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大量已建运营公路隧道发生漏水等多种形式的恶化现象已经引起了隧道工程界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隧道结构的恶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作用在隧道衬砌上的力或者是由衬砌混凝土的损坏引起的。因此,在隧道和地下工程的轴线选定以后,通过优化设计,不断地调整隧道和地下工程断面的几何形态,以改善支护结构的受力状态是隧道设计优化的最终目标。针对将军沟隧道工程,选取设计参数不同的4个支护结构断面,采用ANSYS有限元程序,对不同支护结构条件下隧道的受力、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数值模拟试验表明:选定4种支护结构断面形式,初次衬砌和二次衬砌的压应力都非常小;但考虑到拉应力对素混凝土的受力的不利影响,建议采用优化的结构形式,以减小拉应力。同时,考虑到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的最不利部位出现在隧道拱脚处,建议施工中加强对拱脚的支护,增加锁脚锚杆,以确保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针对秦家沟隧道的特殊地质条件、施工中和完工后出现的各种病害现象,对加固整治前后隧道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以确保隧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刘晓勇  胡强 《交通科技》2021,(3):98-103
为研究分岔隧道过渡段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特性,以西南地区某山岭隧道为依托,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研究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先行洞)及CD法(后行洞)组合施工情况下的分岔过渡段围岩形变规律和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提出相应的处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后行洞CD法开挖,先行洞所采用的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对围岩扰动性较大,隧道...  相似文献   

4.
《公路》2021,66(9):385-392
通过LM算法改进的BP神经网络位移反分析理论及数值模拟获得隧道位移反分析模型,基于现场勘测位移数据反演出围岩关键物理力学参数,将反演结果与该隧道区段的岩石试验所得参数进行对比,符合度高达97.3%,说明LM-BP神经网络位移反分析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隧道中围岩物理力学参数与隧体形变之间的非线性模糊特性。此外,将该反演模型运用到与样本位置相距5m、10m、15m的区段进行力学参数反演,得出模型可靠性较高的区段范围,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反分析模型及该区段的岩石力学参数反推工程后续施工的围岩位移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七道梁隧道量测位移反分析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武  韩文峰  景韧 《公路》2006,(12):208-211
以新七道梁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平面应变边界元BM P 90程序,将围岩简化成等效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介质,将锚喷支护提供的支护抗力看成边界元上的分布力,根据收敛值和拱顶下沉值推求等效弹性模量和侧压力系数。然后利用反分析得出结果,对围岩的应力与变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京承高速公路何家沟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鹏  李远 《隧道建设》2005,25(Z1):11-14
以何家沟隧道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实验数据,利用FLAC数值模拟软件对隧道围岩在支护前后的力学状态进行模拟,比较了二者的受力情况,证明了及时支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信息化施工的基本原理,结合公路隧道施工建立了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模型。并以山西闻(喜)—垣(曲)高速公路中条山隧道左线进口为例,通过已有隧道施工量测信息和洞口边坡位移监测信息对围岩参数进行了反演,并以反演参数对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进行了预测。通过比较围岩变形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验证了公路隧道信息化施工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也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误差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8.
G045线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公路改建工程将军沟隧道右线YK582+461~+400段隧道在施工中发生了较大塌方和初期支护变形侵限等事故。论文在分析将军沟隧道变形侵限机理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将军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段施工处理方案,以及将军沟隧道该段处理变形侵限的临时支护形式、加强支护手段和隧道该段塌方变形段采用的CRD开挖方案。将军沟隧道变形段在论文介绍方案的指导下顺利通过,实践证明了论文方案的可行性,论文介绍了将军沟隧道大变形侵限段的处理技术对同类隧道的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隧道系统演化发展的特点,采用信息扩散的方法对其动态稳定性进行分析,进而给出了判断其稳定状况的相关函数和指标。  相似文献   

10.
以雪峰山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左线隧道在断层中的施工模拟,结合变更后的施工设计和支护参数,对隧道掘进过程中的支护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的结果可以认为在采用了超前小导管注浆、变更支护参数和开挖模式后,隧道结构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为指导施工和修正支护参数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因支护不当而导致大塌方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钟元庆 《中外公路》2002,22(2):42-44
地对龙门隧道的特殊地质条件、施工中和守工后出现的各种病害现象,对加固整治前后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确保隧道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石荔  吴立 《路基工程》2014,(4):22-27
隧道工程信息化施工应用十分普遍,反演分析是信息化施工的核心内容,位移反分析法作为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有它独特的优点。山岭隧道洞口是隧道施工的关键部位,由于施工扰动造成地应力的重分布,它是造成洞口边坡滑动、洞口浅埋段塌方的主要因素。结合油坊坪隧道,根据现场资料和监控量测信息找出了隧道出口的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的优化设计模块,对隧道参数进行优化反分析,结合反演结果预测出变形趋势。据此可以反馈原设计方案并进行修正,相应地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工程技术措施,保障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15.
位于黄土峁坡脚处的隧道,洞口浅埋段较长,且明洞位于湿陷性黄土层中,为了提高明洞结构稳定性、减少施工工序间干扰、降低施工期间的风险,对隧道进洞时机的选取进行研究,并对设计方案调整后的地基承载力和仰坡稳定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筲箕湾连拱隧道结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连拱隧道而言,其整体的稳定性,衬砌的稳定性和强度都比单拱隧道要差,通过对筲箕湾连拱隧道进行二维线弹性平面应变计算,分析其结构的稳定性,对连拱隧道的设计和开挖施工工艺优化提出几点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17.
联拱隧道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通过一个典型的联拱隧道的结构分析,来解决联拱隧道的各个开挖阶段围岩的稳定性,各阶段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的受力以及二次衬砌的受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遗传算法的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岩土工程位移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遗传算法在岩土工程反分析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指出与其他智能算法的结合是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隧道2#通风竖井施工项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竖井及风道的施工对围岩衬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竖井开挖初期,衬砌压应力、壁座拉应力和位移量均随着竖井的开挖逐步增大,最大值分别为8.1 MPa、1.03 MPa和2.62 mm。开挖到第五步和第六步时对衬砌的应力和位移影响最为不利,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风道开挖后拱底上抬、拱顶下沉,拱底衬砌最大位移量为3.2 mm,临近竖井部位衬砌拉应力值达到3.76 MPa,可能对初期衬砌造成局部破坏。竖井和风道连接部位衬砌和围岩均出现拉应力集中,最大拉应力值分别达到3.8 MPa和1.6 MPa,围岩最大上抬位移为2.66 mm,竖井和风道连接部位出现局部破损,在实际工程的施工中需予以加固。  相似文献   

20.
桦木沟隧道围岩偏压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果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是新疆地区首次出现的长大高速公路隧道,具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岩层节理裂隙发育、风化严重、围岩变形大和自稳时间短等特点。通过严格采用新奥法施工,根据监控量测及时进行设计变更并调整初期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确保了各条隧道的安全和经济施工。针对其中的偏压隧道———桦木沟隧道,通过地表下沉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偏压隧道围岩的变形特征以及稳定性状态,并对隧道偏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预防和治理措施,对相类似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