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路罩面是利用层铺法铺筑在沥青(渣油)路面上的一个薄层。其作用是封闭表面孔隙防止水分浸入路面和改善路面结构,保持路面的强度;对于老沥青(渣油)路面强度虽然足够,但有裂缝时,或已进行填缝修补(或挖补)后,可以用罩面来改善路面的外观;同时也是对因油路在长期受行车磨耗及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随着各种车辆的日益增加以及油路使用周期的延长,油路的病害越来越多。目前,能源供应短缺,连修建黑色路面的渣油(沥青)的供应也很紧张。因此,重新利用旧油层料翻修路面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了配合我区对于旧油层料回收再利用的研究,以保证质量,加快施工进度,达到节能、节省油料矿料、减轻劳动强度和减少环境污染,根据研究大纲的要求,在省公路  相似文献   

3.
在现有通车的公路里程中,绝大部分是砂土路面,砂土路面的特点是易修难养,因受行车的磨损和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很难经常保持良好的路况。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生产了大量的路用渣油,广大养路职工,都有迅速向油路发展的共同愿望。但是,由于养路部门的经济条件和各方面的原因,把砂土路变成油路,还需要时间。例如我州从一九七二年铺油路以来,用八年时间铺上油路的里程,仅占省养公路里程的25.3%,占全部通车公路里程的6.4%。从这个现状看来,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如何把砂土路面养好,适应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4.
结合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通县油路建设中沥青砼路面的施工组织实践 ,介绍了山区沥青砼路面的技术要求 ,并列举了湘西地区通县油路施工中的一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辽宁省计划新建农村公路黑色路面3000km,78%的行政村实现通油路。全省农村公路“村村通油路工程”需要完成3万km,目前已经完成1.4万km。今明两年计划每年新建农村黑色路面约3000km,2008年底全省除了丹东、阜新、朝阳、葫芦岛四个市外,可通油路的行政村将全部通油路。2010年,即“十一五”末期,全省可通油路的行政村将全部通油路。  相似文献   

6.
我们工班六个同志,养护着衡贵、潭宋两条主要干线公路的12.68公里渣油路面,从一九六六年修建油路以来,我们整整和它打了十年交道。十年多来,我们在养护工作中,坚持认真看书学习,狠抓阶级斗争,以大庆人为榜样,立足战备,为革命养路;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反复实践,不断摸索,学会了油路面几种主要病害的处治,逐步掌握了油路面的一些规律,经常保持路面平整;还自力更生改善了弯道,加宽了路面。在每天车次九百辆左右的情况下,十年来没有大中修过。养护成本平均每公里700多元,好路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7.
油路修筑后,行车条件大为改善,车速明显提高,一般都达到每小时四十公里以上,但油路摩擦力一般小于砂石路面,特别使用了多年之后的油路更是如此,如果施工中略不注意形成泛油光滑路面,则雨天行车极不安全,因此,对如何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修筑出具有足够抗滑能力,又稳定密实不透水的路面,是进一步促进油路发展而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涉及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公路》1984,(7)
1983年我省气候变化异常,一月至五月,阴雨连绵,其时间之长,雨量之大,为历史罕见。因此,造成了我省公路严重水毁,尤其是十条主干线的油路路面毁坏更为严重。据调查,油路路面毁坏达1,123公里,占十条干线油路总里程的41.2%、去年8,000多万元水毁抢修专款中,用于抢修和恢复十条主干线油路的投资达6,150万元。  相似文献   

9.
用油渣来改善提高现有路面,在我省已有十年的历史,业已收到显著效果。但由于渣油稠度较稀,含腊较高,容易泛油,形成光滑表面,特别在多雨潮湿地区,更容易发生行车事故。因此研究如何修筑油路糙面的问题,已列入我省今年油路科研的课题了。  相似文献   

10.
《公路》1991,(2)
油路路面使用到一定年限后,需进行罩面处理,但由于油路经过多年的养护和行车碾压,其表面光滑度较高,摩阻系数小。同时,油层表面一定厚度内的材料级配也发生了变化,导致碎石大颗粒减少,小颗粒增多,并含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省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公路运输量日益增加,原有沙石路面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迫切要求我们改善和提高路面的使用质量。一九六二年我省开始修建黑色路面,由于刘少奇、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从一九六二年到一九七二年止,全省只修建了油路1093公里。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在中央交通部和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广大职工的积极努力,一九七三年我省油路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玻璃纤维布、沥青、碎石在油路路面上进行罩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公路科技情报网于1980年9月12日至17日在河北省邯郸市召开了“提高黑色路面质量技术经验交流会”,现将会议介绍的主要经验综合报道如下。 建国以来,华北地区共修建油路近三万余公里,其中二级公路以上的黑色路面达到2,411公里。一年来,网内各成员单位在黑色路面的科研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班管养襄(阳)沙(市)公路钱营至王树岗段。长9.5公里,于1973年修成了渣油路面。 油路修建以后,经过第一个冬春雨水季节,路面出现了不少病害。开始,我们见坑槽就贴“膏药”,见松散、麻面就浇油、撒料。一不讲科学,二不讲质量。结果,前补后坏,浪费料子又费力,同志们心急如火燎,个别人产生了畏难情绪,说什么“渣油路面好是好,  相似文献   

15.
前言沥青表处路面的中修是一项定期性的工作,目的在于恢复路面原有的技术状态。中修周期的长短决定于现有油路的基层强度、施工和养护质量、交通量以及气候水文等诸多因素,因此,全省采用统一的中修年限是不合理的,解决的办法是寻找确定中修周期的方法或定出一个油路中修的技术界限。自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二年我省共有八个总段150多人参加了此项工作,对我省现有油路作了比较全面的抽样调查,搜集数据十多万个,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为确定我省沥青表处路面经济合理的中修周期作了些探索,亦可供我国南方各省(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公路》1983,(1)
我省解放初期只有油路17公里,发展速度是很慢的,直到1973年油路铺筑工作才有了较大发展。从1974年至1977年,连续四年每年新铺油路里程达1,000公里以上,截止1981年底止,省养公路有油路6,676公里,占管养里程的32%。基本实现了我省交通繁忙路线及重要旅游路线的路面黑色化,为客货运输提供了良好的道路条件。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较大面积破损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承德市油路较大面积破损的实地情况调查为例,根据路基,路面的设计标准,分析了在设计,施工,养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油路病害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路》1979,(1)
黑色路面经验交流会4月16日华北地区公路科技情报网在天津市召开了黑色路面经验交流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提高黑色路面设计与施工的经验,和对黑色路面材料性能的研究。会上介绍了华北地区有关灰土翻浆,修筑灰、砂盐渍土基层,软土地基上铺设黑色路面,超期老油路的处理以及黑色路面病害分析等经验。此外还讨论了大港、任丘渣油路用性能的研究成果和用水泥、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广大筑路职工,自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油路建设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将原有路面改建成油路需对原路做底层补强和油面设计。为适应我区油路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段从七二年开始至七四年共修建黑色路面44.4公里。其中二公里为煤沥青路面外,其余均为渣油路面。油路沿线有三分之二为Ⅲ类潮湿地带。为摸索和掌握渣油路面的一般规律、适应建设需要,我们遵照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和“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从七二年开始着手进行对部分路段的科学实验工作,七三年建立了小型简易试验室,并成立了三结合科研小组。对油路设计和施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方面,取得了一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