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旅行交通心理是交通心理学应用的新领域。本文通过探讨旅行心理的概念、含义与作用,分析其心理基本过程,基本要素及常见的心理表现,阐述了旅行心理的特征及机理。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化条件下,要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障需求,就必须大力加强汽车兵心理教育训练,从源头上抓好心理教育训练.以提高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3.
车辆转向操纵过程中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英姿  余群 《汽车工程》1998,20(2):71-76
本文指出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状态对其操纵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着重探讨了驾驶员转向操纵过程中生理/心理问题,首先对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及描述,提出了一种合格驾驶员的心理模型;然后提出了驾驶员身心反应测试的几项指标,并进行了有关的测试,得到了不同驾驶员在不同车速,不同路线下的生理/心理变化规律,本文为建立一个包括驾驶员心理特性,行为规律的综合模型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2005年“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郑州市“心理110”的两位心理保健师来到郑州市长途汽车北站,对长途汽车驾驶人进行心理测试,以进一步确保长途交通安全。他们表示,希望以此引起会社会及驾驶人本身对驾驶人心理健康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汽车驾驶员心理训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中阐述了汽车驾驶员心理训练的概念,意义,任务和内容,探讨了汽车驾驶员心理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人工心理学与人工智能,详细分析了计算机智能识别人类心理情感的过程。根据隐马尔可夫模型极其理论,通过识别行人的行为姿态与心理状态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无信号交叉口行人心理状态与姿态的隐马尔可夫关系模型。它可以由人的姿态和面部表情判断出人的心理状态,为司机驾驶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条件下,要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保障需求,就必须大力加强车勤队伍心理教育训练,以提高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新驾驶员训练作为汽车驾驶员培训的重要环节,也要提高思想重视程度,从源头上抓好心理教育训练,为全面提升车勤队伍素质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识别驾驶人对潜在危险事件的心理预期,提出一种通过脑电信号对驾驶人心理预期进行识别的方法。参照心理学预期行为研究常用的标准S1-S2范式,改进设计了路侧停靠公交车造成视觉遮挡的人车碰撞事故模拟驾驶试验。模拟任务中以路侧停靠的公交车为线索刺激,公交车头的行人为目标刺激,诱发驾驶人的心理预期。为有效识别驾驶人心理预期,首先采用释放油门的避险行为对每个试次标定是否产生心理预期,然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相关的脑电特征数据,并通过差异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算法对脑电特征指标进行筛选和压缩,最后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立驾驶人心理预期识别模型。研究获取36名驾驶人数据,共计1 440个样本。结果表明:当驾驶人产生心理预期活动时,枕区和额区的α波能量值显著降低,而β波能量值则显著增加;差异性分析显示共有31项脑电指标对驾驶人心理预期敏感,所有脑电特征指标通过PCA算法进行降维,抽取出5个主成分作为识别模型输入;选择径向基核函数构建SVM识别模型,通过粒子群寻优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模型对驾驶人心理预期水平的平均识别正确率为82.02%,平均AUC面积为0.82,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和稳定性,可为驾驶辅助系统的研发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由于驾驶人肇事的性质与案件结局存在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所以就决定了他们心理的复杂性。在各类交通事故中,肇事驾驶人都要作为案件的当事人参加到行政或刑事诉讼中来,都要受到行政或刑事处罚,有的还可能负担一定的经济赔偿。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参加诉讼活动的心理是不一样的,但对处于同一法律地位的肇事驾驶人来说,由于他们的个性差异和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加上事故性质不同,所以,其肇事后的心理状态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照明作为附着于建筑内部空间的客观实体,对人的生理感受及心理效应不容忽视。电器照明性能及质量的评估是通过人的视觉感知,对居住者产生的生理感受、心理效应来衡量的。因此,照明设计必须从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出发,对光源和照明器做到合理选用,科学布置。  相似文献   

11.
一戒兴奋心理兴奋心理多发生在新驾驶员身上。新手上路。通常心理很兴奋,总想表现一下自己的驾驶技术,往往能开多快就开多快。可实际情况是新手驾车时多半手、脚配合不协调,对各种情况的出现缺乏预见性,处理突发情况时动作不到位,甚至出现判断和操作错误。如果车速慢,尚无大碍,若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对人的社会角色、职业劳动心理.社会人际心理、品德心理、个性心理等方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中,积累了许多规律性的知识,驾驶人学习心理学,并结合自己的驾驶活动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个人的文明修养与品德锻炼,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规范性的社会行为。由于机动车驾驶职业是社会窗口行业.加之驾驶活动的社会广泛性与流动性,驾驶人良好的个人.坫德和道德修养可极大的影响社会,有助于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友 《驾驶人心理》2006,(11):16-17
开了几年车,笔者认为驾车发生事故主要有心理和技术两方面的原因。要实现安全驾驶,应从心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一是针对“恐高”心理,强化心理教育训练。采取举办高原生存知识讲座、组织高原疾病防治及自救互救训练等方法,帮助驾驶员正确……  相似文献   

15.
一忌急躁心理。急躁心理直接影响驾驶操作的准确性,不利于单车标准节油率的提高。有些“急性子”驾驶员在起动车辆时,不按操作规程起动,而是只顾尽快出发,猛轰油门加温、打气,在冬季发动……  相似文献   

16.
危险心理一:心烦意乱 病情:压力面前心理承受能力弱 许女士是一家公司的高级职员,因工作压力巨大,她每天开车时还常常为工作上的事情焦虑。  相似文献   

17.
带队执勤要有信心要克服怕出事担责任的心理,克服怕发生问题影响进步的心理,克服怕造成事故给单位“抹黑”的心理,树立圆满完成任务的信心。 车队编组要有衡心统筹兼顾,平衡协调,是车队安全、顺畅运行的重要因素。要本着“强弱搭配、新老结合、快慢制约、综合平衡”的原则编组车队。要以车况、驾驶员技术情况和驾驶员性格编队。  相似文献   

18.
驾驶员心理素质容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长时间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和厌倦心理驾驶员在执行行车任务的过程中,长时间应付不测事态和急速变化的环境,其精力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适度紧张情绪。正是在这种适度紧张的心理下长时间或长距离驾驶车辆时,影响最大的是驾驶员的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能力,从而造成生理和心理失调。  相似文献   

19.
《驾驶人心理》2006,(7):48-48
个人的心理年龄不一定与他的实际年岁相符。有的人年事己长,言行举止犹宛如孩童;有的人身处花季,却已然少年老成。你的心理年龄几许?请自测:  相似文献   

20.
以汽车驾驶心理训练为视角,以驾驶员正确处置道路交通情况的基本程序和心理活动为主线,认定汽车驾驶训练中应以感知信息,分析判断作为心理训练的主体。强调汽车驾驶训练的内容要与应用驾驶技术相适应,力求做到训练旨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