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通  欧进萍 《公路工程》2008,33(1):23-27
根据大型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期间的温度场实验结果,分析了典型箱梁断面全天的温度场特点及变化趋势。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非线性回归,作者提出了该桥的温度梯度计算模式,并对其参数对时间进行了拟合,最终将时间和空间的4参数温度场问题简化为关于时间的1参数问题。该简化模式可对同等气象条件下的同类桥梁进行施工期间的温度组合应力验算。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型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期间的温度场实验结果,分析了典型箱梁断面全天的温度场特点及变化趋势.对实验数据进行了非线性回归,作者提出了该桥的温度梯度计算模式,并对其参数对时间进行了拟合,最终将时间和空间的4参数温度场问题简化为关于时间的1参数问题.该简化模式可对同等气象条件下的同类桥梁进行施工期间的温度组合应力验算.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混凝土桥型,它比梁桥及其他刚架桥具有更大的跨越能力。近年来,这种桥型受到世界各国桥梁工作的青睐。本文简要编译了日本对该桥型制定的有关设计要领,可供我国桥梁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利 《公路》2006,(Z2):262-264
针对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顶板出现的纵向裂缝,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对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顶板纵向裂缝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顶板出现的纵向裂缝,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对裂缝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建立起连续刚构桥有限元模型,并且分别就主梁挠度、预拱度控制以及预应力损失中的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结构影响的具体规律,有利于指导连续刚构桥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7.
新寨河大桥是一座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其最大跨径达到230 m,实测了太阳辐射下箱梁截面温度场,获得了箱梁竖向温差分布拟合曲线。建立该桥箱梁悬臂施工阶段的有限元模型,对其温度效应进行了计算,并现场实测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设施的建设数量增长飞快,桥梁数量越来越多、跨径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但随着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经济发展的需要,重载车辆越来越多,我国很多桥梁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破损,因此研究如何修复这些桥梁已成为当今桥梁设计的重要课题。利用桥梁设计专用软件桥梁博士对某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进行了加固过程的计算分析,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原理和方法,及潭邵高速公路水府庙大桥施工控制的实施步骤和结果,通过有效的施工控制,保证了桥梁建成后的线形和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新寨河特大桥是一座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其最大跨径达到230 m,笔者实测了太阳辐射下箱梁截面温度场,获得了箱梁竖向和横向温差分布拟合曲线。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模型,对悬臂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的温度效应进行了计算,并现场实测了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1.
高墩大跨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稳定性理论为基础,以广西布柳河大桥为例,分析了最大悬臂状态下桥梁的稳定性及全桥的稳定性;利用有限元程序ANSYS,分析、计算了各工况下桥梁的稳定性,结果均能满足要求;提出了利用施工辅助设施等加强稳定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南盘江大桥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应力、变形等方面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施工全过程进行了监测,并从参数识别与施工调整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保证了桥梁的施工安全,并使成桥状态趋于最优,可为完善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阐述了连续刚构桥是大跨径梁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要解决的防止过大温度应力及防止船撞的措施;收集和分析了国内外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数据和资料,论述了上部构造轻型化和取消落地支架合拢边跨等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过程中的实测数据出现的剪力滞现象,为了解决施工监控常用的空间杆系单元模型不能有效地反映并且计算实际施工过程中箱梁截面上的剪力滞效应的问题,对连续刚构桥悬臂施工阶段的荷载工况进行简化,给出各简化荷载工况对应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各简化计算模型的剪力滞系数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计算公式计算施工过程中的箱梁截面应力与实测值对比。对比结果显示,通过简化计算模型计算得到的箱梁截面应力值相较实际值误差较小,在实际工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混凝土桥梁时变效应耦合作用研究,并分析徐变耦合作用的相关特征,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桥梁设计中需要对温度、徐变等相应的耦合影响加以探讨,在温度和徐变效应形成了具体的参数,并且对整个模型加以修改和完善,在系数中增加温度,得到相应的温度和徐变耦合计算公式,并明确出结论,对耦合公式加以完善,让整个结算结果更加正确科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以下简称中交0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以下中铁05)及欧洲混凝土委员会和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CEB-FIP标准规范》(以下简称CEB-FIP1990)、美国混凝土学会《ACI209规范》(以下简称ACI209规范)中涉及的四种计算模型对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收缩徐变效应进行研究,通过MIDAS有限元模拟对该桥施工及运营各个阶段的收缩徐变进行分析,重点考虑在收缩徐变对该桥结构产生的影响,并比较不同规范计算模型下的收缩徐变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前,预应力连续刚构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是跨越河流、道路时主要的桥式方案之一,具有跨越能力大,整体性较好、外观简洁等优点,且施工工艺成熟、简便。然而,在运营过程中,部分大跨度连续刚构预应力摩阻损失过大,预应力储备不足,直接导致主跨下扰过大、梁体腹板出现细裂缝等问题。本文论述预应力摩阻损失的成因,结合实例阐述μ、k系数对挠度的敏感性及预应力摩阻损失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为连续刚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汪邦瑞  吴伟军  王红光  谢向阳  李杰 《公路》2023,68(4):176-180
为明确聚丙烯纤维(PPF)混凝土对PC连续刚构桥徐变效应的影响,以某不等厚不等高双薄壁PC连续刚构桥为依托,利用Midas/FEA建立该桥空间实体单元数值模型,首先对比分析普通PC连续刚构桥(不含PPF)在不同徐变模型时受力和变形;随后采用《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徐变分析模型,对比PPF-PC混凝土和普通PC梁桥结构由于徐变效应产生的变形和应力,分析PPF对PC结构徐变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JTG D62规范徐变模型与CEB-FIP徐变模型接近,ACI徐变模型最保守;PPF不改变PC连续刚构桥受力特点和力学行为,但成桥时PPF-PC连续刚构桥相比于普通PC连续刚构桥,其跨中挠度值更小,且随着时间推移,添加PPF的PC连续刚构桥更能抵抗徐变引起的挠度。  相似文献   

19.
龙潭河大桥是一座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其最大跨径200 m,实测了太阳辐射下箱梁截面温度场,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实测温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箱梁竖向温差、横向温差非线性分布的拟合曲线。建立该桥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横向温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龙潭河大桥是一座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其最大跨径200 m,实测了太阳辐射下箱梁截面温度场,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实测温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箱梁竖向温差、横向温差非线性分布的拟合曲线.建立该桥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分析了横向温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