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内河航运具有归属地涉及范围广、管理复杂的特点。随着航运业的飞速发展,船舶航行通过不同区域的现象越来越多,传统依靠人工的船舶身份认证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航运效率的要求,一个高可靠性、自动智能船联网身份认证系统成为内河港口急需上线的设备。同时,随着物联网、RFID、通信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船舶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越来越便捷,性能更高。本文分析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设计高效的船联网身份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港口己经不再是孤立的物流节点,逐渐成为物流中的重要环节。在海岸指挥港口建设过程中,港口除了注重自身的需求和发展,同时也要考虑港口间的协调和互动,为此引入了基于云平台的港口建设模型。本文对网络排队的数学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港口联动船舶排队算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描述了近年来宁波港口气象服务的新模式、新经验。宁波市气象局与宁波舟山港不断加深合作,通过调整业务和服务的组织架构,打造"三加一"港口气象服务新模式:统一布局海洋与港口气象探测网,利用探测新技术提升监测能力;气象、港口、海事三方共建地方标准,实现多部门在统一标准下的气象信息共享;依靠创新驱动,开发港口精细化预报产品、建立"多早预警"机制;依托集约化的港口气象业务和服务系统,实现气象服务全覆盖。气象、港口、海事等部门通过建立互动协作机制,提高了港口气象服务精准性,保障了港口生产安全,产生了可观的服务效益,提升了对国际大港的专业气象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共享网络隐私数据防篡改方法存在防护结构机制与隐私数据特征匹配度低的问题,从而导致防篡改效果较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了舰船信息共享网络隐私数据防篡改方法。首先,对共享网络中隐私数据存储区域进行分布式认证优化计算,重组隐私区域的认证结构,提升文件数据的安全级别;然后,对认证数据点进行认证特征差异化计算,从根源切断单一权限的修改条件,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最后,通过防篡改安全性增强计算过程有效实现隐私数据防篡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防止共享网络隐私数据被篡改,维护了舰船信息共享网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杨凯  李子龙 《水道港口》2019,(1):120-124
港口是交通运输重要枢纽和现代物流体系重要节点,对港口服务供应链上的各种时空信息进行感知、传递、整合和分析成为智慧港口建设的关键。针对多源、异构、海量港口时空地理信息的管理和服务难题,文章提出了基于云架构的智慧港口时空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架构体系、功能及应用模式,并以中国北方某典型港口为例,介绍了基于云架构的时空信息地理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实践。文章的研究对于提升港口服务效能,指导各地智慧港口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数据通信的海上电子信息系统应用越加广泛,如舰船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对这些通信数据的加密成为保障海上军事安全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同时,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大量通信数据存储及算法通过云平台进行处理,现有的云处理平台大部分在用户认证级别提供保护措施,基于存储层的文件保密还不能达到要求。本文在研究海上通信加密算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云平台的混合加解密算法。  相似文献   

7.
为创新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模式,进一步提高唐山港危化品安全管理级别,推动港口安全管理方式变革,采用SOA、Java EE、Service GIS、基于Web Service服务接口实现与业务系统的对接集成以及统一的认证服务和用户权限模型等技术,建设港口危险货物可视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危险货物港口作业集中区域进行可视化展现,从而减少港口危险货物管理成本,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身份识别作为安全管理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入到港口安全管理过程中。当前港口身份智能识别系统由于数据处理能力较差,导致识别精度过低。针对对比系统问题,构建新型港口身份智能识别系统。选用C8051F020单边机作为信息读写器的核心控制部分,提高数据读写速度。优化通信接口结构,选用TSB0102芯片作为电平转化芯片,保证通信接口正常运行。选用Laplace算子对关键身份信息图像边缘进行检测,并使用处理后的图像完成身份识别过程。经系统测试证实,本文系统对于对比系统的不足具有优化作用,其使用效果优于对比系统。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港口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港口的监管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尤其是当各种船舶航行在有限的航道中时,船舶之间的通信显得尤为棘手,因此有必要加强港口的中转作用,在港口管理系统中建立统一的云平台,能够兼容多通道的船舶数据通信。但是在多通道通信系统中,普遍存在数据延时和融合度低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结合多通道通信技术,通过对通信算法进行优化,在加强了多通道系统的隔离度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彼此之间的融合度。在算法的优化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时延编码技术,有效改善了港口监控中多通道的通信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东升  王雪 《水运工程》2014,(9):131-134
研究建设基于LTE的港口视频监控系统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的无线传输技术解决对港口环境下在不易敷设线缆区域的视频监控数据传输问题,为港口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发展提供保障。LTE系统通过网络结构的调整,使用了多种关键技术,实现了高带宽、低成本的数据信息无线传输,是今后船舶、港口安全监控的必然需求和选择。本文重点介绍LTE技术的特点网络结构,并通过与其他无线传输手段的比较,分析其在港口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