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基于国内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调查研究后得到的水破坏的特点,本文从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结构特性出发,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机理做出了分析,对于空隙率不同的沥青混凝土,水破坏的机理不同,并进一步提出了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云南省已建成的6条高速公路病害情况的实地调查,结合当地气候及地理条件,以及长大纵坡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分析,将云南省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归结为原材料质量、不利的气候条件、施工组织、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和路面结构组合等几个方面,并提出减轻和预防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长禄  吕得保  陶志政 《公路》2012,(3):104-108
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早期损坏,很多都是由于路面压实不足造成的.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碾压工艺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和路用性能.通过改善压实工艺从而保证混合料充分压实,是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的关键.为选择合理的碾压施工工艺,结合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实际,针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碾压施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改进了传统的首尾相接的纵列分段碾压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循环碾压的工艺,有效提高了混合料碾压温度,保证了施工压实度,提高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后品质,将有利于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水损害等早期病害,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受车辆荷载及自然条件的作用,加之结构选择、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缺陷,出现早期破坏已成常态。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对廊沧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提出预防早期破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超重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剪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宁晓霞  王耀军 《公路》2013,(1):165-170
剪切型破坏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破坏类型之一,超重车辆的存在加剧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剪切破坏。针对超重车辆作用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剪应力开展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以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背景,分析了不同轮胎接地压力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剪应力的分布特征,对比分析了超重车辆对路面内部剪应力分布的影响。分析表明,在垂直车辆荷载和水平摩擦力综合作用下,最大剪应力极大值出现在路面表面,最大剪应力随轮胎接地压力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对于超重车辆荷载作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应当选择抗剪强度好的改性沥青混凝土、沥青玛蹄脂碎石等材料,同时应适当提高中面层材料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6.
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公路(DUSHANBE-CHANAK段,简称塔乌公路)K7 000~K10 000段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市内,属于城市道路,是杜尚别市主干道之一.原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目前路面局部破坏严重,行车条件差.本文介绍了该路段运用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改造修复的过程.同时,通过检测试验和效果观测,为完善这种道路改造修复工艺提供基础资料,也为在塔吉克斯坦具体环境条件下,运用这种道路改造修复技术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超载车辆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尚志远 《公路》2004,(5):19-22
针对当前车辆超载的情况及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计算分析了超载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疲劳破坏及极限破坏的影响,认为超载是造成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已建成的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现状,简要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变形和破坏的阶段划分、变形、破坏的原因分析及养护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生产和铺筑中能产生许多潜在的引起路面破坏的因素。在这些因素中 ,最重要的是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沥青路面发生的一些早期破坏现象 ,如一个个孤立的水破坏造成的网裂、形变和坑洞 ,局部严重的辙槽 ,局部泛油 ,横向裂缝 ,新铺沥青面层的表面构造深度忽粗忽细等 ,都与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有关。因此 ,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 ,对提高路面的使用质量 ,减少甚至基本消除沥青路面的多种早期破坏现象以及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沥青混凝土不均匀性是由多个原因引起的 ,有不同规格原材料颗粒组成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导电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实际施工的分析研究,得出导电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制备技术要求,提出了适合融冰化雪路面使用的导电相材料,总结了其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掺入量及掺入过程;研究了导电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的均匀性导电措施,提出了适合的保证导电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均匀性导电的现场处置方法,总结了其布置结构型式及布设方式;分析了导电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摊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出施工过程中避免导电线及电极钢丝网发生破坏的保护措施,同时提出防止导电模块整体被破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降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发生,提高其长期使用寿命,一直是路面工程研究探索的方向。探讨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长期性能设计,在解析长期性能沥青路面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总结了其设计原则;并给出基于损伤破坏模式的长期路面设计指标,形成其设计的方法论。最后,从材料选择层面,提出了开展长期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交通量的急剧增加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车辙、拥包、推移等病害。这些病害加速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直接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而这些病害的根本原因就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较差。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方面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和提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无核密度仪定量检测与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非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非均匀性是其发生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非均匀性区域极易导致路面上产生局部破损,严重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根据非均匀性的产生根源和特点,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非均匀性分为集料离析非均匀性和压实非均匀性,采用无核密度仪(PQI)快速无损地定量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度变化情况,对施工质量进行动态控制和评估,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横向和纵向的非均匀性及其原因。同时,研究了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只要在压实温度以上,对非均匀性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杨春风  王雷 《公路》2012,(4):74-77
为更准确地模拟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的受力状态,基于弹性层状理论,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黏弹性模型,并对其施加非均布垂直荷载和切向摩擦行为的共同影响,分析车辆在匀速行驶时,沥青混凝土路面在不同载重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最大纵向拉应力位于底基层中部,最大纵向压应力位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存在一中性层,其上结构主要承受压应力,其下结构主要承受拉应力.中性层位于基层中部附近.最大拉应力为0.031 MPa,远小于容许拉应力0.081 MPa,故路面结构破坏不是脆性破坏引起的,而是与疲劳破坏有很大关系.超载并不是造成路面损坏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5.
对沥青路面早期水破坏现象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渗入并滞留在沥青面层内部的水是引起水破坏的重要原因.从路面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水破坏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钻芯取样法在评价旧沥青混凝土路面承载力中对路面造成破坏的问题,该文结合东海大桥海堤段路面养护工程,利用FWD弯沉盆和BAKFAA软件,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破坏情况进行评价,并通过钻芯取样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对软件反算结果进行检验,调试初始值和精度,获得合理的反算模量.取芯结果表明该项研究对路面结构进行破损评价的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蒋双全  张蓉  张争奇 《公路》2012,(3):196-203
非均匀性是诱发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服务水平及寿命.离析混合料的级配、沥青含量以及体积特性都发生了变异,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变异特征值得研究.通过建立现场非均匀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特性和体积参数的离析标准,在室内模拟不同离析程度沥青混合料,并进行汉堡浸水车辙试验,通过定量分析研究离析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以及水敏感性变异水平,为建立定量的非均匀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及寿命评价模型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8.
陈文友 《公路》2013,(7):59-61
详细阐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目前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中对沥青的选用存在的问题,希望对近期新疆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现象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水和动态荷载耦合作用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发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首先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假定路面结构中的沥青混凝土材料为完全饱水的多孔介质材料,对两种典型路面结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柔性基层的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别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而后对比分析了两种路面结构在动态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应力、竖向应变、孔隙水压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从西三试验路看我国长寿命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民  戴经梁 《公路》2007,(2):25-29
长寿命沥青混凝土路面已成为国际道路工程界普遍重视的一项研究内容。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其自身固有的一些缺点,早期损坏情况往往较为严重,难以实现路面的长寿命。结合我国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特点,在分析西三试验路路面使用性能长期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就延长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改进设计方法、保证施工质量、加强路面养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