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高频超视距雷达的船舶海上远距离目标探测技术是一种利用雷达系统进行海上目标探测和测距的技术。该技术利用高频电磁波的特性,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和定位。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雷达探测过程的海杂波、地杂波等干扰信号的过滤,提高远距离探测的高频超视距雷达系统的工作精度。本文分别从高频超视距雷达的工作原理、杂波干扰信号建模、信号过滤、远距离目标探测算法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该目标搜索和定位技术,船舶可以在海上实现对远距离目标的实时监测和跟踪,提高海上安全性和航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康金  甄玉杰 《舰船科学技术》2020,42(14):136-138
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工作中受杂波信号的干扰会对检测运动造成负面影响。在多普勒雷达运动时,外部的各种干扰信号会造成多普勒频移产生杂波,杂波为主瓣杂波、旁瓣杂波和高度杂波。为提高脉冲多普勒雷达性能,可以通过测算船舶多普勒雷达的杂波功率,对远处的运动目标进行准确的探测。本文以旁瓣杂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脉冲多普勒雷达系统的构成与特点,论述脉冲多普勒雷达旁瓣杂波分析的模型构建、模型改进与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雷达信号目标检测系统中,雷达脉冲信号照射海面会形成一种后向散射回波,这种散射回波会对雷达造成较大干扰,被称为海杂波信号,海杂波信号进行降噪处理对于提高雷达系统的性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小波阈值算法和非线性分析,对海杂波信号降噪处理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4.
舰上雷达系统在海上军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海杂波是雷达检测的主要干扰因素,严重影响舰上雷达的目标检测和识别能力,如何通过对海杂波特性数据分析提高舰上雷达检测和识别能力是雷达领域的研究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对海杂波特性数据的分析,建立海杂波线性预测AR模型和非线性预测VSFN模型,提出基于预测模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刘强  王炜  张宁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8):126-129
复合K分布统计模型能够很好的描述海杂波的幅值与相关性特征。通过建立海杂波幅度分布特征、时间相关性与空间相关性模型,利用球不变随机过程(SIRP)方法可以仿真时空相关K分布海杂波序列。在舰载导航搜索雷达系统模拟中应用该方法来模拟生成海杂波,能够逼真地表现海杂波随雷达环境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海杂波建模方法考虑海面变化较少,导致仿真出的杂波与实际杂波相差较大。海洋表面风场具有随意性,而海情等级与海洋表面风场密切相关。为使海杂波仿真与作战环境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基于基波海洋建模的末制导雷达海杂波仿真方法,并通过实验对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雷达抗海杂波性能是涉海雷达重要性能指标,直接影响雷达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雷达海杂波模拟技术是通过理论分析与设计,产生与实际环境的相似的雷达回波信号。通过分析海杂波特性与雷达海杂波模拟技术,设计实现一套能够用于海上测量雷达应用的雷达模拟器。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4,(2):66-71
蒸发波导作为海洋大气环境中一种最常见的波导类型,是影响雷达电磁波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一次海洋调查的蒸发波导数据,分析蒸发波导的统计特征规律,并通过雷达回波的几何成像原理,对海浪雷达回波图像进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考虑蒸发波导对X波段雷达海洋监测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发波导对X波段雷达架设位置选取以及反演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存在蒸发波导时,雷达回波图像能够包含更多的海浪信息,从而提高海浪信息的反演精度。  相似文献   

9.
提高舰载雷达低空目标检测性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海杂波影响舰载雷达系统低空探测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海杂波信号幅度分布特性,提出使用α稳定分布建立雷达低空观测信号模型,指出研究基于分数低阶统计量的雷达目标信号检测与估计韧性替代算法的必要性,以实现恒虚警概率下的雷达目标最佳检测,探索提高岸基和舰载雷达对低空及海面目标探测和跟踪性能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雷达信号在船舶各类电子系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雷达导航系统、目标探测系统等,这些船舶电子系统装有雷达系统,如何保障回波信号接收及处理精度及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各类电子设备的性能。建立雷达回波信号的仿真模型是设计船舶雷达系统的关键步骤,对实际雷达信号处理设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船舶雷达回波信号及其混入的噪声、杂波的特征,给出回波信号模拟仿真模型,分析信号的时间空间相关性,最后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