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1 毫秒
1.
每周要闻     
回首2003年,汽车厂给消费者最大的冲击莫过于降价的轮番“轰炸”。据不完全统计,乘用车的降价已多达上百次。其中幅度最大的几次达到了6万元之巨,相当于春节前普通店铺的促销手法,“买一送一”。当然,汽车厂送的只是一辆经济型轿车。 经济学告诉我们。产品价格是其价值的外在体现。任何产品的定价都只能以社会平均的生产成本为依据,而不能以个别生产者的单个成本和预期利润为基准。现在的汽车定价却常常违背这一规律。有的是以上级规定的预期回收期来定价格、有的“随行就市”、有的甚至抱着“不赚白不赚”、“赚一票是一票”的心态来制定价格。更有些全组装车型在定价伊始就为今后的降价和按整车特征征收的关税  相似文献   

2.
《汽车驾驶员》2010,(2):109-109
最早的汽车广告诞生在1900年,它不是某款车的广告而是美国第一家汽车厂竣工的消息,这家汽车厂叫奥兹莫尔比汽车厂奥兹父子在工厂门口竖立起一块醒目的标志牌,上书“世界最大的汽车工厂”。  相似文献   

3.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4,(21):45-47
曾几何时,微型汽车降价促销,曾被国内微型汽车企业视为“克敌制胜”的法宝。早期的微车降价,确实收到奇效。2003年,贯穿全年的国内微型汽车行业降价风暴已经过去半年,盘点全年得失:贴近私人购车市场、降价幅度最大、降价频次最高的微型轿车行业收获颇丰,产销增长率超过100%,  相似文献   

4.
《时代汽车》2009,(8):50-51
近日,09款长城精灵“优惠”出击,直降4000元,降价幅度高达9%,最低价格3.69万,这是其上市之后的最大幅度优惠,而且是全面升级的最新款式.它将成为行业内降价力度最大的一款AO级小车。  相似文献   

5.
“降价、降价、再降价……”一次次主动被动的汽车价格调整行为,让所有汽车行业从业者面对着越来越凸现的成本问题。供应商降本,内部生产增效……几乎所有能够减少生产成本的各项措施无不用其极,但是同样重要的出厂物流——从装配出厂到经销商或者直接到最终用户的汽车运输——却经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产小客车始于1958年,当时有“东风”(第一汽车厂)、“东方红”(北京汽车厂)和“凤凰”(上海汽车厂)、“和平”(天津市)等。其中,“东风”、“和平”未正式投产,“东方红”共生产238辅(1969年停产)、“凤凰”改牌为“上海”,目前累计产量已逾2万(包括SH—760和SH—760A)。第一汽车厂的“红旗”高级轿车是从1958年开始试制并陆续投产的(一般年产  相似文献   

7.
礼文 《汽车情报》2005,(36):1-1
临近年关岁尾,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仍是“降价,降价,还是降价”。在缺乏市场亮点的市场环境下,“经销商行为”的汽车促销白10月开始全面展开,有几十款车型作出了较大幅度的促销让利,环顾市场内外,新车降价声此起彼伏。近日又有多款新车型喊出了“让利降价”的口号,为年前的汽车市场争夺战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8.
尽管8月8日上海大众发动了名为“飓风行动”的大幅降价,曾引发强烈关注的“9月份车市将爆发降价潮”的预言终究没能成为现实。散乱的降价和优惠仍然时有发生,但多米诺骨牌般的大规模降价始终没有出现,刚刚过去的9月和“十一”黄金周的车市,正如同此时的天气,平静而温和。  相似文献   

9.
《时代汽车》2008,(12):35-35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11月18日告诉美国国会众议员,无论底特律的三家美国最大的汽车厂多么需要帮助.布什政府是铁了心不会在“七千亿救市计划“中拿出二百五十亿救助汽车业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一次听证会上,对那些要求他从”七千亿救市计划”拿钱出来救助汽车业的议员们说,“绝对不能动用救市计划的钱,挽救汽车业,还有其他办法。”保尔森说.挽救汽车业的目的已经超越了当时通过的“七千亿美元救市计划”的目标范围。美国三大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和福特公司在美国雇用人员近二十五万人,据支持挽救者称,三大汽公司涉及到超过四百万个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0.
为使国内轿车市场升温,轿车降低风潮可谓一浪高过一浪,降价方式不断更新,降价幅度不断加大。然而,车市一阵骚动后,依旧如故,恰似一壶烧不开的白开水。难道“降价”这把利刃在国内轿车行业失去了它的锋锐和威力,它给国内消费者留下了许多疑问和迷茫。剖析“国产车降价”这个经济“怪”现象的结所在,使企业把握轿车市场发展趋向,使消费者有一个正确认识,成了我国轿车能否平稳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万般皆下品,还是降价亲。几年前重庆家乐福超市的食用油每桶降价近10元,消息公布后,家庭主妇们奔走相告,口耳相传,最后汇聚一处。造成了震惊全国的“踩踏血案”。降价10元获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也给家乐福造成了许久都抹不去的负面影响。直至后面有“愤青”一遇到“反华个案”,就要抵制家乐福。  相似文献   

12.
付泽 《汽车情报》2006,(29):9-10
今天,当你走入汽车企业,无论是乘用车企业还是商用车企业,映入你眼帘和钻进你耳根的最热门词汇肯定是“降成本”。而当你光顾汽车4S店或浏览汽车媒体时,“降价”又成了最热门的词汇。显然,“降成本”和“降价”是因果关系,不同厂家同一档次的汽车产品,在销售时要想通过降价而赢得市场,就必须在其研发、制造过程中“降成本”,否则,企业将无利可图。  相似文献   

13.
文龙 《汽车导购》2005,(10):74-75
2005年上半年宣布降价的厂家并不多,经销商对主力车型的降幅也都不大,因此消费者都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工夫不负有心人”.消费者终于在8月8日迎来了上海大众的“飓风行动”,这次降价活动几乎囊括了上海大众的全系车型,消费者和媒体普遍认为此次降价将引爆下半年车市降价的导火线,其他品牌会纷纷跟进,更有媒体将某某车型的优惠幅度加大和上海大众的这次降价联系起来.加以报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来分析一下此次降价到底引起车市出现哪些变化?其他主力车型的市场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4.
文龙 《汽车导购》2006,(5):80-83
价格是车市最敏感的“神经”,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最主要因素。降价则成为车型竞争的有力武器,时刻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主导车型则是“价格神经”的中枢,无论新车型上市,车型降价、加价,主导车型都起着价格风向标的作用。和前两年的频繁降价不同的是.2006年的车市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大规模降价的情况却大大减少了。  相似文献   

15.
周密  小雨  人民 《时代汽车》2009,(10):57-61
2009年9月21日,东风汽车公司在十堰隆重集会,欢庆公司建设40周年华诞。40前的今天,在毛泽东主席“要建设第二汽车厂”的指示精神鼓舞下,筹建工作历经了三次上马、两次下马的坎坷之后,终于拉开二汽建设的序幕。40年艰苦奋斗、风雨沧桑。东风人披肝沥胆、奋力前行,承载着共和国的使命与梦想。  相似文献   

16.
不管是直接了当,还是羞羞答答,反正用户是享受到了降价的实惠。 90年代以前,以公款消费居多,车价太高,虽然也有反映,但并不认真。如今时代变了,私人消费越来越多,而且WTO越来越近,汽车厂再也不能熟视无睹了。何况市场竞争那么激烈! 现在车价年年在降,只是降价的花招也越来越多。至于有多少,请读者仔细阅读下文。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汽车导购》2005,(3):9
“奥迪在近期内不会考虑降价,尽管宝马降价是预料中的事,但降幅高达10万元,还是出乎预料。”  相似文献   

18.
文龙 《汽车导购》2005,(3):66-68
有人说,“法国人并不走运,10多年前来到中国,在国内汽车市场处于暴利时代没有发展起来,10多年后来到中国,又赶上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所有车型都大幅降价,标致307在上市后不久也不得不降价。”尽管车市如此,但是标致公司此次重返中国是有备而来的。首先,它选择的是国内最大的3家汽车企业之一;其次,生产的是最新、最先进的车型;此外,307一上市便建立了80家全球品质的“蓝盒子”4S店。法国人这次是志在必得。  相似文献   

19.
据了解,今年全国润滑油产品大都在降价,而“统一”润滑油截止8月下旬,却顺利地完成了5次涨价,产品的销售还增加了一倍多,它们如此强的竞争力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20.
高杉 《汽车杂志》2006,(8):77-77
现在的各家车厂,一年一度的车型改教已经对消费者没有任何新鲜感.“全新”,“06款”的宇样在人们心里似乎已变成“加配置”或是“降价”的代名词。06款蒙迪欧在前有新车凯美瑞.后有雅阁,Mazda6等降价车型的情况下低调上市.似乎做好“本职”才是其重视的要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