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伴随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大量建设,作为沿线重要附属工程的弃渣场数量剧增。该文通过分析和总结文献资料及设计经验,探讨了西南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将弃渣场选址原则归纳为地形选址原则、地质选址原则、安全生态及环境风险最小化原则和成本原则;详细论述了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场工程安全稳定问题,提出了基于远程自动化的安全监测预警技术。  相似文献   

2.
弃渣场作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附属工程,其防治措施的设计容易被忽略。本文以吴起至定边高速公路两处弃渣场为例,根据弃渣场选址及弃渣量,确定弃渣场等级,对渣场进行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设计,为其它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3.
叶咸  尹淏  赵鑫  王冠群  高瑜 《中外公路》2024,(1):218-224
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场工程的安全关乎路域范围内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公路建筑物及下游环境敏感点等的保护,提出安全评估方法十分必要。该文基于云南省内1 369座弃渣场资料分析,提出弃渣场工程安全风险影响因素,概括为选址和设计因素、施工因素、区域地质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及资料完整性因素共5个一级指标,进一步提出18个次级指标。建立群决策AHP模型,通过64名技术专家,确定次级指标的权重,构建高速公路弃渣场工程安全风险评价技术指标体系,提出风险等级分级标准。以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一处弃渣场实体工程为例,检验了弃渣场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证明了评价体系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权重优化需要实践大数据的支撑,该评价体系适合在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场工程中进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速公路的弃渣场设计是公路工程的重要一环,弃渣场的选址是弃渣场设计的基础。以往的弃渣场设计常常是在线外选取荒沟、荒地等地,弃渣后进行简易的支挡及排水。这种粗放型弃渣方式后期暴露了很多的问题,已不适应新形势下的公路建设需求。随着环境保护、水土流失等治理力度的加大,公路弃渣设计的思路也得到拓展。结合工程经验并借鉴其他行业的弃渣方式,提出了用于拓展公路弃渣的思路及设计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公路建设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多条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了山区公路项目弃渣场恢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公路建设实际提出了山区公路弃渣场的主要恢复措施,并就弃渣场的验收标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基于云南省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及公路网情况,搜集了51条高速公路弃渣场工程设计资料,通过统计研究弃渣场数量与线路里程、桥隧比、地形地貌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云南山区公路弃渣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新建高速公路双向4车道平均每2.01 km设置1座弃渣场;新建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上,平均每1.59 km设置1座弃渣...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保障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场中长期环境安全的弃渣场稳定性专题评估方法.依托当前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场稳定性评估的对象,一般包括弃渣边坡、边沟、坡面截排水沟和拦渣墙的稳定状态、结构安全状态,分析其主要破坏类型及其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新方法以减小控制该类问题的产生.以多期次地面调查为主,终期整形边坡稳定性量化计算评...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高速公路隧道洞渣综合利用技术的调研发现,结合工程特点,筹划科学的管理内容,制定合理的利用原则,落实洞渣碎石场与弃渣场的措施管控,可以在提升洞渣循环利用率的同时减少洞渣弃方,减少占地及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遥感对优化后的取弃土场生态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北省张承高速公路工程实例,将遥感技术运用到取土场、弃渣场的研究中,对优化后的项目区取(弃)土场生态环境进行安全评价,对受地形限制不能改变位置的取(弃)土场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厘清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场渣体主要参数对弃渣场整体稳定性影响的主次关系,为弃渣场安全性控制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云南省待功高速4-3号弃渣场为背景,依据有限元强度折减理论,基于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弃渣体重度、内聚力和内摩擦角三个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弃渣体进行分类堆置设计和稳定性分析,以期通过合理的渣体结构设计,来保证弃渣场的安全。结果表明:S内聚力 S内摩擦角 S重度,且弃渣场安全系数与重度为负相关,与内聚力及内摩擦角为正相关。通过对比分析弃渣体混和堆排和分类堆排稳定性,得出按照强度较低弃渣体堆置在上部,强度较高弃渣体堆置在下部原则,稳定性比混合堆排提高10. 92%;反之则降低13. 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