营物流电动车的数据对建立的模型及参数辨识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基于数据驱动预测行驶里程的方法是可行的,所建立的行驶里程与电池SOC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电动汽车应用简况及我国的研制应用现状,阐述了开发电动汽车需解决相应的电池问题,且分析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RD-PCR技术在酵母基因表达谱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RD PCR技术分离酵母基因。方法 首先提取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总RNA ,纯化mRNA ;然后 ,反转录成双链cDNA ;再用限制性内切酶Sau3AI酶切 ,在酶切片段上加上接头后 ,用通用引物U进行第一次PCR扩增 ,以这一产物为模板用选择性引物(在通用引物的 3’端延伸两个碱基 )作第二次PCR扩增。 5 %PAGE胶分离基因片段 ,选择单带割胶回收 ,做第三次PCR扩增 ,与载体连接 ,最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采用这种方法分离得到的基因片段 ,经Blast检索分析 ,确为来自酿酒酵母基因的cDNA片段或表达序列标签 (EST)。结论 RD PCR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EST ,可用于酵母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NO、TNF-α、IL-1β、IL-6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NO、TNF α、IL 1β、IL 6在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2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突出椎间盘组织iNOS、TNF α、IL 1β、IL 6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取 12例健康成人 (尸体 )正常椎间盘作为对照。结果  2 0例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 ,iNOS、TNF α、IL 1β、IL 6表达阳性分别为 16、15、12、11例 ,其中 9例为四种细胞因子均表达阳性。 12例正常椎间盘组织中无表达阳性细胞。结论 突出腰椎间盘可产生上述细胞因子 ,阳性细胞主要以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 ,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椎间盘退变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运动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影响客车侧翻因素的实例分析,得到了影响因素与客车侧翻稳定性的定量关联,从而获得了提高客车侧翻稳定性的措施.概括了客车侧翻的原因,论述了造成客车侧翻极其恶劣结果的原因,提出了影响客车侧翻的3方面因素.从3方面影响因素对侧翻稳定性的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并以滨保高速事故中的客车为实例,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客车侧翻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光纤光栅解调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常用解调方法的工作机理、性能和特点,分别给出了其典型的实验原理图;并对各种解调技术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种较有前景的解调方法,给出了其信号处理电路原理框图,为解调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HumanLeukocyteAntigen(HLA)system, knownashuman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 (MHC),playsakeyroleinantigenprocessing,im muneregulationandotheraspects.HLAisalsobeen calledastransplantingantigenasaccuratetypingof HLAonbothpatientanddonorcanincreasedramat i…  相似文献   

16.
水泥混凝土桥面双层式SMA铺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复合梁试验,对双层式SMA桥面铺装结构进行性能分析,推荐了典型结构,为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验用脊髓大白鼠,电刺激左侧腓肠神经,玻璃微电极在脊髓背角记录到157个反应神经元;记录的神经元单位放电稳定后,采用牵拉膀胱的方法,发现其中32个神经元对内脏传入也发生反应,称之为躯体——内脏会聚神经元(somatovisceral Convergent neuron SVCN)。根据传导速度推算,本实验兴奋的内脏传入属N类纤维。实验发现牵拉膀胱,引起9个WDR神经元躯体传入晚成分增加。另外记录到15个有自发放电的神经元,牵拉膀胱,13个自发放电增多,2个减少。本文为躯体、内脏传入在脊髓背角的会聚增添了新资料,并为膀胱疾患牵涉痛的中枢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57~1987年我院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42例,发生子宫穿孔26例。其中绒毛膜癌147例,穿孔者16例,占10.9%;侵蚀性葡萄胎195例,穿孔10例,占5.1%。其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阵发性腹痛或腹部剧痛,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移动性浊音。21例行急诊手术,术后3天开始化疗。死亡3例,均系绒癌Ⅳ期患者。23例经手术加化疗后治愈。  相似文献   

19.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两种典型的现代管理方法——MRPII和JIT的管理思想以及生产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应用环境,并提出了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区肠杆菌科细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测定西安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的基因型。方法在西安市的5所医院中随机选取产ESBL的肠杆菌科细菌25株(共125株),采用PCR方法特异性扩增TEM、SHV和CTX-M型酶的基因片段。结果在125株产ESBL菌中,有33株扩增出TEM型酶基因片段;有27株扩增出特异性SHV型酶基因片段;有49株扩增出特异性的CTX-M型酶基因片段;共有22株细菌同时扩增出两种以上的酶基因片段。结论在西安地区的ESBL肠杆菌科细菌中CTX-M型酶较为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