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水损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通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水剂防水性能进行对比试验,表明沥青混凝土防水剂可以有效的封堵沥青混凝土内部孔隙,防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可以起到防水路面水损害的作用,同时指出沥青混凝土防水剂对路面抗滑性能存在负面影响等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隆百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实例,从路用性能、经济性、适用性三方面阐述了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介绍了橡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材料检验结果和混合料、矿料级配拟定要点,同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最佳油石比,并提出了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值,为类似公路工程的橡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南宁环城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将水泥沥青混凝土作为高速公路通信工井外围材料,经由现场施工验证等方式与国内现有的工井外围材料进行分析与比较,以评估水泥沥青混凝土应用于工井外围材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水泥沥青混凝土的感温性低,且在高温下可加速水化反应而产生有利于力学强度的发展,在水泥沥青混凝土的路面试验中均表现出较好...  相似文献   

4.
文章试验研究了不同PR/RA改性剂掺量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的抗车辙性能,分析了层位、层厚、模量、轴载、温度和荷载次数等因素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合理的路面层位设置、模量取值范围及路面结构组合,并通过某干线公路试验路段,验证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沥青混凝土路面试验数据分析,并与现行的理论计算方法进行比较,推导出一种新的有效沥青含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新材料在我国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发展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功能性沥青混凝土的大量应用,对于我国建设安全、环保、节能的道路有着较好的影响,功能性沥青混凝土是一种比较先进和优越的沥青路面建设技术。在功能性沥青混凝土中,抗车辙沥青混凝土、排水降噪沥青混凝土、阻燃沥青混凝土都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这三种沥青混凝土的特点进行应用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车辆的增多,路面承受的负载量逐渐增加,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与施工中,关键是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上层面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测试并采取合理的施工控制技术。鉴于此,结合实际情况,深入讨论沥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层试验与施工控制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托隆百高速公路橡胶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工程,对基质沥青的种类、橡胶粉的掺量以及基质沥青与橡胶粉的加工温度、反应时间等橡胶沥青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质沥青与橡胶粉的配伍性是影响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及相关技术性能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河百高速公路某标段长隧道沥青路面工程,研究该项目阻燃沥青混凝土各方面的性能,并对比常规的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从沥青至混合料成品,分别从各个阶段试验分析阻燃剂对于沥青路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土工织物复合沥青路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工织物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与沥青混凝土组成复合型织物加筋沥青面层,有其特殊的力学性能和机理.通过一系列试验,表明土工织物与沥青混凝土的有机复合对路面材料的耐疲劳、抗水蚀、减缓反射裂缝等性能都有较积极的作用,经济效益明显,可供路面改造、大中修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层间结合措施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作用效果,文章依托广西柳南高速公路改建工程,结合项目所在地区降雨量、交通量及原材料特性,采用室内直剪和斜剪试验评价手段,研究评价层间界面状态、沥青混凝土性质特点、黏层材料选用等因素对层间结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层间界面干燥且具有良好的粗糙度、采用较大粒径的沥青混凝土或提高沥青面层的压实度水平,有利于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面层间的层间抗剪切能力;而采用不同黏度黏层材料的室内剪切试验,其结果不具有代表性,建议后续研究中应结合现场层间的实际粘结效果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苍贵线第四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沥青罩面工程为依托,在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设计中引入Superpave级配设计法、贝雷法及沥青混合料分形级配理论,开展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组成设计研究,并通过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柳南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为例,探讨以纯水泥浆及二灰水泥浆包裹破碎型轻质骨材(简称裹浆粒料)应用于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路面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粒料性质方面,通过裹浆粒料各项特性分析可以判定裹浆粒料的最佳厚度(浆量),裹浆厚度以0.25mm时为最佳;在路面效果方面,轻质骨材裹浆应用于各种沥青混凝土包括DGAC、SMA及PA时,热拌沥青混凝土各试验组别的马歇尔稳定值、间接张力强度及间接张力比(TSR)等均优于其他类型沥青混凝土试验组别;二灰水泥浆包裹粒料的路面效果明显优于纯水泥裹浆粒料的路面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型沥青混凝土在我国道路工程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改善了路面的稳定性、耐久性,提高了使用性能,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养护维修成本。本文针对以下几种新型沥青混泥土:DCPET沥青混凝土、CE沥青混凝土、防冻沥青混凝土、排水沥青混凝土、彩色沥青混凝土等,浅析其原理、性能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利于有效提升道路施工建设效率与水平。  相似文献   

15.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可充分利用旧混凝土路面剩余寿命,具有较高的路用价值,但新旧路面材料交接处因存在旧路面病害导致应力集中致使加铺层应力过大而产生反射裂缝。文章通过对广西水泥路面沥青加铺层的病害进行统计调查和分类,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形成机理,并针对广西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特点,提出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研制出一种由SBS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的高粘弹填缝料。通过室内高温性能、低温性能、粘附性能试验验证,该高粘弹填缝料满足裂缝修补要求,且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用数据和试验手段论述原材料含泥量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氏指标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论述原材料质量对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的影响程度.提出引入综合指标控制的方法,控制混合料质量.  相似文献   

17.
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国省干线中的运用是我国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从阐述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国省干线中应用的必要性入手,在探讨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国省干线中运用流程后,对于某市的橡胶沥青混凝土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凝土在国省干线中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树脂改性复合材料兼有沥青混凝土的柔性特点和水泥混凝土的刚性,关键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在路面运行中不会出现车辙病害,且不需要设置伸缩缝,具有良好的行车舒适性。疲劳试验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要远远优于普通沥青材料,建议在重载、超载路段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特点,探讨了采用不同结合料的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工程性能,阐述了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进行桥面铺装维修施工的工艺流程,并结合重庆鹅公岩长江大桥桥面铺装工程实例,探讨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损坏情况较为严重,而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质量相对较差,致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程度以及密实度受到影响。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质量的关键在于对压实施工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鉴于此,对目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质量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