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晓明  陈羽 《中国港口》2012,(4):16-17,15
<正>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拉开了国家大力支持内河水运发展的序幕。上海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精神,结合自身内河水运发展实际,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标志着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上海市内河水运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2.
以往我国水运建设的重点领域为沿海地区,对内河水运建设的关注度不足。为助力水运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更好地认清并把握内河水运市场建设机遇,对内河水运方面的数据和规划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论述内河水运发展现状及趋势,厘清我国内河水运建设的重点领域,认为内河码头及相关水利设施的建设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水运建设领域的重点任务,内河专业化码头工程、内河物流节点项目、航道及水利工程、跨境国际水域工程等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航海技术》2015,(2):80
<正>长三角内河水运发展报告(2014)本书全面、客观地反映2013年长三角地区内河水运资源、发展环境、运行状况和发展经验,分析内河水运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综述篇,分析2013年宏观经济环境、国内外航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并对2013年长三角内河水运发展情况进行综述;第二章基础设施篇,分析长三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集约区域,其内河航道密布,是水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内河水运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运输方式,作为其直接实施者,高素质内河船员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现代化内河航运起着关键作用,关系到内河水运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规划的背景与依据内河水运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加快发展内河水运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6.
其东 《中国港口》2010,(9):I0001-I0001
<正>今年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工作,提出要用10年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内河水运体系,中央和地方政府将投入1600亿元人民币,加快内河航道、港口和船型标准化的建设,把内河水运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许多内河港航界人士由此  相似文献   

7.
“十三五”期间,广西以“一主六干五线”构建内河航道体系,促进内河水运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取得了瞩目成绩。“十四五”期间,广西将进一步完善内河航道体系,提高内河水运经济发展能力。为了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内河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内河交通运输发展、研发推广内河航运适用船型,做好水运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其内河水运条件有着极大地优势,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内河水运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了吉林省内河水运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吉林省内河水运发展基础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我国交通发展步入全面建设交通强国的新阶段,内河水运的结构性短板愈发凸显。2020—2035年是我国内河水运发展的关键期,面临补齐短板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要求。分析当前我国内河水运发展基础及存在的问题,研判新时代经济、产业发展新趋势对内河水运的影响和要求,解析新时代大力推动我国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和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针对新时代我国内河水运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为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俞李欢 《中国港口》2012,(12):49-50,31
内河水运是中国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2009年底,张德江副总理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内河水运发展座谈会上,把内河水运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车军  陈虹 《水运工程》2012,(12):17-20
内河航运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体系和城乡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本规划以《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主要依据,以内河集疏运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分析内河航运发展阶段性特征并衔接相关行业规划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内河航运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内容涵盖了内河航道、内河港口、内河船舶和支持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2.
内河水运经济的发展对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经济发展需要关注区域的生态环境同步发展。本文就内河经济绿色发展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内河水运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探究新时期内河水运经济绿色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李上康 《水运管理》2011,33(9):8-11
为推进我国民营中小航运企业发展,首先从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和开辟新利润源两方面分析其发展内河水运的必要性,其次分析民营中小航运企业发展内河水运必须解决的问题:员工离职率较高、产品优势不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差、综合物流服务能力较弱、融资能力较差,然后从内部蒂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其发展内河水运的可行性,最后提出发展内河水运的策略建议:实施内河水运战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港航联动发展;拓展业务范围;推进管理信息化;进行服务流程再造;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两国内河航运对比及加快发展我国内河航运的紧迫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健 《珠江水运》2005,(11):4-10
●目前,我国内河水运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10-20年也将是我国大规模治理河流的重要时期,内河水运必须抓住机遇,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将美国内河航道大规模建设和现代化发展两个阶段合并为我国内河航道现代化发展一个阶段,即必须瞄准现代化方向,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坚持高起点,实现我国内河航道在发展理念、发展过程和技术水平上的三维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伯宁 《船海工程》2007,36(4):104-106
总结世界内河水运信息化发展的新动向,分析内河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结构、功能、关键技术,探讨中国内河水运信息化建设中应用内河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方向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6.
航道作为内河航运系统的第一基本要素,是一切其他内河航运要素的基础;航道的发展直接决定了整个港区的发展。随着长江黄金水岸战略部署,重庆已成为长江上游唯一拥有一级航道、5,000t级深水码头、水运一类口岸和保税港区的地区。但是,随着水运结构发展,内河地区原有航道条件不能满足水运发展要求,文中以内河地区航道为例,通过充分调研,主要针对重庆地区航道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整改目标和措施,推动内河水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珠江水运》2007,(7):4-4
这个夏天,对于内河水运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内河水运新的发展时代已经来临。这个新时代是随接踵而至好消息而来的。6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和《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随后翁孟勇副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我国水路交通到2020年,将实现水运业的现代化,实现由航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09年底张德江副总理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内河水运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内河水运发展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和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突出位置。2010年8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刘长俭 《水运管理》2011,33(3):8-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精神,从分析其出台背景、重大现实意义等方面着手,从宣传、细化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等方面切入,提出贯彻落实该文件,尽快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内河水运体系的建议:提高对内河水运地位的认识;拓宽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落实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0.
张林 《中国水运》2002,(3):29-30
1990年建设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通航标准GB139-90>(以下简称"90标准"),它是我国内河航道规划、设计和管理所依据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一标准的颁布和执行,对于推动内河航道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快水运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标准的制订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90标准"执行十年来,内河航运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内河水运的货种、船型、服务对象也有所改变,"90标准"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日益显露,如不及时修订,将对"十五"期及以后的航道建设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修订"90标准"不仅必要而且变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