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日前,由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和大呼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合作完成的《寒、旱、沙化黄土地区高速公路植被恢复新技术研究》交通环保科研课题顺利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审查,鉴定专家认为该课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特征出发,系统分析了该区高速公路建设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保护高速公路带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建设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一项现代化工程,其开挖路堑、填筑路堤,都会导致原生植被破坏、水土侵蚀、大量岩质边坡和裸露山体出现等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通过室内不同工艺、配方、草种、抗冲刷及生态恢复效果比较,提出了适合福建地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施工工艺、基质配方、草种并对生态恢复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建设填挖方工程导致大量的山体表土裸露、原生植被破坏、自然景观切割、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植被作为公路路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主体具体工程措施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就如何有效地进行植被恢复关系着生态环境、人类生活、公路正常运行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丹拉国道主干线宣化至老爷庙(冀蒙界)段高速公路绿化工程边坡应用紫穗槐进行绿化,介绍了特殊地理特征的一些边坡防护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宁杭高速公路边坡客土喷播绿化防护技术施工的应用,总结出公路建设中岩石边坡开挖创面的植被恢复技术能起到稳定边坡、恢复坡面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调整景观的作用.为今后生物防护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保护高速公路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文章综合分析了石质边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高速公路项目实例作为生态环境恢复的试验试点,提出了清理坡面、砌筑种植槽、基层处理、边坡外观恢复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岩石边坡原生态恢复施工步骤,经检验取得了非常好的环境保护效果,为今后的高速公路石质边坡环境保护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西藏自治区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为依托,研究了高原冻土地区公路施工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技术。根据设计资料、施工现场调查和主要施工方法,总结出10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生态理念的公路施工背景下,针对高原冻土地区的植被保护与恢复问题,在施工场地及临建、取土场、弃土场以及路基边坡采用了原有植被草皮表土回填法;针对泥浆、污水、噪声、扬尘排放等引起的水环境、声环境及空气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西部交通科技》2009,(2):I0003-I0003
日前,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试验示范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恢复治理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吉延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景观恢复与再造的设计,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边坡类型,采取不同的人工导入方式为自然恢复创造条件,加速自然恢复,形成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植被景观。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平西高速公路绿化为例,从实践中分析植被恢复中遇到的问题,在本地区进行绿化,其覆盖率比较低,依据生态学理论和原理,结合生产实践,考虑到本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土壤盐碱比较重,通过筛选抗逆性强的植物,特别是耐盐碱能力强的植物材料,采用土表覆盖和改进植被恢复工艺,提高植被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述了山区高速公路选线的注意事项.只有注重环境保护才能促进高速公路建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已越来越被建设者所重视,如何真正做好公路建设过程的环保工作是每一个公路建设者应当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粤赣高速公路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理念与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结合威海至乌海线辛庄子至邓王段高速公路项目介绍了鲁北黄河冲积平原地区的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防护设计,重点探讨了三维植被网防护、拱形骨架植被防护的作用机理、设计方法以及施工要点,并提出了路基边坡绿化及景观效果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甘肃位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宝天高速公路牛背至天水段建设项目作为交通部确定的典型示范工程,在项目建设的一开始就确定了"生态路"、"科技路"、"旅游路"的建设目标。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组织机构,认真贯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在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乃至运营管理等方面,高度重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公路建设中环境的保护及生态恢复工作,从而使公路建设步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广西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当前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结合承德至秦皇岛高速公路秦皇岛段建设的实际情况,针对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简要阐述了高速公路建设中对沿线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三江源区植被恢复的现状,提出了三江源区公路建设植被恢复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贵阳市南环线边坡绿化护坡为例,从植物选择、施工材料要求、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介绍乔、灌、草植被砼护坡绿化关键技术。通过采用该技术可解决贵阳南环线高等级公路岩石边坡防护与植被恢复的技术难题,快速绿化岩石边坡,形成"以绿为主,乔灌草结合,多树种、多层次结构"的近自然生态景观,从而达到对高速公路岩石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和坡面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共和至玉树公路位于高寒草原区,高寒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的转换过程十分缓慢,造成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低温和短促的生长季节使高寒区的植被一旦破坏,恢复过程十分缓慢,而且加速冻土融化、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在共玉公路建设过程中,维护好植被,充分利用原生草皮移植于路基边坡护坡,对环境保护和防治水土流失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及各省市区公路网的陆续形成,如何协调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未来高速公路建设中应解决好的一个问题。结合青藏公路、G214玉树至共和段公路、贵州仁怀至赤水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水环境保护工程实践,从水资源影响与保护利用、路域径流污染物特征、路面径流收集处置、桥梁危化品应急收集技术等四个方面对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