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大闩 《水运工程》2020,(8):183-188
动力固结法应用于软基加固工程的关键是要确定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施工参数。开展动力固结法在高地下水位工况下的现场试验研究,进行大量的现场观测与试验检测,根据试验结果深入分析两种动力组合下的软基加固效果。研究表明,动力固结法适用于依托工程,且在该工程地质条件下,4 000 kJ夯击能的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0 m左右,多一遍点夯更有利于提高地基浅层的土体强度,经处理后码头堆场可满足工后沉降小于300 mm、承载力达到200 k Pa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宣庐峻  付桂 《水运工程》2020,(11):155-160
依托中海油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中海工模块总装场地地基处理项目,根据重型荷载以及软土层上部覆盖层起伏较大的地质特点,分区域设计了强夯置换法、动力固结排水法的地基加固方案。通过现场试验及检测,分析比对各试验区夯沉量、超孔隙水压力以及土地强度等,得到不同加固方案下超孔隙水压的消散速度以及土体加固效果,验证了夯击能、间隔时间等设计参数,为大范围地基处理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对动力固结法在软土地基处理的推广应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试验实测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孔隙水压力仪埋设位置,固结系数取值,应变固结度与应力固结度的差别和欠固结四种因素对固结度计算结果的影响,提出在软基加固处理固结度计算分析时,应考虑这些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面变形、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分析了强夯施工时地基的有效变形率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及夯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强夯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规律,从而进一步找到了孔压增量与夯点距离的关系、孔隙水压力与深度的关系,及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并通过试夯验证和确定设计技术参数,施工后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处理排水固结后地基对消除粗粒料过大的孔隙比、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残余沉降和差异沉降都有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珠江三角洲入海口软土次固结系数变化特征,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提供精细化的沉降设计指标提供基础,通过采取I级不扰动软土样,进行室内分类试验和单向固结试验,获取相应的物理、变形指标,分析次固结系数随荷载变化特征,研究次固结系数与前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含水量和塑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次固结系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塑性指数的增大呈线性增长;次固结系数与压缩指数的比值在正常固结下并非是一个常数;次固结系数在前期固结压力前,值小,随着加荷递增,固结系数也增加;前期固结压力之后,主要随着加荷递增,次固结系数呈由大变小的趋势。经过研究,掌握了珠江三角洲入海口正常固结软土的次固结系数变化规律,建立了次固结系数与相关物理力学指标相关关系,为珠三角洲软土变形计算提供了地区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祝刘文 《港工技术》2010,47(4):51-54
结合某工程实例,通过对海相饱和软土室内固结试验资料的分析,研究影响饱和软土固结特性的主要因素,如受压时间、压缩系数与压缩指数的关系、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的关系等。本研究结果表明,固结系数和次固结系数与固结压力相关,不宜采用快速固结法进行饱和软土固结试验。  相似文献   

7.
电渗法中排水固结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对地基处理中的电渗法加固机理、适用性、等效加固荷载、电极材料、与其它方法的联合及相关实用技术进行了讨论。从排水固结考虑,电渗法适合加固的是电渗透系数和电阻率较大、水力渗透系数适中的土体。电渗加固中,无恒定的等效加固荷载。电渗常常需要与常规排水固结法联合以提高加固效果。研制不腐蚀的材料对电渗加固具有重要意义。电极转换和间歇通电有利于减少电能在电极与土体接触面的消耗,提高电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刘吉福  蒋永春 《水运工程》2014,(10):143-148
针对流泥地层浅层加固的沉降和固结度特点,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推导得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固结系数、排水路径与固结应力的关系式,使沉降和固结分析可以考虑沉降和固结参数随固结应力的变化,利用涂抹效应考虑了土柱效应对固结的影响,并考虑了排水板弯曲对固结的影响。工程算例表明,流泥地层固结系数随有效固结压力增大而增大,土柱可以加快排水固结,应变固结度大于应力固结度。对于浅层加固,可以不考虑排水板弯曲、加固层厚度减少对固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吹填超软土具有高含水率、高孔隙比、高压缩性、低强度等工程特性,其工程试验是勘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大连某地区吹填超软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配制多组不同含水率的试验样品进行标准固结试验。对含水率变化与固结特性指标中的固结系数和次固结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含水率对其固结指标中的固结系数和次固结系数的影响规律,用于指导吹填超软土地基处理的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
李雪梅 《中国水运》2014,(10):344-345
路基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道路的使用寿命,随着路面车辆的运行,路基土体由于受荷载作用,其孔隙中的水份会缓慢渗出,土体中的有效应力会逐步增大,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步消散直至完全消失,即固结作用,而路基土的压实度是由土体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控制的。因此,在工程实际中,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便可以认为是固结理论的宏观表现。  相似文献   

11.
某工程软基加固未达设计要求的原因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连有 《港工技术》2011,48(1):44-47
目前,软土地基真空预压加固技术的应用已非常广泛,结合天津临港工业区某工程实例,分析其软基加固未达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是CV和CH取值偏大;吹填土层厚度、含水率、砂垫层重量和有关规范公式计算精度等也是影响固结度的原因,并提出改进软基加固的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饱和粘性土的含水量与次固结系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比,论述了饱和粘性土的次固结系数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变化的特点,并建立了饱和粘性土次固结系数与含水量的相关公式。为指导、分析与验证固结试验结果,从多角度保证试验的准确性提供了一个方法;为工程设计与使用参数的获取提供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不同固结度对软土强度及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的固结度对土的工程力学性质影响较大。对重塑软土进行了不同固结度的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重塑软土的抗剪强度随着固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抗剪强度指标c变化很小,基本为定值;准随着固结度增加并非单调增加。对试验数据用邓肯-张模型进行拟合分析,拟合效果随着围压和固结度的增大而变差。  相似文献   

14.
水泥深层搅拌法在码头驳岸软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闽江口某码头驳岸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法加固软基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水泥土强度形成的机理以及水泥掺入比、外加剂、养护龄期等因素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这种软基加固方法具有投资省、工期短、地基变形小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达到了预期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基于钢筋电解的电化学软基加固法的原理。通过对复合地基有效应力的分析,假定桩-土间的竖向和切向变形协调、应力平衡,建立用于计算电化学群桩复合地基三维固结的复合有限元模型。考虑桩体模量沿径向线性递减的工况,对一次性加载条件下电化学群桩复合地基的固结情况做详细分析。分析成果表明:经电化学桩法加固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对强夯试验软粘土层中的孔隙水压力进行测试,分析其分布规律,对确定强夯最佳夯击能量、夯点间距、强夯间歇时间及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提出竖井未打穿软土地基下卧层固结度简化计算方法。将竖井地基划分为竖井打设区和下卧层两个部分,竖井打设区采用轴对称固结理论,而下卧层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两部分在渗透面上满足孔压连续条件。对一算例分别采用简化方法、精确解法及已有近似解法进行了固结分析,表明简化方法与精确解法结果较为接近,满足工程精度。由于该解答为显式解,工程应用较为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