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针对已进场和的各种集料。如何在拌和站使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得以控制是工程技术人员始终在研讨的问题。本文是笔者在长春至四平高速公路工程中结合美国进口的ASTEC拌和设备的技术性能,对实际工作的总结。从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较详细的介绍,供有关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调整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德超 《公路》2006,(1):160-164
一个好的目标配合比只是生产高质量沥青混合料的前提,好的设计能否在生产中落实还取决于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验证。结合某高速公路车辙专项处治工程对生产配合比调整过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如冷料仓上料速度、振动筛布设、马歇尔试验等进行论述。只有重视了这些环节才能增加试验数据的可信度,提高其数据对于生产过程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控制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包括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相对配合比的偏差是造成混合料不均匀的重要因素。因此,精心做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在施工中按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合料级配,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前提。本文总结了广东省深汕高速公路西段施工的成功经验,介绍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7,(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经济性关系密切,设计包括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配合比设计的工作中心是确定矿料级配组成和最佳沥青用量,设计出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具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料组成,确定相应最佳沥青用量的一个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严格按照设计级配曲线进行控制,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总结了罗阳高速公路LM1标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经过严格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确定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试件成型.结合水界高速公路下面层Superpave-25试验路的铺筑,对Superpave-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是经过严格的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生产配合比验证3个阶段确定的,过程中必须采用旋转压实仪进行试件成型.结合水界高速公路下面层Superpave-25试验路的铺筑,对Superpave-25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过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拌和站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监控,基于GTM的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和基于目标配合比的生产配合比设计计算方法,通过从拌和楼采集的各料仓集料重量,并根据热料仓比例及料仓筛分结果,使用传感、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在服务器上通过编制软件将拌和站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盘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级配曲线、油石比、矿粉及关键筛孔等分析数据。有效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合质量,保证道路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GAC-16型沥青混凝土面层具有密实、抗滑性能好、便于施工和高温抗车辙能力好等优点,近年来在广东等湿热多雨地区的高速公路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配合比性能验证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应用基于红外温度差热成像扫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对施工后的路面进行全断面渗水系数和均匀性进行检测,为GAC-16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质量控制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的质量稳定性,使混合料生产级配尽可能地拟合到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上,且不出现严重的等料、溢料现象,提出基于冷-热料仓均衡生产的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调试技术。通过设定生产配合比调试目标、冷料仓计量系统的标定、冷集料的级配调试、热料仓筛网的选择、热料仓集料的级配调试等步骤,严格按照冷集料设定比例所对应的热料仓实际热料比例确定生产配合比,并进行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目标配合比设计结论,对superpave20沥青混合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确定了冷料上料速度、热料仓比例以及沥青用量,并对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无纤维SMA由于不含纤维材料,不但降低了材料成本,也简化了生产工艺,其性能与普通SMA相当,但其配合比设计难度更高,生产控制要求更严格。本文通过SMA-13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段应用,介绍上海浦东地区在热拌无纤维SMA-13的配合比设计及生产施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依托乌兰浩特至新林北段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实体工程,以委托公司提供的目标配合比设计为依据,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和验证,确定实际生产采用的标准配合比和最佳油石比,并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对设计结果进行验证,旨在为高等级公路建设获得良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沈山高速公路路面表面层采用了AK—13A型抗滑表层结构,为了防止路面出现水损害等早期破坏现象,设计中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调整。本文详细介绍了AK—13A型抗滑表层施工过程中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的控制方法以及试拌试铺过程中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等各道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中通道项目伶仃洋大桥西索塔直径3m,平均桩长123m超大直径超长桩基混凝土设计及施工要求,保证设计使用年限120年,在满足设计耐久性指标前提下,以灌注过程中的桩基混凝土工作性能进一步保证海工耐久性为主要目标,在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基础上,优选出满足耐久性设计指标、满足施工要求的C35超大直径超长桩基配合比,并通过工程实践,桩基工程实体满足质量要求。尤其对于海上搅拌船生产输送工艺的运用及灌注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开阳高速公路中采用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的详细设计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实际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面的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矿料级配变异性对沥青混合料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原材料级配变异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级配范围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各档原材料大样本量筛分统计结果确定沥青混合料级配的合理波动范围,从材料设计上充分保证原材料生产加工变异性过大所引起的生产级配波动以及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使材料变异性在配合比设计阶段便达到有效的控制状态。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当、对主要技术指标控制不严和混合料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原材料试验进行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并根据多年对施工和检测工作的实践,通过分析SMA沥青混合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对配合比设计和对施工、生产中的每一环节严格把关,达到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华南地区沥青路面的抗水损性能与耐久性,采用改进型骨架密实沥青混凝土设计下面层结构。根据原材料的选择、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与验证,确定了优良的抗车辙、抗水损害、抗疲劳性能的混合料配比参数,介绍施工前的下封层、附属工程施工工艺与要点;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参数、运输料车的设置、混合料摊铺作业的机械参数设定、混合料碾压过程的方案对比以及施工温度动态监控进行明确;采用无核密度仪、三维探地雷达等无损技术手段评价沥青路面的施工离析、施工厚度均匀性。通过下面层的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功能层与混合料施工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明显提升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厚度及其他路用性能,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新疆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科  曹东伟  刘清泉 《公路》2007,(7):173-176
介绍重庆万(州)开(县)高速公路岩沥青试验段的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的详细设计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实际施工中质量控制方面的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20.
对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Superpave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较详细地阐述了其生产配合比设计与施工工艺及结构层厚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