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日前,在2018年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期间,正新轮胎宣布正新自行车胎正式入驻天猫购物平台。这也是正新自行车胎首次尝试突破传统营销模式,变革性地将品牌营销触角延伸至电商行业,预示着正新自行车胎将全面开启线上营销新模式。如何与消费者建立有效的沟通,并以消费者喜欢的方式将好的产品推荐给他们,是当今很  相似文献   

2.
不少外国小朋友特别喜欢骑自行车,他们的童车都放置在自家的院子里,随时都可以骑。这也体现在孩子的图画作品上。太平洋南部岛国纽埃、大西洋北部岛国法罗以及非洲的津巴布韦等,把小朋友们画的自行车都搬上了该国发行的邮票。  相似文献   

3.
骑行的美好     
《车时代》2013,(3):156-159
选择A——拼命骑行 拼命骑行一族的特点就是苦其筋骨,挑战自身极限。平时非常喜欢泡在自行车论坛上,在那和喜欢自行车的朋友交流经验,自行车是他们成长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志。他们对车有研究,并热衷于参加集体的骑行活动,当然还舍得在自己的车上“烧钱”。对于车的“鼓捣”也是他们平时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正虽然"尤里"其实是很常见的俄罗斯人名,但对于中国的朋友们来说,无论是《尤里的复仇》,还是第一个升上太空的尤里·加加林,以及最近正火的《冰上的尤里》,都会让我们充满了对这个名字的俄式想象。震惊!他来中国竟然是为了……Yuri Antonov今年27岁,他的家在莫斯科旁边很小的一个小镇,骑行的人很多,自己也非常喜欢自行车。说到与自行车结缘的契机,尤里进入自行车世界的那条路,跟大多数车友差不太多。"我在附近的社区里有几个朋友,都是我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摩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他家门口有个修自行车的摊位,老板只修普通的自行车,老板还有个小徒弟,没事的时候喜欢帮他们捣鼓山地车,做一些改装之类的活。几年过去了,现在那位老板仍然在修他的自行车,而那个小徒弟,如今已经开了一家运动自行车俱乐部了。守旧,有时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阻挡着我们的眼光。每一次当潮流来袭的时候,总有很多人视若无睹,甚至逆流而行。100多年前,当民主共和的思想传入中国,封建的遗老遗少们说它不  相似文献   

6.
<正>高等院校既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创新成果的策源地。在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设计大赛中,有数所高校获得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不少参赛学生也不负众望荣获优秀奖。为此,本刊编辑部对参加设计大赛的河南工业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两所高校的相关领导进行采访,请他们从高校的视角出发,分享关于人才培养、产学研的实践经历。  相似文献   

7.
<正>折叠自行车,对于那些喜欢在市区里骑车转悠的城市居民而言,无疑是一样绝好的东西。它们不只轻巧和便携,而且还能带着乘坐公共交通或是轻松地放进小小的公寓房间里。Vello Bike工作室的伙计们设计出了这样一款特点鲜明的高性能折叠自行车,仅需简单地踢上一脚,就可利用磁性将它折叠成型并收在一起,然后就能把这部自行车带在身边或是带到公共交通工具上,不会给其他人带来任何麻烦。这些Vello自行车同时具有竞速自行车和折叠自行车的一些最佳特征,此外还整合了许  相似文献   

8.
正鉴于自行车行业近年来发展良好,Bike Europe邀请设计师巴斯蒂安·科克(Bastiaan Kok)和彼德·范德维(Peter van der Veer)展望未来。他们探索了9种趋势,对自行车的发展和自行车在未来交通中发挥的作用充满憧憬。两位设计师的结论是:"未来,自行车还远未充分发展,光明的未来在等着我们。"他们预测的自行车和交通系统的9个趋势为:  相似文献   

9.
正《骑行风尚》独家对话董力拍摄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的B—Max极限体能俱乐部进行。为了配合董力的大长腿,《骑行风尚》特地借来一辆高大的碳纤维自行车。它让董力想起自己拥有过的一辆自行车:"我的那辆车也是碳纤维的,轻便结实,我特别喜欢它。"上大学时,董力经常骑着它穿梭在校园里,可惜没多久,它就被偷了,他非常伤心,此后再也没买过自行车。  相似文献   

10.
<正>对骑行运动的热爱,让不少人都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越野自行车,他们更希望这辆自行车外形炫酷、骑行带劲,不管是城市生活还是户外骑行都能自如运用。当然,现在的越野自行车也有了电助力,使骑行更轻松。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款来自深圳市开心电子有限公司的电动自行车——开心(KIXIN)Q3越野电动自行车。这款独具匠心的产品,旨在传递快乐与鼓励可持续生活方式,让你在城市里穿街走巷,一路畅快,安全抵达。周末时,如果你骑上Q3越野电动自行车去郊外看看风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德国人环保健身意识的增强,自行车已从简单的代步工具演变成了休闲和健身工具,人们日益青睐自行车,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在德国,人们热衷于把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喜欢骑自行车上下班。这里比较常见的是山地车,而那些便于折叠易于携带的自行车也非常受欢迎。德国残疾人使用的轮椅自行车很先进,都是电动的,速度可调,方向可控,方便舒适。众所周知德国人的较真儿是出了  相似文献   

12.
阳光总在风雨后!新年伊始,伴随着电动自行车发展史上最早、最大坚冰的消逝,首都人民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理直气壮地享受电动自行车这个高科技产品给他们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与此同时,国家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广大电动自行车事业的开拓者和守护者共同走过了风雨飘摇、悲喜交加的2005年。  相似文献   

13.
正大卫·德凯瑟(David De Keyser)和他的妻子丽贝卡·克利夫兰(Rebecca Cleveland)在美国威斯康星州迪培尔经营着一家名为"自行车中心"(The Bike Hub)的自行车商店,已经有18年了。大卫说:"如果你曾经在自行车商店里工作过,那么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里,你一定都还记得那些与自己喜爱的事物在一起的时光。我也不例外,每当我走进自行车商店的大门,我便能清晰生动地回忆起那些幕后的秘密,以及橡胶和  相似文献   

14.
自1975年Trek成立以来,无可否认它高档车生产上的确比同类的美国本土同类厂商略胜一筹。不过,它在推陈出新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80年代是美国自行车兴起的重要时期,而当时Trek在创新方面的成绩只在中下游徘徊。一位自行车迷回忆道:“当时我以为Trek里工作的都发疯似的爱着自行车,可没想到他们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的365天,《中国自行车》一直和大家在一起,既分享着因努力而获得的喜悦,也分享着因失去而得到的悲凉;既分享着经济下行的磕磕绊绊,也分享着智能制造的风风火火。2015年,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经济下行,听到最有"生不逢时"之感的话是:行业高速增长的态势已不复存在。这让人不禁感叹:自行车这个行业,又是一个轮回再现?2015年末,上海和北京编辑部组成联合采访组,对天津自行车行业协会的龚孝燕理事长进行了采访。龚理事长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天津自行车链条厂工作起,直到今天已经整整  相似文献   

16.
<正>今天讲到的这支车队,不仅是一支"豪门"车队,更重要的是,它的成功故事堪称上世纪80年代职业自行车竞赛发展的典范。关于它的故事也是在整个自行车运动里最经久不衰的。它甚至影响到了骑行服的图案及有关自行车潮流的美学标准,也提高了赞助车队的自行车品牌对器材发展的价值和影响力,堪称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正>将一个孩子抚养长大的过程也必然会伴随着种种折腾,比如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你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更换更大和更先进的自行车,这无疑有些浪费。因此爱尔兰企业家Simon Evans设计了这样一种替代品——Little Big儿童自行车,它可以从一辆小小的儿童平衡车慢慢变身为更大一些的平衡车,然后再变成一辆有脚踏的真正自行车。在初始状态下,Little Big是一款儿童平衡车,车架为12"。它带有前后轮圈刹车,但却没有动力传动系统。而当孩子逐渐长大后,家长可以将自行车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个多世纪以来,BH一直活跃在自行车界的休闲运动、选手竞技、职业赛事等各个领域。无数的自行车爱好者,用BH自行车度过了许多快乐时光;而世界各地的自行车名将如Gustave Deloor、Alvaro Pino、Fede Etxabe、Eneko Llanos、Julie Bresset和Nicola Spirig等,则用BH自行车伴随着他们在赛场上肆意驰骋,帮助他们创造传奇,获得殊荣。BH从1909年创始起,就不断以创新、规范、设计为导向,持续制造轻量、便利、可靠的自行车,以满足各种不同客户的需求:从通勤的都市人士到最高级别的竞赛职业选手,更有那些热血的假日骑士。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信息》2014,(10):1-1
一位摩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他家门口有个修自行车的摊位,老板只修普通的自行车,老板还有个小徒弟,没事的时候喜欢帮他们捣鼓山地车,做一些改装之类的活。几年过去了,现在那位老板仍然在修他的自行车,而那个小徒弟,如今已经开了一家运动自行车俱乐部了。  相似文献   

20.
正在全球绿色文化之下,人人都讲求环保。不但上了年纪的老一辈喜欢自行车那份慢活人生,到了今天越来越多年轻男女都爱上自行车文化,就好像香港有六位年轻少女组成了一个名为"Fixielicious"的自行车团体,旨在将自行车融入生活和穿搭之中。自行车不单止是一种交通工具,更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可见现今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