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碳化物的球化过程和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缓冷法和等温法对T8和T12钢进行球化处理,详细考察了处理过程中碳化物形貌、数目、尺寸和体积分数和的变化,讨论了残留碳化物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阐明了奥氏体化后碳化物的球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正火、回火对Q460E低合金结构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20℃正火后的组织为细小的M-A岛弥散地分布在细小的贝氏体铁素体条间,从而决定了该钢具有较高的强韧性.200℃到500℃范围内回火,力学性能相对较为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强韧性,屈强比较低.600℃回火时力学性能相对较低,但也要比GB/T1591-1994规定的该钢的强韧性要高.分析认为强韧性降低幅度相对大的原因主要是粒状贝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长大球化,分布在条状铁素体边沿,犹如上贝氏体,以及碳化物在晶界分布.200℃回火能够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突出的韧性.回火过程就是粒状贝氏体分解变化,碳化物析出长大球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金相分析、冲击韧性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挤压轮用H13热作模具钢经不同的锻后热处理工艺后的组织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快冷等温球化退火工艺能有效抑制二次碳化物沿晶界析出,使合金元素更加细小弥散的分布在基体上,H13钢淬回火后晶粒明显细化,冲击韧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4Cr14Ni14W2Mo 气阀钢三种原始状态对不同温度固溶处理所得组织(晶粒度、碳化物)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温(1050℃)锻造后,固溶处理时不可能获得合理的组织(3—2级奥氏体晶粒,碳化物全溶于基体);高温(1240℃)锻造后,在1180℃固溶处理时,奥氏体晶粒为(3—2)级,碳化物基本全溶于基体。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的生产性试验,确定了康明斯C排气管的化学成分范围,采用有效的球化处理和3次复合孕育处理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在铸态条件下生产出球化率>85%、铁素体≥95%、无游离碳化物的QT400-15薄壁铸件。免除了热处理的生产工序。  相似文献   

6.
GCr15钢球化退火工艺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厂轴承钢球化退火质量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球化退火工艺,与该厂原用工艺相比较,它切实可行,简单可靠,并且节能效果明显,文中对球化退火时碳化物的球化过程也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在不同原铁水含硫量情况下RE残/S原对球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S原=0.02%时,在低RE残/S原比值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当S原=0.01%时,球铁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整体水平较高。当S原=0.04%时,要得到较高的球化率和力学性能,RE残/S原比值变大且残余稀土量范围变窄。  相似文献   

8.
利用不同的回火工艺对经真空淬火、深冷处理后的K110冷作模具钢进行回火处理,利用金相显微镜对钢进行组织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利用洛氏硬度计进行硬度检测.结果表明:K110冷作模具钢经真空淬火、深冷处理、高温回火后的组织为大块一次碳化物;弥散分布于基体中的粒状碳化物;回火索氏体;隐针、针状马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提高回火温度后,组织中一次碳化物尺寸无明显变化,弥散分布的粒状碳化物含量增加,部分粒状碳化物尺寸变大,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降低,硬度降低.与K110、SLD相比,Cr_(12)Mo_1V_1冷作模具钢中的一次碳化物粗大且呈网状,组织较差.  相似文献   

9.
利用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对2种耐磨堆焊金属进行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高碳高铬型堆焊金属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与其由贝氏体基体和高硬Cr7C3碳化物组成的组织有关,与马氏体基体上分布少量碳化物的组织相比,该组织能更有效地抵抗磨粒的切削和磨损裂纹的形成与扩展,从而利于堆焊金属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DZ22B高温合金凝固过程及相变行为进行描述,对比分析了不同冷速影响下合金二次枝晶间距、碳化物的转变行为。随冷速提高,组织显著细化,二次枝晶间距由冷速5 K/min时125μm持续下降到80 K/min时37μm。枝晶组织的细化可以减弱凝固后期残余液相中溶质偏析,碳化物形貌由连续网状向不连续条块状发生转变。大冷速条件下枝晶间流动管道的变窄及凝固时间的缩短共同抑制Hf元素的趋肤效应,有利于富Hf碳化物相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粒度的砂,在不同的含水量情况下,采用无侧限压缩试验的方法,研究非饱和砂的表观粘聚力与砂的粒度、含水量等的关系。试验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非饱和砂的表观粘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并且随粒度的减小而升高,随粒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A two-level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complex truss and parallel distributed implementation on a LAN is presented using parallel virtual machine (PVM) for Win 32 as message passing between PCs. The volumes of truss are minimized by decomposing the original optimization problem into a number of bar optimization problems executed concurrently and a coordinate optimization problem, subject to constraints on nodal displacements, and stresses, buckling and crippling of bars, etc. The system sensitivity analysis that derives the partial derivatives of displacements and stresses with respect to areas are also performed in parallel so as to shorten the analysis time. The convergence and the speedup performances as well as parallel computing efficiency of the method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optimization examples of a 52-bar planar truss and a 3 126-bar three-diraensional tru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deal speedup is obtained in the cases of 2 PCs for the 3 126-bar space truss optimization, while no speedup is observed for the 52-bar truss. It is concluded that (1) the parallel distributed algorithm proposed is efficient on the PC-based LAN for the coarsegrained large optimization problem; (2) to get a high speedup, the problem granularity should match with the network granularity;and (3) the larger the problem size is, the higher the parallel efficiency is.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传统车队离散模型基于概率分布假设和现有交通流预测时间粒度过大不能应用于自适应信号配时优化等问题.在车队离散模型的建模思路上,先分析了下游交叉口车辆到达与上游交叉口车辆离去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小时间粒度交通流预测模型.该模型以上游交叉口离去流量分布为输入,下游交叉口到达流量分布为输出,时间粒度为5 s.最后,通过实际调查数据标定模型参数并应用模型预测下游交叉口到达流量.结果表明,与Robertson模型相比,本文模型预测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交通流的变化特征,平均预测误差减少了8.3%.成果可用于信号配时优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传热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计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在降温过程中的温度收缩应力。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温度收缩应力与计算模型长度的关系曲线以及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得出温度收缩裂缝的理论间距。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温度收缩裂缝理论间距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减少温度收缩裂缝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Distributed multimedia systems integrate a va-riety of media,including time dependent media,such as audio and video,and time independent me-dia,such as text,graphics,and images.Multime-dia synchronization refers to the temporal composi-tion of the data streams. Strams can be composedof temporal series of information units called Logi-cal Data Units (LDU) (e.g.,a video stream is atemporal series of video frames) .Multimedia synchronization can be modeledaccording to different gra…  相似文献   

16.
Fluent软件的多重网格并行算法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luent软件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通用CFD软件包,用于模拟从不可压缩到高度可压缩范围内的复杂流动,对大规模问题可用并行多重网格方法进行求解.为了找出Fluent软件的最佳解题规模和并行粒度,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软件和硬件的效能,对Fluent软件采用的多重网格并行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实验,重点讨论了在并行求解过程中,不同的多重网格循环方法、区域分裂方法、解题的规模和计算节点数对并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证明,Fluent软件采用V循环的并行性能最好,HPCC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  相似文献   

17.
协同设计系统中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对协同设计中访问控制和角色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协同设计中角色的粒度,给出访问控制的特点,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和JSP中提供的Scssion机制,将协同设计中的角色、权限、用户相关联,实现了访问控制.在协同设计原型系统中,利用访问控制子系统对整个协同设计系统实施访问控制.结果表明该访问控制系统能够满足协同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公路信息基础数据元二维分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层次进行了抽象,基于信息粒度理论,提出并建立了"管理维度"分类标准.将2种分类方法结合形成二维数据元分类方法,并对现有公路信息基础数据元重新进行了分类,指出存在问题并给出了数据元扩充的思路,对二维数据元的关键属性进行了研究.将该分类方法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中进行了应用,提出质量检验评定的软件设计层次.应用结果表明,二维分类模式对于规范数据格式、实现信息共享、明确系统边界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核心RBAC模型实现B/S企业应用时,没有根据操作特征细化权限控制粒度,缺乏针对细分数据的访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操作维度上进行了扩充的细粒度RBAC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形式化描述;针对传统企业应用中权限认证逻辑横切业务逻辑的问题,阐述了基于AOP与注解的细粒度RBAC模型实现,模块化了权限认证逻辑,解除了业务逻辑与权限通用服务的耦合,提高了权限管理模块的复用性、可维护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经典自适应谐振(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ART)神经网络聚类过程的分析,指出其存在警戒参数主观设置,过分依赖获胜神经元信息,输出无层次结构等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RT2神经网络的改进聚类算法.本算法通过在竞争过程中同时考虑获胜神经元和其它神经元的信息以及Hebb规则来实现通过单个ART神经网络的多层动态聚类结构(对于一定范围粒度的聚类也不再需要重新训练神经网络),除此还降低了对警戒参数主观设置的要求.这些优点有效满足聚类的基本要求,能够避免采用级联结构实现层次聚类带来的性能、参数设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