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第一次接触《摩托车信息》,是在我从搞管理工作转为搞信息工作的1992年初。从那时起,我成天与摩托车有关的报纸、杂志打交道,从中搜集重要信息供企业领导参考。《摩托车信息》以大量翔实可靠的信息以及优美逼真的广告给了我工作极大的帮助,使我对她产生了偏爱。对《摩托车信息》的进一步了解,是在编辑部几个月的见习编辑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信息》自从1987年第1期出版以来,一直就受到各界人士的青睐。如今,她已迎来了100期和9岁生日。在这里,我向她表示衷心的祝贺! 《摩托车信息》,她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读者。更重要的是她给我爸爸带来了及时可靠的信息,给我和妈妈带来了宝贵的知识。因此,我们一家都喜欢她。爸爸是一家摩托车发动机厂的科技人员,出于工作的需要,他爱好摩托车,更爱看《摩托车信息》;他不光看,而且还给《摩托车信息》投稿。他对我说:“《摩托车信  相似文献   

3.
说来惭愧,《摩托车信息》创刊快9年了,出刊已百期,但我认识她还是在去年,真可谓是“迟来的爱!”《摩托车信息>创刊的时候,我还在车间当工人。由于在航空发动机分厂,所以在向外投稿内容上从未涉及摩托车,更不知道还有个《摩托车信息>! 1994年底我被调到公司宣传部,专门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这时我虽然也写了许多反映公司摩托车发展的稿件,却大多投给了行业报纸,《摩托车信息》对我依旧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一天,我去收发室取报纸,发现一本1995年第7期《摩托车信息》,便随手翻了几页,这一翻却让我不忍释手,被里面精彩纷呈,图文并茂的  相似文献   

4.
前些日子,一个远在边疆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他突然对摩托车发生了极大兴趣,要我帮他推荐几本首读刊物。蓦然,“老朋友”——《摩托车信息》马上跃入我的脑海:“那你就看《摩托车信息》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本杂志怎么样?”朋友问。“看后你就知道了,请相信我。”是的,《摩托车信息》到底好在哪里呢?这不禁使我想起  相似文献   

5.
用户热线     
我和《摩托车信息》的“交情”大约始自十年前。当时,我在兵器工业部经济信息局工作,摩托车作为兵器系统最重要的民品之一,自然是我的重要工作内容;《摩托车信息》时由兵器工业部西南兵工局主办,具体负责编辑、出版、发行的是西南兵工局信息处(信息中心)的几个同志。由于摩托车行业信息交流,业务发展的需要,使我和《摩托车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那比《摩托车信息》大两岁的儿子对《摩托车信息》越来越着迷,每天晚上睡觉前总要看一会儿杂志上摩托车的图片、资料,不然就无法入睡。到了如此痴迷的程度,自然有段过程。那是几年前,当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摩托车信息》上时,儿子也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当时仅仅是对杂志上是否有我的名字及其彩色图片感兴趣而已。随着文化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7.
我与《摩托车信息》的联系由来已久,那是一种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小树与园丁的关系。尽管我已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信息以及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散文等新闻类、文学类作品一千余篇,林林总总也有了七八十万字,但溯其源,我的最初几篇文章多是在《摩托车信息》上发表的。每每收到编辑们寄来的《摩托车信息》杂  相似文献   

8.
贺电摘登     
《摩托车信息》杂志社: 贵社举行成立授牌仪式暨编委会第一次会议,我因故不能参加,特致电表示祝贺。在过去的几年中,《摩托车信息》编辑部的全体同志辛勤  相似文献   

9.
在我内心深处,永远留下了您们为我种下的一排树,让我的心灵四季都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感谢你,《摩托车信息》——生活中你给了我无尽的精神食粮!感谢您们,《摩托车信息》杂志的各位编辑老师——工作上我找到了良师益友! 我是一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在认识《摩托车信息》以前,摩托车对我来说虽不陌生,但在我的笔下却觅不到它的踪影。自认识《摩托车信息》以后,摩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前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些为老人服务的设施还没有建立起来,就连商场中那些琳琅满目的衣服也没有几件是适合老年人穿的,可见我们的社会给予老年人的关注太不够了。我因为是一个摩托车迷,对摩托车就格外关注,经常去逛摩托车商场,一些商场中摆放的摩托车确实不少,但很难发现哪一辆车适合老年人骑,更不用说专门为老年人设计摩托车了。也许厂家会认为摩托车是年轻人的“玩物”,老年人由于行动迟缓、反应较慢,因此就不骑车了。其实不然,通过《摩托车信息》等杂志我了解到有许多老年人喜欢骑摩托车长途旅行,2000年第8期的《摩托车信息》不就登了一篇题为  相似文献   

11.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一本杂志?”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摩托车信息》。”自从我与《摩托车信息》杂志交上“朋友”,为她提供“摩托车商情”稿件后,我就更关心着这本杂志了。当《摩托车信息》的编辑要我作特约通讯员,搜集上海摩托车市场的价格情况时,  相似文献   

12.
编辑部的朋友们: 前几天,我的新大洲摩托车前刹车片出了点问题,在当地维修点找不到配件,并且他们也不太想管这事,无奈之中我想到了你们——《摩托车信息》。  相似文献   

13.
刚上班,处里的同事就送给我一本精美的杂志,细一看是《摩托车信息》。看着那精美的彩页、图文并茂的内容,我心里一阵激动:《摩托车信息》真是越办越好了!从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间,《摩托车信息》已从开初的信息网内部交流资料发展成今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摩托车行业权威杂志。作为曾经在《摩托车信息》编辑部工作过的我,拿着这新改版的杂志,真是触刊生情! 记得在1989年我刚从事销售工作时,就对《摩托车信息》爱不释手了,因为要通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摩托车爱好者,很想知道国内外各种摩托车的性能、发展历史、生产水平和摩托车制造厂家的特点以及风采等方面的信息。为了获取这些信息,我一直很注意阅读专门报道摩托车世界的《摩托车信息》杂志。最近,我翻看了今年各期的《摩托车信息》杂志,发现它在版面上比过去大有改观,办得生动活泼,令人赏心悦目。首先是图文并茂。过去的《摩托车信息》插图较少,今年以来插图较多。这些  相似文献   

15.
光阴荏苒,眨眼间,《摩托车信息》已步入100期。回想初次与她结缘,已是8年前的事了,而我对她的那份感情也与日俱增。这不仅仅因为我是摩托车行业圈内人,更因为我是她的忠实作者和热心读者。自从我的处女作在《摩托车信息》发表后,我就暗下决心:不管工作多忙多累,我都要竭尽全力笔耕在《摩托车信息》这片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普通的摩托车经销人员,在《摩托车信息》发刊100期之际,让我代表我的同事说句心里话:感谢《摩托车信息》杂志为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鼓”与“呼”,感谢她为我们提供全方位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摩托车信息》已历经百期。百期,一个成熟的标志。在高兴与振奋之余,我感到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当前“让利不让市场,无利也  相似文献   

17.
和《摩托车信息》相识到相伴,不知不觉中已过去七年了,回顾和总结这七年来的相融岁月,对我而言意义深远。我酷爱摩托车,以至于视摩托车为身体的一部分,在对其精心呵护保养中又走进了维修摩托车这一行。1997年有幸结识了另一位挚友亲朋,那就是《摩托车信息》,从此我的生活和工作就再也离不开她了。我自认是《摩托车信息》杂志的忠实读者,不仅对刊物爱护备至,而且每期都要从头至尾细细品味,从中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摩托车驾驶爱好者。笔者的拙作“《摩托车信息》助我安全驾车”刊登在《摩托车信息》1999年第10期上,笔者不仅收到了样刊,还读到了该刊编辑编发的一段热情洋溢的话,使我备受鼓舞,再次提起笔与大家分享我驾驶摩托车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我与《摩托车信息》相伴8年了,在她出刊百期之际,回顾我读刊、评刊的实践,深感编辑队伍对《摩托车信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记得在8年前,我首次翻阅刊物时,倍感《摩托车信息》杂志填补了行业信息类刊物的空白,并为能从杂志上得到大量信息而激动不已。于是,在我以后收到各期杂志时,不仅以先睹为  相似文献   

20.
1992年,我有幸与《摩托车信息》结缘,并被吸收为全国摩托车行业经济技术信息网信息员,从此我便成为企业与杂志社相互联系的纽带。在日常工作中,我除了向《摩托车信息》撰写稿件外,还经常用电话等形势向杂志社反映企业的情况。尤其是对《摩托车信息》的发行工作我更热爱,近几年我作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受到各方面的好评。本文就主要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