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真 《中国电动车》2023,(6):140-142
“互联网+”背景下,新经济新产业的蓬勃发展,财经类高校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新课程设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以“财经+”为引擎促进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紧迫问题。文章以“互联网+”为背景,阐述了高校经管类专业线上教学优势,分析了经管类专业线上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了经管类专业线上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岳丽  逯海燕  王素梅 《专用汽车》2022,(11):105-107
以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模块化教学为基础,在模块化教学中整合搜集互联网相关知识点教学资源,提出“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方法。重点阐述了“互联网+模块化”教学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评价中的充分应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角色转变,优化授课方式,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层次、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与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不同,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水平的技能人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强调职业背景和就业方向。在汽车专业教学中,“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变,能够更好地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工作。本文从教学的主体、载体和客体三个方面,浅谈“互联网+”形势下汽车专业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材料力学》作为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本科必修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融合是一项重要措施。基于此,本文作者提出的新型教学方法实现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资源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在授课前、授课中以及课后学习时间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沈浩 《时代汽车》2023,(19):55-57
“互联网+”形势下,为了适应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培育能够“学以致用”的实用性技能人才,技工学校《二手鉴定与评估》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结合当下“互联网+二手车市场”趋势,从更新教学内容、整合互联网资源、项目化教学、校企合作育人、多维度考核等多个方面,对《二手车鉴定与评估》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达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学生理论及实践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罗洋坤 《时代汽车》2024,(6):117-119
近年来,互联网作为社会开发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产品流通产业发展、人才输出的重要场所之一的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教学法,改革传统的、过时的教学法,需要使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实施实践性培训,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文章主要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重大的变革,充分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能更好的推动技工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蓝墨云班课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教学平台,将其应用于《汽车材料》课程教学中,能很好地形成线上和线下一体融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打造生动、高效、一体的课程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职业学校汽车专业也进入了互联网+教育时代.基于这种背景,汽车专业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智慧化课堂,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本篇文章主要基于互联网+背景,分析了汽车专业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寻找到增强汽车专业教学成效的可靠途径,从而培养出大量汽车专业复合型人才,为汽车行业的发...  相似文献   

9.
马世杰 《专用汽车》2022,(10):85-87
“互联网+”时代到来,丰富了教育教学技术,同时促使教育教学行业不断发生着变化以适应新时代中职生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在教育模式方面,一些新颖的技术开始应用于中职教学过程中,显著地提高了日常教学水平。鉴于当前社会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有必要重视中职职业教育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水平的增长,以更好地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对互联网视域下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进行分析,通过融入“互联网+”的形式带动该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迭代,我们目前已经身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支撑的“互联网+”时代,这为教育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和支持。文章聚焦“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模式,以MOOC平台和职教云学习终端为依托,建立柔性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平台学习轨迹数据为基础,进行学生学情信息化分析;以多教师协作教学组织课堂活动,实现个性化多层次分组教学。基于学习轨迹分析的多教师协作模块化教学模式由学前、学中和学后三个教学阶段组成,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师生、生生线上线下互动中完成学习。在学习轨迹分析的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进行线上资源的个性化推送、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线上MOOC与线下SPOC学习轨迹数据融合是尚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以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程教案设计为例,对课程章节中的“永磁同步电机结构原理与检修”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融入思政元素,融入“互联网+”、虚拟仿真、任务驱动教学等技术手段,使课程教学设计符合新时代下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授课要求,让教师乐于教学,让学生乐于学习。  相似文献   

12.
依托交通运输部第一批“公路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鲁苏界)段改扩建工程,针对典型桥梁改扩建方案,从GIS勘察、既有桥梁结构BIM还原、自动化BIM设计建模、可视化施工模拟等方面,论述BIM技术在改扩建公路桥梁勘察设计中的应用.对具体桥梁改扩建实例的分析表明,GIS+ BIM技术可充分发挥其信...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教育”模式迅速崛起,成为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利器。各地区之间发展和分配不均衡,出现通信基础设施不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和互联网信息核心技术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进而产生教育“数字鸿沟”。填补教育“数字鸿沟”要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解决根本的贫富差距问题,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先富带后富,弥合教育“数字鸿沟”。文章概述了教育“数字鸿沟”的内涵、本质和成因,提出了教育“数字鸿沟”填补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全民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全社会的推广,高职院校课堂教学重点应适应时代发展,向“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实现终身学习”的方向转变。根据教学经验,制定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次教学方法,运用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最终通过该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工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工业体系和互联网体系深度融合,出现了工业互联网。当前在技术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特别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基本的趋势,为智能+ 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现实的路径。国家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与智能+ 的发展,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相似文献   

16.
马可 《专用汽车》2024,(2):100-102
“1+X”证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下的产物,随着高职院校“1+X”证书考核工作的开展,各高校高度重视“1+X”课证融通工作的情况。以《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为例,为更好地满足新能源行业能力需求,通过优化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将更符合课证融通的实训环节融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及未来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杨子 《中国电动车》2014,(10):218-219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施的过程中,以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发展目标的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不断的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与组织方式。拓展训练作为提升大学生合作、团结、拼搏意识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本文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就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新业态发展趋势与软信息在信贷领域的研究浪潮下,“白户贷款难”所导致的社会信贷公平失衡情况迎来新的转机。文章着眼于软信息特有的性质,通过系统文献研究探讨软信息的信用价值,提出应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软信息信贷评估系统,分析软信息作为新增信贷指标的可行性与创新战略,揭示其商业应用价值,促进普惠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越来越普遍,甚至正在逐步成为主流趋势。互联网+教学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切实提升学生实操能力,符合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该文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权衡课程项目比重,依托智慧职教云课堂,建立基于"智慧职教云课堂"的"3+X"课程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学生的动态考核,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杨文婷 《中国电动车》2023,(12):107-109
在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对应用型高校互联网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金融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对推进专业建设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民办应用型高校互联网金融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昆明文理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的实际建设情况,提出完善实践课程设计,加大经费投入,以学科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加快校企共同搭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