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土质路堑高边坡变形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多级边坡的水平变形S(坡体位移)与水平虚拟力P(人为控制坡体变形而产生的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含水量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规律;同时也研究了在多级边坡的施工卸载过程中,下级开挖面对上级坡面的影响关系以及含水量对这种关系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路堑边坡开挖卸载将产生显著的坡面变形;每级坡面的最终位移都是由自身卸载时释放的位移(约占70%)和下级坡面卸载对它的影响位移(约占30%)两部分构成。其成果对土质路堑高边坡的设计施工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偏压隧道施作套拱初期致局部坡体滑移的问题,提出3种边坡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分析3种加固方案下边坡安全系数、侧坡总位移、有效塑性应变、最大剪应变及隧道开挖的地表竖向位移值。通过对3种加固方案的对比及坡体测点的位移监测数据分析表明: 对边坡施作工况3(对坡面挂网喷浆支护、坡体施作锚杆支护和局部钢花管注浆)的支护方式加固后坡体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工况1与工况2这2种坡体加固方案,工况3加固方案不仅提高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而且能最大程度减小隧道开挖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龙源电厂场区道路工程中,上硬下软结构边坡破坏特征和加固措施,运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开挖对此类坡体结构坡体变形及坡体应力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此类边坡变形特征和加固措施。结果表明:①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以及上部硬岩结构面的发育是坡体变形失稳的主要内在因素。坡体开挖后临空面的形成是坡体变形失稳的必要条件;②为防止坡体结构为上硬下软的边坡破坏,必须加固软岩,防止软岩变形,稳固坡脚。  相似文献   

4.
地震作用下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坡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作用下,坡面形态对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存在一定影响。文中以汶川地区公路沿线具有典型坡面形态的顺层岩质边坡为例,采用离散元UDEC软件,模拟4种坡面形态下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并监测坡体关键位置处的位移和坡体应力场。通过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坡型边坡变形破坏的动力响应时间、边坡的破坏位置,以及边坡破坏的程度和模式,总结出地震作用下该类顺层岩质边坡变形破坏的坡面效应,最后通过应力场分析引起坡面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理县至小金公路中的豹子嘴边坡为例,借助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岩土体性质、坡比、坡高及地震加速度下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及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作用下,该边坡最大永久位移约为6.26cm,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坡面受力较均匀,但坡脚处应力集中,震区岩质边坡主要表现为圆弧形压-剪破坏;坡体主要呈现坡脚隆起、坡顶下沉、坡中前移的变形特性。据此建议采用SNS主动防护网及矮脚墙等措施对其进行防护加固。  相似文献   

6.
温州大桥南岸挖方边坡滑坡位于该边坡的4-6级坡上。该边坡的浅部地层为全风化或强风化的凝灰岩,结构松散,强度低,下部为弱风化的白色凝灰岩,岩性比较完整;滑坡中心区域坡体厚度大,土层含水量高,周边滑体薄、含水量低。针对滑坡体的特征,选择了滑坡中心区域用预应力锚索及坡面锚索框架配合微型粧加固,周边用锚杆及坡面锚杆框架加固的整体支护方案。用给定滑动面的极限平衡法分析比较不同支护的效果,发现锚索框架増稳效果显著,整体支护方案能够满足暴雨条件下坡体浸水饱和时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道路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边坡灾害可以根据动态设计理念及时解决。在诸永高速公路深泽乡的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滑坡,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治理。考虑地质条件与周围环境,原边坡设计方案为按一定坡率放坡,并进行坡面防护和锚杆加固。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古滑坡进行了地质勘查,基本探明了边坡中的地质构造及断层产状的空间分布,分析了诱发坡体滑移的原因。施工中在原有设计方案基础上对上部坡体进行了削坡,将古滑坡基本清除后进行护坡。考虑到边坡的长期影响,采用了高精度全站仪对边坡坡面进行位移监测。结果表明:路基边坡变形量值较小,达到了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8.
以土固土路堑边坡柔性支护技术有限元极限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路堑边坡为例,采用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分别对无支挡、填土压坡支挡及条石挡墙支挡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及坡体变形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从工作机理上验证了填土加固技术——以土固土的柔性支护技术对地质条件较差、坡高不大的路堑边坡的适应性,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表明,与传统刚性支护(条石抗滑挡墙)加固方案比较,采用以土固土柔性支护方案不仅能极大提高路堑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减少坡体的水平位移以及更好适应坡体变形,克服传统刚性支护容易造成的结构开裂、坡体变形过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某高速公路多级边坡为例,采用FLAC3D软件构建三维计算模型,分析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对多级边坡的支护效果及开挖对框架梁的受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抗滑桩对边坡进行防护后,边坡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坡面框架梁所承担的荷载随坡体开挖逐渐增加;第二级坡面框架梁较第三级、第四级坡面框架梁所受荷载大;边坡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边坡的中下部,在开挖过程中应防范该处发生"鼓胀"破坏。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边坡开挖后为降雨入渗提供了通道,降雨对开挖边坡的影响比天然边坡和运营过程中的更大。文中以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边坡开挖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模拟降雨条件下边坡开挖施工过程,揭示开挖边坡在不同支护时序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及内部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实际工程施工及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进行,坡体水平位移逐渐增大,开挖后及时支护的施工方法对坡顶的水平位移及竖向变形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34%、50%;边坡土体随着降雨的进行及向内的逐渐渗透而趋于饱和状态,体积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及时支护对降雨入渗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保证边坡的稳定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滇西红层高边坡的抗震稳定性,以滇西南地区大理—保山,保山—龙陵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运用Midas/GTS软件对滇西红层高边坡的抗震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红层倾角与红层软岩距坡顶面距离对抗震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滇西红层高边坡倾角处于50°左右,安全系数最小,位移峰值最大,边坡已经失稳破坏或者滑塌;红层软岩与坡顶面距离达到20 m左右时,红层软岩已经从坡顶贯通边坡,坡脚处应力增长明显,位移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下坂地水库地下电站厂房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坂地水库电站厂房拟采用地下建设方案,电站厂房处边坡高达1229m,厂房硐室的开挖将不可避免地与所在高陡边坡相互作用,产生影响。本文运用FLAC-3D程序对边坡和电站厂房硐室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模拟比较,分析表明,硐室开挖前后边坡应力分布状态基本没有差异,而边坡对硐室的影响也不是很大,只产生了厘米级的垂直和水平方向位移。由此得出结论:地下电站厂房建设方案基本不会受到高陡边坡的影响,同时,也不会由于发电硐室的开挖破坏到边坡的整体稳定。但是经过对边坡上部岩体的结构分析,表层可能出现小范围的崩塌、滑动破坏,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丁玉仁 《路基工程》2020,(2):139-143
以京台高速公路(平潭段)工程为依托,选取3处典型断面,在FLAC3D数值平台上分别研究坡度陡缓、坡面形式以及坡脚形式下的高填路堤沉降及侧移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坡度的减小会导致沉降及侧移变形量增大,且最大沉降处呈现上移的趋势;坡面折线角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直线陡坡相较于折线陡坡能减少路堤的变形量,但其影响效果较为有限;相较于坡脚平坡,坡脚反坡会使得路堤沉降和侧移变形显著减小。因此,在陡坡高填路堤填筑中可通过设置坡脚反坡、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陡坡坡度等手段来提高路堤分层填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该文结合南通市近年来部分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生态护坡技术的实践经验,对比传统河道护坡应用现状,阐述了生态护坡的概念,介绍了格宾网石笼护坡、生态带护坡、连锁式铺面砖护坡这三种生态护坡主要形式及其适用性,旨在为城市河道生态护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托大砬子沟2号隧道出口段路基边坡工程,运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计算模型分析挡土墙+喷锚支护前后应力变化特征以及水平、竖直位移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在自然状态下,采用强度折减法(SRM)计算得出的路基边坡安全系数为1.11,小于边坡安全系数标准值1.35,不满足稳定性要求;经削坡和挡土墙+啧锚支护后,边坡...  相似文献   

16.
以贵隆高速公路工程为背景,基于数值分析软件,对路域内一典型高路堑边坡的开挖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及位移分析,得到边坡开挖过程中安全系数、破坏模式以及地表位移的变化过程,并进行了高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地表位移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给出计算公式。同时,基于边坡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对边坡地表位移、深部位移以及降雨量进行监测,并建立完整的边坡群监测系统和预警平台,实现了同一平台管理。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开挖过程中,边坡安全系数及其对应破坏模式随着开挖进度不断发生变化,中部台阶设置有利于开挖边坡的整体稳定;边坡位移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相符,表明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7.
当隧道洞口处于边坡坡面上时,隧道开挖亦对边坡的稳定造成影响,而当隧道与桥梁相连时,其过渡结构对边坡的影响更加复杂。以某隧道桥梁连接工程为实例,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桥隧过渡结构处的二维与三维数值模型。在二维情况下,着重研究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问题,包括单个与多个滑动面下的边坡的安全系数,以及极限状态下边坡剪应变以及水平位移分布。而三维情况下,分析了隧道洞门施工对附近坡体表面位移的影响,以及边坡局部滑移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保证边坡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桥隧过渡结构对边坡表面位移及局部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城市河道生态护坡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的护坡形式相比,生态护坡不仅具有传统护坡的功能,而且还融入了景观、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恢复。该文阐述了生态护坡的概念和内涵,介绍了新型生态护坡的形式及其设计原则,展望了生态护坡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运用离散元软件3DEC,通过研究结构面在地震波作用下,其产状、起始位置、刚度以及密度与岩体边坡PGA放大系数峰值变化关系,揭示岩体边坡中的结构面对地震动力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结构面倾角增大,岩体边坡的动力稳定性变差;结构面起始位置越高,岩体边坡的地震动力响应则越强,反之则越弱;结构面刚度能影响地震波的能量分配关系,但不能改变其传播路径;结构面发育越密集,岩体边坡地震动力响应越强烈,动力稳定性也就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