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地铁车辆振动异常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培兴 《铁道车辆》2001,39(12):17-20
针对地铁车辆在转向架附近范围内存在异常振动冲击现象,进行了整组列车运行状态振动情况测试和转向架单独室内动态特性测试,找到了产生振动冲击的原因,揭示了这一现象的产生机理,为消除这种异常振动冲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地铁车辆车下悬挂设备的振动特性,文章以重庆地铁6号线为研究对象,针对高压电器箱、牵引逆变器箱和空心电抗器箱等开展了线路运行条件的振动测试,将振动测试结果与GB/T 21563—2018作了对比,并从时域、频域和启动过程进行了振动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停车工况下的振动较小,高速过弯道时的振感明显增强;各测点在推荐频率范围内的加速度均方根值为标准值的10%~20%;各测点中仅高压电器箱的测点表现出明显的冲击信号,与其内部的接触器动作有关;启动过程中存在由车轮非圆化和齿轮箱振动引起的频谱特征。  相似文献   

3.
胡铁军  匡如华 《铁道车辆》2001,39(10):39-40
1 故障现象 广州地铁一号线采用德国ADtranz公司车辆,自1999年6月28日全线开通运营以来,车辆多次发生异常振动,并伴随异常撞击声响.调查发现,车辆发生异常振动区段的相应车站,车辆往往载荷变化较大,并且是上车乘客数量较少而下车乘客数量较多.特别是体育中心站客流变化尤为明显.上行至广州东站区段,车辆异常振动表现也尤为频繁和剧烈.该故障已影响了列车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铁车辆车轮踏面的异常磨耗,采用"车辆轮对尺寸在线检测系统(TWDS)"对车辆轮对进行动态测试。大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南京地铁车辆车轮踏面"ω"形异常磨耗与轮对运行姿态无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多通道的振动测试系统,对实际运营的深圳地铁某列车进行车厢内振动实测,了解其实际运行时的振动特性,考察车辆在相同运行速度和不同运行速度下的振动情况.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了车辆客室振动的人体Z振级,讨论了车辆的垂向平稳性,总结了地铁车辆客室实际振动大小、振动频率范围与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铁车辆制式不断变化和运营速度不断提高,地铁车辆噪声及振动问题愈加突出。文章针对武汉地铁7号线车辆异常振动的问题,以ATO(载客运营)模式在正线开展车辆振动测试,分析车辆运行时大功率设备、车辆悬挂系统及轮轨关系对车辆振动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轮轨关系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优化策略。经分析,轨道波磨引起的80~120 Hz振动频率和车轮失圆引起的15~20倍车轮转频是导致车辆异常振动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此问题将轮对镟修策略由传统的故障修优化为预防修,并进行了跟踪试验。经试验验证,优化后的轮对镟修策略能有效抑制车辆异常振动,乘坐舒适度指标衰减幅值最大达64.6%,能够显著延长轮对维护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地铁列车和道路车辆运行对环境的振动影响,选取北京地铁1号线东单站—建国门站普通无砟轨道区间以及4号线北京大学东门站—圆明园站浮置板轨道区间,在地表布置多个传感器,对地铁列车单独引起的振动、公交车单独引起的振动,以及两者叠加振动进行现场测试,对振动的Z振级和1/3倍频程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采用非减振的普通无砟轨道还是浮置板轨道,在距离地铁隧道中心线一定范围内,公交车引起的振动对沿线居民影响要强于地铁列车;采用浮置板轨道,可降低地铁列车引起的10Hz以上的地表振动,尤其是4080Hz控制频段内的振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地铁列车对沿线居民的振动影响。可采用浮置板轨道来减小地铁列车振动对沿线精密仪器的影响,但采用浮置板轨道仍会使得现有环境振动有所增加,其增量是否会影响沿线精密仪器正常使用,需要根据仪器对环境振动的限值而定。  相似文献   

8.
9.
针对上海地铁11号线设备电气连接器卡扣出现断裂的问题,开展地铁车辆实际线路运行的振动测试,结合GB/T 21563—2018标准从振动加速度有效值、振动冲击加速度峰值、振动频谱和不同车次等方面进行设备连接器的振动特性分析,并与沈阳、北京和广州等地铁线路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铁11号线设备电气连接器各测点在3个方向的振动都明显大于沈阳地铁2号线、北京地铁房山线和广州地铁2号线,与线路条件、速度等级直接相关;上海地铁11号线设备电气连接器各测点的纵向振动加速度均超过标准值,横向与纵向振动冲击加速度峰值超过标准值,电气连接器的断裂故障与振动过大有关;采用提升连接卡扣在纵向方向的紧固度和调整卡扣为实心结构的改进措施,可以解决设备电气连接器卡扣断裂问题。利用振动测试的分析方法可为地铁车辆设备的可靠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齿轮箱运行过程中,箱体承受着较大的载荷,因而箱体的动态特性对齿轮箱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识别某齿轮箱箱体的振动模态,并结合模态测试结果,综合分析后为箱体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借鉴及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某型号高速动车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司机室地板异常振动问题,通过线路跟踪测试,获取了司机室地板结构异常振动的具体特性;基于车辆振动传递特性和振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可能引起地板异常振动的轮轨和传动系统传递路径分别进行了研究;结合车轮踏面外形及车轮不圆度测试,分析了地板结构异常振动产生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动车组车辆局部振动问题的解决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2.
地铁运行荷载引起的隧道地基土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轮轨耦合模型,计算某城市地铁列车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力。利用有限单元法分析该轮轨力引起的地基土动应力比值的变化规律、影响范围及动应力比值与列车运行次数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列车振动引起的拱腰附近及拱底轨枕正下方土层的动剪应力较大;列车运行的水平向影响范围大约为15 m,垂直向影响范围大约为3 m;列车运行初期,动剪应力随列车通过次数的增加而增大,运营后期,增加幅度趋于平缓;在现行的高低偏差管理容许值范围内,线路局部地段的高低不平顺对地基土动剪应力比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介绍西安地铁2号线车辆门系统行程开关的功能,通过对影响行程开关触发条件的分析,结合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故障,阐述导致行程开关异常动作的故障原因,并对相关故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整改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地铁车辆轴箱接地端子异常开裂问题,从其压接质量、电缆装配、理化分析等方面明确了接地端子开裂的影响因素。基于车辆振动传递路径的轴箱加速度,以及电缆支架和接地端子应力测试,对引起轴箱接地端子的开裂根源进行了研究。测试表明,车辆通过普通道床时,轴箱及接地端子承受较大的轮轨激扰作用,此时接地端子的应力水平远大于减振道床上的应力;电缆及接地端子、线夹板、电缆支架组成的系统的固有频率与普通道床上轮轨激扰的主要频率发生耦合,成为导致接地端子发生开裂的主要原因;及时维护保养线路,同时优化支架结构可抑制耦合共振发生。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项目车辆牵引电机异响问题,介绍了故障牵引电机的调查过程,初步确认牵引电机异响的原因为牵引电机轴承出现异常;对出现异常的牵引电机轴承进行了调查,发现电机轴承出现电蚀现象;通过对电蚀轴承的进一步调查,初步确认牵引电机轴承轴端电流过大是牵引电机电蚀的原因。为解决牵引电机轴端电流过大的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整改措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通过仿真模型对某地铁车辆送风道出风均匀性进行检验与优化,得出在较小风道阻力下较为合理的静压挡板高度、位置及尺寸.研究发现,添加不同形式的挡风板可改变风道送风前端出风量,进而优化出风均匀性.主风道模型的阻力调节板高度为90 mm且距出风口边缘30 mm时,出风均匀性较好;扁风道模型的开孔挡板高度40...  相似文献   

17.
地铁减振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梳理现阶段地铁减振的程序和规范要求及通常做法入手,讨论地铁减振过度或不当所存在的问题,系统分析规范标准、基础理论和方法、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包括开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完善方法标准体系、加大环保及环评在地铁项目实施中的介入深度、实施项目全过程分阶段环评、逐步建立环保(减振降噪)管理专项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地铁施工车辆主要包括内燃调机、轨道车、平板车、接触网作业车、隧道清洗车、钢轨打磨车等,主要用于地铁线路的检测、检修维护、救援及段内调车。系统分析各种地铁施工车辆的工作量及需求,合理制定工程车的选型配置标准,可提高工程车利用效率、降低工程投资、保障运营维护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地铁列车的运行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车体板件振动,由此而引起的车体板件辐射噪声是地铁列车车内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应用模态贡献量分析方法,研究了车体板件的振动对车内场点声压级的影响特性,并通过修改局部板件等效厚度的方式改善车内声场。将地板等效厚度减少2 mm后,场点43 Hz、82 Hz频率处的线性声压级均降低了6 dB以上。通过模态贡献量分析找出对车内噪声贡献较大的模态,并结合其模态振型以及板件节点贡献量分析进行针对性结构优化,这种方法可以起到改善车内场点处声学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