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如今我国城市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地下室、高层建筑埋深等都涉及到基坑支护工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本设计的基坑深度3.0~7.0m,在对地质情况详细勘察及岩土工程评价后,建议采用了自然放坡、土钉墙、复合土钉墙的支护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中高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高边坡施工,基于工程实例,通过道路布置与施工器械选择等施工准备,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研究开挖支护施工流程,并对施工应用效果进行监测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采用设计的开挖支护施工技术后,边坡的最大变形量符合监测指标,证明该开挖支护施工的合理性,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对深层水泥搅拌桩支护的施工工法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另外还深入探讨了深层水泥搅拌桩格栅墙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对比其他软弱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护方案,水泥搅拌桩格栅墙支护方案具有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某电厂二期循环水管基坑复合型土钉支护工程实例,阐述土钉支护在饱和软土地层中的适用性。只要设计和施工措施得当,其最大支护深度可以超过5.0m,从而为工程建设带来更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软土基坑复合土钉支护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钉墙技术是一种新型、经济的基坑支护方式,将土钉与预应力锚杆结合形成复合土钉墙支护。文中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进行开挖支护施工过程的二维动态模拟分析,得到了基坑水平侧移、土钉与锚杆的轴力、土体应力。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模型合理能够反映复合土钉墙的支护特点。  相似文献   

6.
石维力 《中国水运》2009,(4):132-134
防渗墙一般采用厚墙技术,墙厚一般为80cm,投资较高。砼薄墙技术采用30~40cm墙厚,较好的解决了高投资的缺点。在我省,砼薄墙技术已较多的运用于围堰防渗、库岸防渗等工程中,深度一般在15m以内。狭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砼薄墙运用,墙厚30cm,实际最大深度达到33.5m,在技术上是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深基坑施工技术包括基坑支护结构型式选择与施工、开挖施工和施工监测等。深基坑支护结构型式较多,可以根据开挖深度、施工条件和地形地质条件来选用合适的支护结构。曹妃甸工业区近十多年来完成大片围海造地,随着陆域的形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渐跟进。其中,市政管道工程涉及到深基坑施工,需根据吹填造陆区地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本文以曹妃甸吹填造陆区的实际工程为对象,分析深基坑开挖技术在类似地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河北1号节能改造开发工程的基坑深度为7.35m,为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的稳定和安全,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护结构和降水系统的计算和选型。根据该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建筑环境特征,确定基坑北侧采用1:0.7放坡,挂网C20细石混凝土喷护方案,东侧住宅处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结构形式,其他侧采用微型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方案。降水采用管井降水,在基坑外缘呈封闭状布置。通过对基坑支护和降水方案针对性的计算分析,有效保障了施工质量和安全,节约了成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迪士尼管理中心工程为背景,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研究围护结构水平变形规律以及墙后地表沉降变形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的逆作法基坑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较为理想,最大水平位移相差0.011m,最大水平位移位置相差0.5m。基坑墙后土体的沉降随着基坑的开挖而不断增大,最大沉降部位基本位于距坑边0.5倍基坑深度处。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塔子山公园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工程开挖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文中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桩的位移变化进行了动态模拟,并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实测值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二者预测的桩身最大位移基本一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对x=9—10m处的监控量测工作和支护工作,以确保基坑工程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一种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静  张文玉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6):133-134,180
随着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快速发展,城市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能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电网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建立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已成为城市供电公司的迫切需求。文章从研究内容、电能质量监测硬件和软件系统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安庆地区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方案设计。该监测系统目前已能满足基本监测要求,并已投入使用,效果良好。今后进一步将该系统与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有机结合,达到全面完整监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中山南朗发电厂引水明渠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方法,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船厂手工割炬系统气体泄漏问题,推荐安全性较高的手工等压式割炬及割炬系统的集中管理模式,强调加强培训的有效性,对气体检测设备、割炬阀门结构、配套工装使用及技术标准建立提出合理建议,并对割炬燃气的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减少此类事故发生及提升船厂本质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循环水系统是滨海电厂动力装置最重要的系统之一,主要负责将冷却海水提供给众多用户.该系统与舷外海水直接连通,承受着等同于舷外海水的压力,该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保证电厂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针对循环水系统的特点,分析了任务剖面,列举其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分析其故障原因及对任务造成的影响,给出相应的补偿措施,并将分析结果反馈到系统设计中;建立模型并采用定量计算对改进的系统进行可靠性预计.结果表明,对系统的改进合理有效。其可靠性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于昕卉  井砚青 《港工技术》2007,(4):35-36,48
介绍通过无线SCADA对电网参数采集,实现了基于无线系统的远程通讯。利用A-B公司电源监视器PowerMo-niter3000对电网参数进行采集,通过SQLserver2000对数据存储,实现以太网远程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力线载波技术的船舶通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妍 《船电技术》2010,30(3):58-59
本文分析了在船舶电网环境下采用电力线通信的可行性,解决了电力线载波通信在船舶通信中应用的关键技术——采用OFDM调制解调技术解决电力线传输噪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建筑物采用带二级中间渠道的三级垂直升船机方案,其中第一级中间渠道由单线通航隧洞、渡槽、明渠及错船段组成。采用水工物理模型和船模试验,对第一级中间渠道的航行水力条件、单线通航隧洞和渡槽的尺度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船舶航行阻力、下沉量和渠道内水位波动随着船舶航速的增大而增大,一定航速条件下,渠道内还将产生横波,对船舶航行安全影响较大,应避免;错船段和单线渠道的连接应平顺,并应注意船舶从单线渠道航行至错船段时,因阻力减小,造成航速突然增大的影响。试验提出了不同航速条件下的单线通航渠道合理尺度,优化了错船段的位置,建议单线渠道宽采用18 m,水深不小于3.0 m,船舶航速小于等于1.2 m/s。  相似文献   

18.
以单周控制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系统的全局稳定条件和补偿后电流中直流分量的产生机理,利用Matlab对系统带不平衡负载时的动、稳态补偿性能以及稳定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参数满足全局稳定条件时,单周控制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较好的动态补偿性能,并能抑制三相负载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9.
龙滩升船机中间渠道通航条件试验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对龙滩水电枢纽两级升船机中间渠道内航行条件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中间渠道内船舶(队)单向航行速度小于2.0 m/s时,船行波、航行阻力和船体下沉量均不大;中间渠道直线段宽为32 m时,宜采用航、停的会让方式,航速应<1.5 m/s,而船舶宜停泊在右航线上;船舶(队)转弯时的航迹带要宽,因此不应有转弯段等航速会船。  相似文献   

20.
此电站仿真系统是DMS-2000大型船舶机舱模拟器仿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船舶电站的操作功能,并与虚拟配电盘相结合, 实现了具有视景和人机自然交互界面的电站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