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新型45°斜剪试验研究在不同加载速率、不同界面状态、不同温度和水的影响下SBR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混合料的抗剪性能,阐释不同温度下微表处的剪切破坏形式,分析黏层油、泥土和水对微表处抗剪强度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微表处加载速率越快,抗剪强度越高;微表处在常温环境下的剪切破坏形式主要为层间剪切破坏,在高温环境下的破坏形式主要为自身剪切破坏;当原路面表面粗糙时,洒布黏层油对层间抗剪强度的增加贡献不大,泥水会降低微表处的层间抗剪强度;水的浸泡会损害微表处的层间抗剪强度,洒布黏层油能有效提高微表处与原路面界面的抗水损害性能。  相似文献   

2.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轴载及胎压的增大,超载及渠化现象也日益严重,很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因抗剪强度不足而出现了各种病害。本文通过三轴剪切试验对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参数的因素进行试验分析,在不同油石比、沥青类型、压实度情况下测得沥青混合料的c和φ值。试验结果表明:油石比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油石比的增大,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在最佳油石比下达到最大抗剪强度;沥青的粘度越大,沥青混合料的c和φ值就越大,抗剪强度就越高;在最佳油石比的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随着压实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普通微表处混合料抗裂、抗车辙、耐久性不足及抵抗重交通能力差等问题,将一定量聚丙烯纤维加入普通微表处混合料中,对其配合比和路用性能进行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微表处混合料中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1%,最佳油石比取7.2%;纤维微表处混合料在最佳油石比7.2%下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及抗松散性能;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维修后,路面的平整度得到显著提高,构造深度与摩擦系数也得到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4.
为隧道路面加铺普通微表处层易出现强度不足、行车噪声大等问题,掺加橡胶粉及纤维对普通微表处性能进行优化,通过抗滑性能及耐久性试验,研究不同纤维种类及掺量下橡胶粉微表处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微表处混合料构造深度变化不明显,当纤维掺量大于0.2%时,构造深度随掺量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油石比大于7%,纤维掺量在0.2%~0.25%之间时,微表处混合料的抗磨耗性能、抗车辙性能及抗水损害性能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MS-7型超粗微表处的组成设计与路用性能,通过直剪试验分析最大密度级配曲线n值对内摩擦角的影响,基于施工和易性确定MS-7型微表处的级配范围;通过湿轮磨耗试验和负荷车轮黏砂试验确定MS-7型微表处的油石比;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因素对MS-7型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的影响;通过轮辙变形试验对比分析MS-7型微表处和多层微表处的抗车辙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不同类型微表处级配中最大粒径的增大及MS-7型微表处最大密度曲线中n值的增大,微表处集料的抗剪强度及内摩擦角增大;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的MS-7型微表处级配对应的最大密度曲线n值为0.3~0.6;MS-7型微表处的油石比为5.0%~7.0%;温度是影响MS-7型微表处开放交通时间的最主要因素,水泥掺量为3%、速凝剂掺量为0.9%时MS-7型微表处可在3 h内开放交通;MS-7型微表处的抗车辙性能显著优于多层微表处。  相似文献   

6.
丁露萍 《中外公路》2020,(1):223-228
针对微表处等薄层罩面用混合料黏结强度低、在阳光直射下易产生高温变形、耐久性差等问题,该文利用布敦岩沥青作为改性剂,其具有黏度大、抗高温变形能力强等特性,采用外掺法将其加入到微表处混合料中,计算不同布敦岩沥青掺量下的乳化沥青外掺量,通过拌和试验、黏聚力试验、湿轮磨耗试验、负荷轮黏砂试验、车辙变形试验探索布敦岩沥青掺量对混合料施工性能的影响,综合确定布敦岩沥青的最佳掺量,最后采用适合于微表处的抗车辙性能试验和低温抗裂性能试验验证布敦岩沥青改性沥青微表处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油石比条件下随着布敦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混合料所需乳化沥青外掺量不断减小,外掺最佳用水量不断增加,最佳用水量情况下,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不断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黏聚力和耐磨性能随布敦岩沥青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抗变形能力不断增强;添加布敦岩沥青后微表处的车辙深度大幅减小,但低温弯曲变形至少降低12.5%,对低温抗裂性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综合确定外掺法的布敦岩沥青最佳掺量为4%,该研究可在节省乳化沥青成本的基础上提升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微表处湿轮磨耗试验是评价微表处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文中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油石比条件下微表处混合料的砂当量、亚甲蓝值、比表面积SA及粉胶比FB与微表处混合料湿轮磨耗值的相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在较低油石比状况下对微表处湿轮磨耗试验中60 min水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合成矿料的比表面积SA与亚甲蓝值,在较高油石比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合成矿料的比表面积SA.  相似文献   

8.
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隔离层常用材料,采用自行研制的冲刷试验设备,对沥青碎石、微表处、沥青混凝土隔离层的冲刷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隔离层的抗冲刷性能要优于其他抗冲刷材料,其随隔离层厚度增长而增强,随油石比增大而增强;微表处隔离层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其随厚度增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黄伟  高萍 《中外公路》2013,33(1):256-261
介绍了影响聚丙烯纤维微表处性能的各种因素,通过拌和、粘聚力、湿轮磨耗、负荷轮和低温劈裂试验得到聚丙烯纤维微表处和普通微表处的最佳油石比,然后进行肯塔堡飞散试验和车辙试验来检验两者的路用性能,通过比较发现:聚丙烯纤维微表处稳定性更高,抗车辙变形能力更强,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废橡胶粉颗粒大小会对胶粉干法微表处性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分别掺加40、60、80目废旧胶粉进行微表处室内试验,研究胶粉细度对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黏聚力、湿轮磨耗、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的橡胶粉越细,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越短,早期强度越低;达到相同性能时,80目胶粉比40目胶粉干法微表处稀浆混合料的油石比约提高1%~2%;橡胶粉细度为40~60目时,微表处混合料水稳定性、耐磨耗性和抗轮辙变形性最优。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微表处耐磨性能影响因素试验研究。通过侵水1h湿轮磨耗试验,研究添加不同种类及剂量改性剂的乳化沥青、矿料级配、水泥掺加量等因素对微表处耐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油石比的试验条件下:使用SBR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微表处耐磨性能优于使用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随着改性剂剂量的增大,微表处耐磨性能逐渐变好,并趋于稳定;矿料中值级配微表处耐磨性能最好,级配上限与级配下限微表处耐磨性能基本相当;水泥掺加量对微表处耐磨性能有提高,也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根据AC10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的设计,提出基于路用性能均衡的应力吸收层的设计方法。即采用最佳紧密状态油石比为下限,谢伦堡析漏试验析漏损失率拐点油石比为上限,并根据路用性能最优确定应力吸收层最佳油石比。通过广西一高速公路实体工程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京沪高速公路微表处车辙修复施工,介绍微表处配合比设计、材料和设备选用、混合料选型等,重点阐述微表处车辙修复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实践证明,微表处有效解决了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提高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和耐久性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微表处路面使用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不同使用年限微表处路面、普通密级配混凝土路面等10个路段的试验,测试了各路段的路面构造程度、摩擦系数、病害类型以及行驶车辆内外噪音,得出了微表处路面路表特性和使用性能的衰减规律: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路表构造深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使用3年后的微表处路面构造深度与采用AK-13的抗滑表层相当;摆值摩擦系数随年限的增长没有明显衰减;微表处路段的车内外噪音相比于普通路段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大,且车内噪音与路表的构造深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接着,通过测试和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表面的磨耗损失、轻微程度的泛油、施工不均匀以及级配控制的不严格是导致微表处路面使用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原材料、施工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对微袁处技术进一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坏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美江  王旭东 《公路》2006,(7):170-174
针对某高速公路的水损坏现象开展钻芯调查,对芯样的空隙率、厚度、油石比和级配进行了全面测试,并开展了现场渗水试验,从材料和结构角度分析了路面结构产生水损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路微表处罩面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守城  丁建明  王捷 《公路》2005,(11):194-196
微表处是一项路面养护新技术,在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广泛应用。本文叙述了微表处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适用性。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表处配合比的设计,铺筑微表处罩面试验段。根据试验路的观测,说明微表处罩面系统应用于农村公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从原材料选择、混合料设计、埯工和使用情况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沈哈高速公路铁岭段微表处养护罩面工程。通车1年的使用情况表明,微表处层抗滑性能和密水效果优良,与原路面粘结牢固,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路面平整度,可以满足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浅谈低噪声微表处级配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表处作为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今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使用微表处时发现其车内噪声与热拌热铺沥青路面相比明显增大。为了解决该问题,该文从微表处的级配入手,通过改变关键筛孔的通过率,降低刚建成的微表处的构造深度和改变微表处的表面粗集料的分布状态,来达到降低其车内噪声,同时又满足抗滑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微表处是一种常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然而对于高温多雨的广东地区,微表处罩面存在噪声大、耐磨耗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已严重阻碍该技术在广东省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推广应用。为此,研究开发了低噪声耐磨耗微表处技术—高性能橡胶微表处,通过室内湿轮磨耗试验和加速加载试验表明:高性能橡胶微表处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常规橡胶微表处,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结合微表处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探讨了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在高等级路面养护施工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能够很好地预防路面病害,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