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公路交通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路城市化现象趋势明显,导致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在对城郊公路的典型交通特点和交通事故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城郊公路事故发生与交通方式、交通结构、接入口密度以及饱和度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城郊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确定城郊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伊轩轩 《上海公路》2012,(4):67-71,1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公路交通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路城市化现象趋势明显,导致城郊公路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以沪南公路为例,在分析现状沪南公路交通拥堵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远期沪南公路交通需求特征的变化,最后提出沪南公路交通拥堵综合改善对策,对于类似城郊公路的交通拥堵改善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亟需进行安全改善.事故多发段鉴别是进行交通安全改善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分析了城郊公路事故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事故四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事故多发段.对上海市某城郊公路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市区与郊区过渡段是城郊公路安全问题最为严重的路段.  相似文献   

4.
王芳  郭艳  刘洪启  狄胜德  张巍汉  矫成武 《公路》2011,(11):126-129
针对目前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的形势,结合三部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科技项目对云贵川渝四省(市)交通事故的调研,总结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基于概率理论交通模型分析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根据调研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改善的建议对策,并为进一步研究改善山区等级公路交通...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事故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了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郊公路交通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城郊公路的功能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交通事故高居不下。探讨城郊公路的特点,分析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针对已建和新建城郊公路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库区公路交通事故的发展趋势,在调研分析浙江省千岛湖区域的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库区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库区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的建议与对策.为进一步研究改善库区公路交通安全状况的具体措施,提供了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山区低等级公路因弯道视线不良而频发交通事故的状况,并结合日本公路交通管理经验,提出在山区低等级公路的弯道外侧安装广角镜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并对广角镜的成像原理进行了阐述、对在山区低等级公路交通工程中应用的优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强  王蓉蓉  路维  胡江碧 《公路》2012,(5):223-229
以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道路平曲线和纵断面线形及交叉口等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将分析结论和国外研究结果相对比,得出我国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并建立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对提升我国双车道公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公路网交通安全水平,文中借鉴国外公路功能分类标准提出了中国公路功能分类原则和不同功能公路特征,并采用特大交通事故卷宗资料案例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某省公路网不同功能公路特大交通事故特征和事故成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功能公路交通安全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路隧道的交通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公路隧道属于封闭空间,交通空间有限、空气不易流通、环境噪音较大、洞内与洞外亮度差异悬殊,在隧道内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并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从公路隧道的环境特点、司机驾车的心理反应、洞内车辆的行驶方式等3方面探讨了公路隧道的交通特点,研究结果能够为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蕾  邱锋  夏永旭  韩兴博 《隧道建设》2019,39(8):1301-1307
为提高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预测准确率,以西汉高速秦岭某隧道群的496起交通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公路隧道交通事故预测的道路环境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针对不同预测类别选定具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变量,通过贝叶斯模型、随机森林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对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态、严重程度、伤亡情况和持续时间进行预测,根据准确率和稳定性确定出最优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1)随机森林模型在预测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形态时最为可靠,准确率约为84%; 2)在对公路隧道交通事故严重程度和伤亡情况进行预测时可优先考虑贝叶斯模型,其对重大或特大事故的预测准确率高达50%; 3)选择随机森林模型作为公路隧道交通事故持续时间的预测模型,绝对误差为20 min时模型准确率将超过70%。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公路交通事故连年上升、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情况,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公路交通安全形势的宏观和微观因素及每一因素的影响权重,并找出了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交通心理学角度优化道路线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率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如何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是道路设计者普遍关心的课题。从驾驶员心理、交通事故诱发原因以及道路线型设计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因素,并提出优化道路线型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有效预防高速公路因道路因素而引发的事故,通过对道路安全审计工作的分析,结合江西省高速公路事故特点、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及管理方式等对安全审计的要求,提出了对开展高速公路安全审计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公路隧道运营期交通事故整体特征及伤亡状况,对2001-2017年国内发生的121起公路隧道交通事故开展统计分析,分别从事故发生的地理位置、事故发生时间、事故类型、事故车辆类型以及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事故发生量与该地区公路客货运输量成正相关,但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事故量占比远大于其交通运输量的占比; 2)事故类型以车辆相撞为主,且轿车发生的事故数量最多; 3)每年1、4、5月的事故发生量较多,每天16:00-18:00事故发生率最高; 4)中隧道(500 m<L≤1 000 m)的事故平均伤亡人数最高。最后结合交通事故伤亡情况等级划分,分析各因素对事故伤亡影响权重,得到造成伤亡的最不利组合为“特长隧道+货车+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公路改造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特点,为公路改造工程施工提供了较为全面的交通控制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差异,通过运营隧道调研和交通事故数据收集,从隧道本体结构及设施、外界环境、交通特性3方面出发,对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 1)与公路隧道相比,城市道路隧道在结构方面的运营风险较大; 2)城市道路隧道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公路隧道低,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使其社会风险较高; 3)在城市道路隧道运营风险的防控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周边环境扰动对于结构安全的影响和运营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