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严寒地区拉法山隧道保温型防排水系统设计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寒地区隧道结构因为地下水的存在,会长期出现冻胀的问题,经过冻融后,隧道结构易产生破坏,将大大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严寒地区的拉法山隧道从设计到施工,在"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指导下,摸索出"先堵水、后排水、再防水"的防排水工程三要素。即先对围岩进行封闭注浆堵水,达到衬砌背后无水、少水的目的,再对衬砌背后增加聚氨酯保温层,保证衬砌背后不结冻;同时,采用在冻结线以下的深埋中央水沟,保证排水的通畅,解决了隧道在严寒环境下的冻胀问题。在施工技术上,开发了挂设聚氨酯保温层的施工方法,同时对止水带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仰拱纵向钢边止水带、中埋式止水带和衬砌中埋止水带均采用了特制的定型钢模板施工,有效地解决了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2.
3.
隧道建成后渗漏水与冰冻是严寒地区公路隧道的顽症,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公路隧道的运营,吉林省长春至珲春高速公路新交洞隧道的施工中采用了“堵水、防水、排水、保温、供热”等多项新技术对其进行综合防范,防水效果良好,可为今后类似寒区隧道防排水与保温防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
为缓解严寒地区隧道排水口易冻堵、山体地下水流失严重等问题,在既有的路基渗井排水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分析总结前人的经验,然后针对寒区隧道特殊的排水结构和严寒地区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对传统渗井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将渗井结构应用于隧道排水工程中,提出用渗井排水系统来代替传统的保温出水口完成洞口排水的任务。在满足渗水条件和排量要求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设计3套渗井排水方案,同时给出各方案的设置参数和结构尺寸计算公式。文章提出的渗井排水系统相较传统的洞口排水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水流经过渗滤直接排入地下,可解决排水口易冻堵的难题,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地下水资源的储存,符合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8.
9.
10.
1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防水技术得到不断发展,与防水系统有着重要联系的铁路和公路的防水系统也在此基础上得到快速的发展。本文以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桥面防水层为例,对严寒地区铁路桥面防水层施工及做法进行分析探讨,为后续的严寒地区铁路、公路桥面防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哈大高铁作为在东北严寒地区建造的第一条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对无砟轨道变形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水作为路基冻胀的必要条件之一,如何阻止地表水下渗路基本体是控制路基冻胀变形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出发点,重点对哈大高铁新型路基与轨道结构缝密封胶的应用研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14.
高海拔寒冷地区隧道施工防冻胀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海拔寒冷地区隧道修筑在我国隧道工程中一直是个令人关注的科研难题。文中主要介绍亚洲第一高海拔的大坂山隧道在设计施工中解决防水、排水、隔温防冻方面的技术成果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5.
随着部队装备编制体制的调整,部队装备了大量的柴油车,而柴油车的用油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为提高柴油车的使用效率,减少柴油车在遂行保障任务中出现不良现象,必须正确把握好柴油车用油标准和质量。严寒地区柴油车用油的标准柴油机的构造、性能、工作状况和温度是选用柴油的 相似文献
16.
17.
为了探究高海拔与低海拔公路隧道火灾燃烧特性的差异,掌握高海拔隧道火灾烟气控制临界风速计算方法,给高海拔隧道防灾通风及人员疏散设计提供参考,建立1∶16的缩尺寸移动式水平模型隧道试验台,对海拔高度为504、3 297、3 544、4 103、4 446 m的5个地点开展隧道火灾热释放率试验研究,并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和量纲分析,对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火灾热释放率工况下水平隧道内烟气控制临界风速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油盘尺寸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火灾热释放率明显减小,燃烧时间显著增长,当海拔超过3 000 m时,高海拔地区隧道稳定段火灾热释放率仅为海拔504 m隧道火灾稳定段热释放率的60.9%。隧道火灾临界风速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其表现出2种典型变化规律:火灾热释放率大于30 MW时,海拔高度对临界风速影响较小,同一火灾热释放率下,海拔5 000 m时隧道内临界风速较海拔0 m时提高了不到2%;火灾热释放率小于30 MW时,海拔高度对临界风速的影响显著增强,且随着热释放率的减小影响不断增大,当火灾热释放率分别为5.73、12.67 MW时,海拔5 000 m隧道内临界风速较海拔0 m时分别提高了26%和13%。基于高海拔隧道火灾热释放率及隧道火灾临界风速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典型双车道高海拔隧道火灾烟气控制临界风速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高海拔寒区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中遇到的严重缺氧难题,通过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在高海拔缺氧环境下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研究,建立了高海拔缺氧环境下的轮班制度和作息制度;结合白茫雪山1#隧道施工,通过对3种常用供氧方式的分析研究,确定了隧道掌子面弥散供氧结合输氧管道预留可控吸氧装置与氧吧房屋相结合的综合供氧方法,确保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劳动健康;借鉴青藏高原“风火山隧道增氧工程”,计算出本隧道工程所需的供氧量,以此选择合理的供氧设备用于高原供氧。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气候差异明显,在东北、华北、西北等部分严寒地区,铁路交通线路要穿越沟谷,常常遇到深路堑区段的路基设计。为避免发生深路堑区段滑坡、塌方等不良地质现象,在施工前需做好地形地貌勘察和线路设计,避免或减少深路堑路基的设计,降低线路防护和后期运营维护成本;在施工图设计遇到深路堑地区时,需采用适当的方法优化深路堑设计。文中通过施工前的设计优化实例,阐述严寒地区深路堑区段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