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系统研究分析了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在快速旅客列车、提速客车、快速货车2、5 t双层集装箱货车、普通货车等客货共线运营条件下轮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各种运营条件下遂渝线无碴轨道试验段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是合理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能够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2.
利用Pro/E的运动分析模块Pro/MECHANISM,结合T·JD2-B型电动车辆减速器动力传动部分工作原理,对机构运动协调函数进行了设计,实现了T·JD2-B型电动车辆减速器动力传动部分的运动仿真.  相似文献   

3.
结合龙厦铁路工程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精密控制测量,对有碴轨道和无碴轨道的精密控制测量混合网平差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成果正确、可靠,能更好的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4.
基于ADAMS的双腔颚式破碎机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环境下对双腔颚式破碎机的几何模型进行了适当的简化,建立了它的传动机构——曲柄摇杆机构以及左、右两破碎腔的虚拟模型,并对破碎机连杆传动角和两破碎腔进、排料口水平、垂直位移等运动学特性以及动颚重心速度、加速度和机架所受的摆动力等动力学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分析结果证实了双腔颚式破碎机的运动特性满足破碎要求,但机架处存在很大的摆动力。该研究思路对双腔颚式破碎机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设计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浮置式梯形轨道的承载性能与环境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作为第二代无碴轨道,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实现了低结构噪声和轻质量结构。它是一个轻量级的质量-弹簧系统。通过对所测混凝土道床的竖向振动频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相邻无碴横向轨枕轨道相比,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的振动加速度大约减少15 dB。阐述当轮距和/或钢轨表面存在不正常缺陷时,在较高的"冲击轮重荷载"作用下考虑动力响应的梯形轨枕的设计理念,并对浮置式梯形轨枕轨道的环境性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岑敏仪  张同刚  李劲  谭俊 《铁道学报》2011,33(8):99-102
边角后方交会控制网现已成为客运专线建立CPⅢ网的主要形式,但《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与之配套的测量数据处理技术:控制网置平却一直未受重视和应用.本文根据《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的各级控制网精度指标和边角后方交会控制网的有关技术要求,设计控制网进行仿真试验,并结合在建客运专线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设计,就国外维修经验和我国科技人员研究成果对无碴轨道检测、维修和工作组织进行分析和讨论。就采用"全路统筹,集中设置"的思路,结合国内现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凸轮机构实验包括凸轮机构设计和凸轮机构运动仿真。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虚拟现实等技术,构建凸轮机构虚拟实验台,提供凸轮设计与凸轮机构运动仿真功能。通过比较虚拟实验台的相关技术和方法,以Unity3D为平台研究凸轮机构虚拟实验设计与仿真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运动曲线的设计、表达式识别、平面凸轮实体生成、界面布局和机构组装。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本文以遂渝线12号无碴道岔道床为例,对12号无碴道岔的轨下基础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为无碴道岔道床的设计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根据多重叠和梁理论,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模型,针对无碴轨道板之间接触条件的特点,对无碴轨道道岔区轨下基础受力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在同样荷载条件下,板层之间无紧密连接的无碴轨道的板层拉应力要大于板层有紧密连接结构的拉应力;当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 研究结论:通过建立无碴轨道岔区道床有限元模型对岔区道床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轨道响应进行了探讨,并分析计算了岔区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道床板截面最大弯矩供设计时参考。道床板层之间紧密连接时,道床板连续与否对道床板弯矩和路基面压应力影响不大,故道床设计时可针对分开式道床和连续式道床的特点进行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减振型无碴轨道减振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所研究的具有双减振胶垫的无碴轨道在高速运营条件下的多种工况的理论计算的分析,确定了其合理的轨道组合刚度,使之与有碴轨道总刚度接近,动力响应最佳。选择和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减振部件和轨道结构。通过现场铺设、动态测试和室内模拟试验,验证了其安全性及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11.
所谓无碴轨道,是指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等取代散体颗粒道床而形成的轨道结构形式。Rheda型无碴轨道于1972年在德国Rheda车站铺设并命名,最新的Rheda型无碴轨道形式为Rheda2000型。计算机仿真计算,具有投资小、无风险、可重复等优点,是研究高速铁路非常有效的工具。本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目前国内设计中24m单孔箱型梁上Rheda2000型无碴轨道结构进行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雷达2000无碴轨道技术引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利用三重叠合梁理论,对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的结构组成、几何尺寸、设计计算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武广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碴轨道主要设计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我国铁路轨道设计技术标准的历史和演变过程,并将我国轨道主要技术标准与德国采用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文中重点比较了客运专线和提速线路有碴轨道、无碴轨道的铺设标准,无碴轨道扣件设计参数、混凝土道床及过渡段设计原则,同时还对无缝线路设计标准、设计参数、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精密定轨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客运专线无碴轨道CPⅢ"后方交会"控制网为基础,对精密定轨测量技术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全站仪自由重叠设站的测设方案进行理论研究、误差分析和优化设计,然后以模拟实测实验进行验证。这对目前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无碴轨道的精密定轨测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振动分析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竖向振动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在该模型中,钢轨模拟为弹性点支承Euler梁;钢轨下面的支承块视为刚体;轨道板视为弹性薄板,并且采用横向有限条与板段单元法对其进行位移插值;钢轨扣件模拟为线性弹簧和阻尼器;轨道板和混凝土底座下的路基模拟为连续分布面弹簧和阻尼器。在此基础上,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和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推导了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的竖向振动总势能,为建立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竖向振动方程,乃至进行弹性支承块式无碴轨道在高速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利用Pro/E软件对柴油机配气机构进行三维设计及运动仿真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高速列车头部端盖开闭机构方案设计、机构几何参数设计、机构运动分析与动力分析等工作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开闭机构控制回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高速列车对道碴的动力响应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雷晓燕 《铁道学报》1997,19(1):114-121
利用车轮--轨排--道碴赤一体的有限元动力模型轨枕作用在道床顶面的荷载谱,进而将该载谱作为道床动力分析的输入,假设道床为尖变问题,分析高速列车以示同道碴厚度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增加道碴厚度能有效地减少小道碴的沉降、速度和加速度、使道床更稳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为适应我国客运专线建设的需要,铁道部组织开展了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联合西南交通大学等单位承担了遂渝线无碴轨道线下工程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无碴轨道路基基床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2)地基沉降控制技术试验研究,其中重点研究桩-网结构路基和桩-板结构路基;(3)红层泥岩填料填筑无碴轨道路基适应性研究;(4)无碴轨道线下基础刚度匹配技术研究。本文结合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实验段路基工程试验研究和设计施工,就如何有效控制地基沉降、线下基础纵向刚度匹配、合理使用非良质填料三个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提出桩-网结构路基、桩-板结构路基适用条件及设计方法,提出路基面支承刚度及其设计应用,提出合理使用非良质填料的建议意见,并对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设计、施工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遂渝线路基上双块式无碴轨道综合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秦瑞谦 《铁道工程学报》2007,24(3):21-24,83
研究目的:随着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的发展,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无碴轨道铺设施工技术,总结无碴轨道施工和维修的技术标准,已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研究方法: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是国内首次尝试在路基上成区段铺设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从实践出发,不断探索和完善施工工艺,研制改进工装设备,从而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圆满完成了施工科研任务。 研究结果:动车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设计要求。试验段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无碴轨道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双块式无碴轨道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总结,包括控制测量、道床混凝土施工及裂纹防治、低弹模混凝土摊铺、轨排组装与精调等,并对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