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是影响高速公路整体性能与安全的关键,隧道工程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造成病害产生。鉴于此,结合工程实际展开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研究,分析具体病害,采取适宜的处治关键技术。旨在预防或减少隧道产生的病害,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整体质量,提高其服务功能与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2.
刚开通运营的山区高速公路交通流属于高速度低密度交通流,车辆处于自由行驶状态。山区高速公路运营初期交通量相对较小的实际情况为研究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特殊照明需求留下了空间。在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间接照明节能控制的两种方案:高速公路隧道区段局部强制性限速、改变隧道交通运行方式,其与隧道照明"分期实施"的理念是协调统一的。通过合理降低隧道行车速度,从而达到间接降低公路隧道照明需求的目的,其对交通延误造成的影响很小,同时还可以在不影响交通舒适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隧道交通事故率,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山区隧道施工中,隧道渗漏水问题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长期的渗漏水不仅会影响行车的安全,同时还可能造成隧道结构的损坏,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本文笔者将对山区公路隧道防排水的原则进行阐述,并且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简要探讨山区公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隧道里程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其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公路隧道已成为交通事故的多发路段。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公路隧道重、特大交通事故实例,归纳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分布特点,分析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并提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项目为拓展公路交通广播应用,研究开发了山区及隧道无线广播交通信息发布系统。这套系统基于无线公共广播,无线信号可无缝覆盖整个山区或隧道,并具有紧急信息插播功能,能够与已有信息发布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山区公路尤其是隧道的交通信息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6.
浅埋大跨径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对比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琳延  孙平  龙绪建 《中外公路》2007,27(4):150-152
朝阳沟浅埋大跨径连拱隧道地处低山区,地形稍有起伏。针对隧道顶板距离地面为4.5~11 m,隧道顶板微风化岩层的厚度为0~5 m,并且隧道穿过公路和厂房,对顶板围岩的稳定性要求高的情况,该文根据Ⅳ级围岩和Ⅲ级围岩情况对施工方法、施工工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并展开了深入研究,为隧道安全施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孝伟  肖了林 《隧道建设》2019,39(Z2):228-233
为解决新近回填土地层修建隧道及山区沟谷地形厚层回填土明洞基底处理的难题,依托巫山县早阳隧道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回填土地层隧道暗挖方案和明洞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综合比选; 然后,将旋挖钻孔灌注端承桩与钢筋混凝土底板组成的桩板结构用于山区沟谷地形明洞基底回填土处理; 最后,针对明洞衬砌顶部承受的厚层回填土荷载及上方交叉市政道路荷载,对明洞衬砌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并对明洞回填材料及回填工艺提出要求。结果表明: 1)新近回填土地层隧道明洞方案具有工程难度低、施工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低、工期可控的优势。2)旋挖钻孔灌注端承桩与钢筋混凝土底板形成的桩板结构对于山区沟谷地形厚层新近回填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安全高效,能够较好地解决明洞基底承载力不足及沉降问题。3)合适的回填材料及合理的回填工艺对厚层回填土明洞衬砌结构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公路从城区不断向山区延伸,高速公路桥隧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相应的隧道机电工程建设成本大大增加,而隧道供配电系统在隧道机电工程造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重点研究如何建立系统可靠性的评价体系,并有效结合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指标,评价不同长度隧道的供配电系统方案以及对节能设备进行节能效果试验。研究成果可作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为了营造安全、舒适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景观,有效缓解驾驶人的疲劳、焦虑,提升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区间段行车安全,基于山区高速隧洞景观现状,归纳总结并提出山区高速隧道景观设计策略和原则,并以城开高速公路隧道景观为例,详细分析了“问道山川,重塑秦巴古道记忆”的洞门景观和春夏秋冬的3D裸眼彩绘洞内景观,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5,(9)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软岩隧道的大变形难支护问题十分突出,开展围岩变形机理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支护对策尤为重要。以河北省西部山区某浅埋软岩隧道为例,通过分析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定性地研究土石混合体隧道围岩稳定性。采用能较好处理岩土体工程中各种复杂非线性问题的ABAQUS软件,建立隧道围岩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刻画出隧道的动态开挖过程,对软岩隧道支护前后围岩的应力场与位移场特征以及土石混合体软岩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为研究系统锚杆在软岩隧道中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提出土石混合体软岩隧道部分取消系统锚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7,(5)
在西南部山区修建悬索桥,受地形及资源制约,悬索桥锚碇采用隧道锚形式。相对于重力锚,隧道锚可以大大减少土石方开挖及混凝土工程量,但是隧道锚地下开挖工艺复杂、施工风险大、施工进度慢,对施工管理要求较高。以金安金沙江大桥超大隧道锚施工为依托,重点阐述山区悬索桥隧道锚施工技术,为山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尚婷  吴鹏  李松凌  夏瑜 《公路》2022,67(1):228-234
针对我国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与互通立交出口小间距路段车辆运行效率低、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提出在隧道内设置车辆允许换道区域的方法.首先,对发生在隧道内的交通事故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以确定隧道内可以单向设置变换车道的区域;其次,提出允许换道区域的交通标志版面设置方法和标线设置形式;然后,根据驾驶人行为特性计算得到在不同服务...  相似文献   

13.
许占良 《隧道建设》2018,38(Z1):115-120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经过湘中低山丘陵区、湘中中低山区及云贵高原东缘高山区,项目桥隧工程多,工程设计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为解决项目在复杂山区困难条件下的桥隧相连、大量隧道洞口偏压高陡,部分隧道洞口段穿越岩堆或顺层等不良地质等造成的诸多设计施工难题,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通过研究复杂条件下桥隧相连工程的相对关系,将复杂山区的桥隧相连工程划分为隧桥串接、隧桥对接和隧桥毗连(短路基)3种衔接方式分别系统处理,首次开发并应用高速铁路分离式隧桥串接洞门,用于解决桥隧相连情况下的隧桥串接洞门设计; 通过研究偏压、高陡洞口地形、地质,对困难条件下的隧道洞口提出采取“耳墙+护拱+反压回填”暗挖进洞技术、锚固桩正面防护技术及基底桩基托板技术等工程方案解决了进洞困难、洞口不良地质、隧底软硬不均或部分悬空、安全施工等难题。  相似文献   

14.
王宏权 《中外公路》2021,41(2):256-260
为研究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以广东大(埔)丰(顺)(五)华高速公路丰顺至五华段控制性工程——鸿图嶂隧道为依托,基于初测阶段勘察设计成果,采用定性分析、技术指标定量对比等方法,探讨比选了粤东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长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线路方案,总结了设计过程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设计体会,为粤东山区复杂地质...  相似文献   

15.
易震宇 《公路工程》2008,33(6):69-71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差,存在大量小间距、小半径、大超高的情况,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在平、纵、横等方面的一些设计经验,浅谈了笔者个人在山区隧道设计方面的一点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简述正在建设中的湖北省十房高速公路上的10座隧道设计概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结合施工组织、弃渣场地、转向车道、通风方案等进行的方案优化设计及施工情况,期望能对以后的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山区高速公路隧道一般地形、地质条件差,存在大量小间距、小半径、大超高的情况,介绍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在平、纵、横等方面的一些设计经验,浅谈了笔者个人在山区隧道设计方面的一点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18.
魏强  丛林  于露 《上海公路》2013,(4):11-14
我国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飞速,早期建成的隧道路面建设以水泥路面为主,近些年来,隧道路面形式采用沥青隧道路面居多.为了对新建沥青路面进行深入了解,本次对西部山区隧道沥青路面的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统计了几条高速公路的事故情况与隧道路面的使用性能情况,并对其进行后评估,发现了沥青路面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隧道是公路的咽喉及特殊路段,具有相对狭窄,行车视线能见度低,有些山区特长隧道又有弯道、坡度,照明不足的隧道内外亮度差异较大,驾驶员获取交通信息及发现路况滞后等,又极易发生连环追尾相撞、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而且隧道内一旦发生事故难以救援、疏导及处理.隧道内常见的事故有追尾事故、与隧道壁刮擦事故、与侧方车辆刮碰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今,基础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及规模逐渐增加,山区隧道工程修建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隧道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进行地质勘查,为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对此,首先介绍了地质条件分析的重要性,然后以小春湾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对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