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科学指导和推动汕(头)潮(州)揭(阳)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基于汕潮揭同城化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汕潮揭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找出了制约汕潮揭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汕潮揭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从协调管理、规划衔接、设施共享、网络互通、服务统一、市场开放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汕潮揭区域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天津、河北将结合PM2.5(可入肺颗粒物)治理,在政策法规、设施建设、运输服务等方面启动交通联动工程,并按照绿色出行、绿色设施、绿色施工、绿色运输原则制定整体工作安排。近日,京津冀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促进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共同发展、协  相似文献   

3.
动态信息     
交通运输部:汽车挂车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开展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1]80号)精神,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组织开展了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和车载终端标准符合性审查工作。交通运输部汽车挂车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交通运输部授权指定的检测机构,全面实施了车载终端产品检测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在西安主持召开了《道路货运站(场)运营管理规范》(下简称《规范》)研究成果验收会,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徐亚华副司长出席了此次验收会,会议邀请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安徽省交通运输厅、陕西省运管局和西安市运管处等单位的7位专家。  相似文献   

5.
政策与法规     
《商用汽车》2013,(14):103-104
交通运输部:对《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为了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013年6月26日,交通部道路运输司发出《关于征求〈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交运便字[2013]144号),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征求对《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修改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综合运输大通道的规划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刚 《公路》2008,(4):126-130
在国家相关规划的指导下,对运输枢纽和运输通道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证,并从履行西部运输区域合作12 1框架协议和发展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的角度出发,结合甘肃交通区位条件及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特点,提出了按照"点—轴渐进式开发"、"以点带线、以线串点"的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结构型式,构建区域性综合运输通道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依此提出了甘肃省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体系主体框架的总体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论坛与展会     
《商用汽车》2012,(23):24
2012中国道路运输年会在京举行2012年11月29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第4届2次理事大会暨2012中国道路运输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人事劳动司机构编制处处长时骏出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领导、行业内外科研院所和相关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中  相似文献   

8.
同城物流是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城物流运输车辆清洁化、电动化对推进绿色交通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同城物流货运市场的发展现状、车辆使用情况、用户群体特征等方面对同城物流场景下纯电动物流车的发展潜力与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判断。  相似文献   

9.
宏观国内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3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3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要求,要以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主战场,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通过3年集中攻坚,实现全国铁路货运量较2017年增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8月6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第1批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这批车型共有35个品牌294款客车。《公告》指出,为进一步推进道路运输车辆准入制度改革,更好服务广大车辆生产企业和运输经营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1号)《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城乡客运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支撑、保障与体现。文章分析了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内涵,重点辨析了城乡旅客运输的不同形式及特点,并在深入挖掘包头市城乡社会经济及旅客运输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以及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客运枢纽是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重要的着力点,珠三角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发展具备良好基础,但仍存在规划指导性不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一体化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通过分析珠三角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综合客运枢纽发展趋势及需求特征,探讨了综合客运枢纽的分类方法,提出了珠三角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分类规划布局方案。研究结果对区域综合客运枢纽及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促使城乡客运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发展农村客运、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是道路运输适应小康社会建设要求的具体表现,也是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新的职能。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交通一体化必不可少的手段.基于对内蒙古自治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分析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及政策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原建设部的城市公共交通职能划归交通运输部后,使呼和浩特市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成为可能,也为建立真正的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就如何发展呼和浩特市城乡公交一体化谈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5.
林国鑫  罗石贵  苗聪 《公路》2012,(5):239-243
信息一体化是现代综合客运枢纽的基本特征之一,通过借鉴国外枢纽信息系统的发展经验,从旅客、管理者、运营主体等用户群角度,对我国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的需求及功能进行分析,界定了枢纽信息系统与各交通方式信息系统的区别与联系,明确了枢纽信息系统作为"共享、协调、服务"(SCS)信息平台的内涵和定位,从而提出了枢纽信息系统"一个平台、两大应用、三个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进一步给出了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城市主干路隧道建设的逐年推进和道路运力需求的快速增加,国家相关部门提出重点推进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逐步实现我国公路隧道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绿色节能化是智慧交通发展的关键。以实际案例进行城市主干路隧道段智慧化研究分析,通过智慧运营管理平台、数据交互、共享信息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在设备控制、事件预警、流程管理、应急处理等方面提升隧道运营管理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革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客运班线公交化后票制、票价如何制定是决定经营者利益与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两者之间是否平衡的关键。通过分析不同乘距乘客的比例情况确定营运线路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优票制,同时,考虑客运班线原有经营模式的盈利性质,在利用拉姆齐模型计算基本票价的基础上,以班线原有平均收益率作为政府补贴的基本计算标准,考虑到政府补贴的有限性,提出了补贴超出标准情况下的票价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综合交通网络规划各方式缺乏有机融合问题,通过建立以虚拟概化线连接的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各方式交通线网和火车站、港口、机场等枢纽节点一体衔接的超级交通网络模型,运用广义费用函数计算客货在路网、枢纽及虚拟概化线上流动产生的广义费用,实现各方式交通网络融合。考虑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占全方式总量比例高,但客货运平均运距短,以县级行政单元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2 540个综合交通小区,获取2018年各运输方式全年客货运起讫点(OD)数据,通过聚合、拆分等方法,将各方式OD表叠加形成现状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输量OD表;采用总量预测、自上而下分层控制的技术路线,对2050年全国总量、分区域总量和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发生吸引量进行预测,计算2050年综合交通小区客货运输量OD,实现各方式运输需求融合。基于Fisk模型,构建组合出行情况下多方式、多类别随机用户均衡分配模型(SUE),采用连续权重平均(MSWA)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能够体现“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的规划理念,实现乘客组合出行和货物多式联运,预测精度较高。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宏观交通趋势判断,为实现综合交通网络规划中各方式有机融合提供借鉴,并成功应用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The volum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reight transport in Asia has witnessed fast growth in recent decades. The result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freight transport operations has become a major cause of concern. Intermodal transport has gained prominence recently due to its potential to offer door-to-door service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modes of transport in the logistics chain, improved coordination and servi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odal interface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is development in Asia.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odal transport requires transport links, nodes, and services. The development of dry port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ntermodal transport, could play a major role in promoting intermodal transport in Asia, including its twelve landlocked countries. Dry ports located in deep inland areas, as opposed to near the sea, would incorporate customs and other related facilities and rail links, as well as provide for transfer, transshipment, and distribution functions for cargo. By encouraging a modal shift, such dry ports would help to ease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and reduce emissions.This study reviews the status of intermodal freight transport in Asia from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 It examines intermodal transport opportunities presen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dry ports in hinterland locations. This paper also reviews selected case studies of dry port development in Asia. Finally, we present the lessons to be learned for the promotion of intermodal freight transport from selected Asian countries as well as the policy options available.  相似文献   

20.
Transport integration has evolved into 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 and as a recent topic, MaaS-literature is rapidly growing. This study analyses 57 MaaS-focused documents (the majority being peer-reviewed articles) from Scopus in January 2019. The aim is to comprehensively answer MaaS basic W-questions: 1) What is MaaS? 2), When and where did the term appear? 3), Who are the main actors in MaaS? 4), How can MaaS be implemented? and 5) Why should it be implemented? Future research lines are also offered. Our findings show that MaaS is an ongoing topical subject; there are still many contributions under development to reach a definition. In order to succeed in implementing it, key stakeholders, such as transport authorities and transport operators, must cooperate to achieve the predicted sustainable effects envisioned. New data on user travel behaviour and their preferences should be obtained through MaaS pilots, helping transport planners and policy makers when evaluating MaaS impacts and its feasibility to be the next transport paradig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