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合理地安排公路规划项目建设序列,优化资源配置,是实现中国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从紧迫性、重要性、经济性、交通效果四方面,采用路段饱和度、路段行政级别、路段重要度系数、内部收益率、交通服务质量改善率、交通运行效率改善率六参数构建公路建设项目排序参数体系,提出了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公路建设项目TOPSIS排序模型。该模型以影响参数为因素指标集、公路建设项目为论域集构建公路建设项目实施序列矩阵,应用[0,1]线性变换将其标准化;充分考虑数据本身蕴涵的信息,采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影响参数的权重系数,并将标准化决策矩阵与参数权重相结合构造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通过计算公路建设项目与正负理想方案的距离及与理想方案的贴近度来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序列。最后以5条公路建设项目排序为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边坡防护方案的确定是公路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决策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公路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目前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方案的决策以定向的经验判断为主,缺乏定量理论评价.为此,基于二元定量比较法、熵权法、灰靶决策理论,构建了一种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评价决策模型.该模型从经济、技术、社会三方面综合考虑生态边坡方案决策的多种因素,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并结合灰靶理论计算各评价方案靶心距,进行优劣排序决策最优方案.最后以津石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方案决策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较为准确的评价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方案的优劣程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和可能度理论建立了不确定多属性公路建设项目排序模型,以区间形式综合考虑了影响公路建设项目排序各因素,相对于常用的确定型排序方法更多的保留了决策信息,同时,为了消除不同物理量纲对决策结果的影响,根据区间数运算法则,将决策矩阵转变为规范化矩阵,使决策结果更加科学可靠。最后,以西部某省的公路网规划为例,阐述了模型的计算步骤,证明模型的可行性。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地区可根据自己的地域特点,确定不同的排序决策因素及权重。  相似文献   

4.
趋近理想灰关联多约束的交通救援中心中值选址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救援站选址问题中数据之间的关系不确定,信息的完整程度不高,同时交通救援中心的选址严格要求时效性。理想灰关联约束模型优先考虑应急救援的时效问题,其次考虑影响选址的其他因素。第1步依靠中值选址模型,以最短路径矩阵为基础,结合最长路径O(n)算法得到局部中心距离,以时间约束为衡量要素筛选出主要的候选地址。第2步利用趋近理想灰关联投影的多约束决策模型,将决策方案抽象化,通过把交通负荷量、物资补给能力等指标量化,建立决策矩阵。取方案中指标最优化和最差化状态下的正负灰色关联矩阵,结合指标权重向量,得到灰色关联投影系数,接近正理想方案的程度量化为Ei,远离负理想方案的程度量化为(1-Ei),从而实现统一衡量接近度与远离度的目的。投影系数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综合模型将灰色系统理论、优劣解距离法和矢量投影方法结合,利用了P-中值模型与趋近于理想灰关联投影;决策过程通过实际算例进行详细的阐述,证明了趋近理想灰关联多约束中值模型的可行性,解决了交通救援站选址过程中模糊信息的处理问题;将多目标决策模型应用到交通救援站的实际选址中,能为方案的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实际算例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对交通救援站的选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最优桥型方案的确定是桥梁初步设计阶段的关键内容,决策结果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开展和实施。目前山区桥型方案的确定主要以经验判断为主,可采用的理论方法相对较少,为此,基于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一种山区桥型方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从经济、技术、社会3大方面综合考虑影响桥型选取的多种因素,选定12个评价指标,构建山区桥型方案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桥型评价指标权重以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造加权灰色关联系数决策矩阵,并采用逼近理想解法计算各备选桥型方案与灰色关联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最后以相对贴近度的大小作为评判依据进行优劣排序确定最优桥型方案。运用该评价模型对贵州普安县山区某公路3个备选桥型方案(A_1~A_3)进行比较,获得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A_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A_2)和预应力混凝土矮塔斜拉桥(A_3)3个方案的贴近度分别为0.597 7,0.315 6,0.400 3,优劣排序为A_1A_3A_2,即第1方案为最优方案。将该桥型方案应用于实际桥梁建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为山区桥型方案的决策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使船舶航路选择决策能够体现决策者个体主观偏好特征,研究一种前景理论与逼近理想解(TOPSIS)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根据航路选择特征,定义航路选择决策的价值函数并构建前景价值矩阵,然后考虑船型差异,设置不同的参考点.应用TOPSIS的基本思路,通过各指标的属性值到正、负理想解的距离求出各航路选择方案相对接近度,考虑决策者对损失敏感程度的差异性,按照接近度对备选方案分别进行优劣排序.以某港口3条进出港航路方案为例进行分析,研究不同船型在不同损失敏感程度下的航路选择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不同的个体主观偏好下航路选择最优方案会呈现差异,说明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对其航路选择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灰关联分析与变权排序法在公路网规划方案比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路网规划方案比选具有多指标的特点,且各指标的属性、重要程度和可比性都不相同,方案比选过程带有明显的灰性。运用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比选方案与理想方案的灰关联度,根据权重的不确定性和灰色性,采用基于区间灰数的变权排序法来确定各属性指标的权重值。根据由灰关联分析法与变权排序法计算得到的加权灰关联度大小对方案进行排序。评价实例表明,灰关联分析法与变权排序法对于公路网规划方案比选问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模糊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决策中,影响因素众多,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随机性、模糊性的特点,结合模糊理论和软土地基处理的知识特点,构建了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决策的过滤式模糊推理模型,确定了模型中的因素集和方案集,采用专家评判法确定两者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为使决策结果更合理,利用加权平均型算子进行综合评判,并采取具有一定筛选能力的过滤式模型对方案进行筛选。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适宜解决公路软基处理方案决策问题,能有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王军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115-117,10,11
该文根据公路网的道路与交通特征参数指标,阐述了评价公路网规划方案优劣的新模型。首先根据运筹学中的理想点法,以路网等级等六个优化目标为因素指标集,以备选方案为论域集,通过定量分析构建了标准指标决策矩阵、正负理想方案决策矩阵,建立了公路网综合评价模型;另外,充分考虑专家知识和经验、决策者意向和偏好以及数据本身蕴涵的信息,采用AHP法与熵值法综合确定了目标决策模型综合权重;通过计算方案指标矩阵距离理想方案贴近度来评价公路网规划方案的优劣程度。实例分析表明,此模型对多个规划方案进行排序和评价,方法科学简便,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融资是地铁工程项目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合理的融资方案是地铁工程项目取得成功的前提。针对融资方案的优选问题,从风险分析的角度出发,采用WBS-RBS法对地铁工程项目融资方案的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并通过德尔菲技术构建地铁工程项目融资方案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应用灰关联熵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提出基于加权灰靶理论的融资方案比选模型。最后以青岛地铁5号线为例,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同时也为同类地铁工程项目的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灰色变权聚类的公路建设项目成功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颖 《公路》2006,(8):141-146
在深入研究公路建设项目有关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公路建设项目成功度评价的指标体系,给出了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成功度白化权函数,并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成功度评价的灰色变权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柯姜岑  张培林 《公路》2007,(1):126-129
建设资金短缺是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的主要障碍。农村公路投融资项目优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针对政府扶持地方公路建设过程中建设项目众多而资金相对不足的问题提出的,旨在对建设项目按轻重缓急进行排序,为相关金融机构对农村公路建设贷款提供决策支持。文章从农村公路建设条件和需求出发,纵观区域路网、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方面,综合分析农村公路项目所带来的效益和影响,以量化的指标构建投融资项目优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多目标决策技术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定量与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14.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新疆G045线新疆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公路路线改建的4个预选方案进行了评价,构造理想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单,决策科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内容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剑波  朱文喜 《公路》2001,(6):92-95,125
在参考国内外后评价的内容、指标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评价内容、指标、阶段和方法,从而使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提高,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决策,施工,养护和运营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软土地基公路建设的分析,确定路桥结构选型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程造价、行车质量、土地占用以及公路对周边地区环境和发展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软土地基公路建设路桥结构选型决策的方法,并以广州绕城高速公路西二环段为例进行选型程序的实施与分析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软土地基新建公路的结构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层次分析法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针对公路工程在施工期间对沿线环境影响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公路沿线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实例分析,为保护公路沿线水环境的质量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路运输枢纽现状综合评价作为1个多因素的决策分析是枢纽规划的基础环节。文中针对评价系统的灰色属性提出了将灰色关联投影法应用于枢纽综合评价的思路并将其与常用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建立了客运枢纽现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灰色关联投影法评价程序并应用于驻马店市客运枢纽现状评价,量化显示出各县区客运枢纽发展的不均衡性。实例证明该方法对于运输枢纽综合评价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构建国家公路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储备项目库是国家公路网规划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工作。针对国家公路项目数量多,入库筛选难度大的问题,研究首先按照新建项目、扩容项目和调线项目3类,对国家公路建设项目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反映各类项目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指标体系,通过离差最大化法和熵值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以此为基础对各类型项目进行了重要度和紧迫性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储备项目入库筛选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贵州水盘高速公路发耳隧道的施工安全,通过引入煤炭系统《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2个“四位一体”的措施体系,按照“区域措施先行,局部措施补充”的指导思想,制定发耳隧道揭煤防突措施,把区域综合防突措施摆在优先的位置,安全穿越突出煤层,摸索出一套适合公路瓦斯突出隧道的揭煤防突施工技术,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