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桥牵引供电接触网安装工程,对小限界、低净空特殊区段接触网支持装置的安装及调整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以确保支持装置安装及调整达到要求。实践证明,小限界、低净空特殊区段接触网支持装置采用改变支持形式、适当调整技术参数的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货车底架翻焊工装在生产中存在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转换车型困难,需要用气割割除后再焊接,对工装造成很大的损伤.为此,将原货车底架翻焊工装进行改造,设计了一种便于生产车型转型的,且可移动调整的定位装置和夹紧装置.改进后的工装转型方便、快捷,解决了原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铰接形式的模块化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车体之间采用铰接装置进行连接,因此限界校核时不能完全采用基于全动态包络且适用于常规4轴地铁车辆的CJJ/T 96—2018标准。文章以四模块单车型和七模块浮车型两种具有典型特征的低地板有轨电车为例,通过对编组形式和铰接形式的分析,提出了可适应多种车型的低地板有轨电车动态包络线的计算原则和方法。目前,该方法已成功运用在多个低地板有轨电车项目的车辆限界校核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限界会签工作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安全运行的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质量。城市轨道交通限界会签工作目前存在效率低、直观性差的问题,通过开发一种高效、可视化的城市轨道交通限界会签辅助软件,实现限界会签管理、建筑限界计算及限界轮廓绘制等主要功能,辅助设计人员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三种车型的区间、车站和车辆段与限界相关建筑、桥梁、路基、隧道等十几个专业的设计图纸的电子会签。有效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限界会签的效率和质量,保障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限界设计要求,利用机车牵引轨道平板车,将自行研发的机械限界检测装置安装在轨道平板车上,可以对地铁限界连续、快速、准确检测,通过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操作方便,故障率低,可靠性好,成本低、效率高,参数的精确度完全满足地铁工程限界检测需要,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货运电力机车正朝着重载大功率方向发展,其中C0-C0六轴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又是重点发展的车型。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要求牵引装置具有低的牵引点高度、更高的结构强度。同时,大功率牵引电机的尺寸大,底部限界的要求也限制了牵引装置的设计空间。文章结合HXolB型电力机车牵引装置,重点分析了该结构是如何满足六轴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货运电力机车正朝着重载大功率方向发展,其中C0-C0六轴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又是重点发展的车型。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要求牵引装置具有低的牵引点高度、更高的结构强度。同时,大功率牵引电机的尺寸大,底部限界的要求也限制了牵引装置的设计空间。文章结合HXD1B型电力机车牵引装置,重点分析了该结构是如何满足六轴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要求的。  相似文献   

8.
重庆轨道交通较新线是我国首次从日本引进的跨座式单轨系统,其限界体系沿用日本标准,属"二限界"体系,与我国地铁限界标准在体系、参数与应用上存在较大差别。文章阐述了跨座式单轨限界由日本"二限界"转换为中国"三限界"体系的思路、方法和参数取值,从而建立了我国跨座式单轨交通限界体系。研究成果纳入了规范,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地铁限界及轨道几何状态进行检测是地铁运营维护的重要工作,采用人工检测既费时又费力,运用大型轨检车的费用太高.为了便携快捷地检测地铁限界及轨道几何状态,基于多传感器集成开发一种便携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应用研究.通过将激光扫描仪、轨距传感器、里程计和倾角仪等传感器集成到轨检小车上,设计配套的软件系统,构造了限界检测、轨距计算、超高计算、坐标系转换和里程计标定等板块.应用该便携装置对长沙地铁三号线侯家塘站至四方坪站进行检测,分析和验证了检测结果,检测装置最终实现了超限报警、图形及超限数据自动录入、轨枕自动识别及轨道几何尺寸数据自动采集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成渝客专既有线路满足300 km/h列车运行,按高速铁路350 km/h列车运行条件进行提质达速改造,实现成都东站与沙坪坝站列车1 h左右一站直达。本文通过对既有设备情况的调查和测量,并对达速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需要对既有接触线张力进行调整,同步更换既有整体吊弦,更换超高调整区段腕臂,调整拉出值、定位器坡度及补偿装置,进行接触网精调等的总体改造施工方案;介绍了在天窗时间内的整个锚段调整接触网改造施工流程、施工过程控制;阐述了吊弦预配安装及补偿装置调整等施工关键技术。实践表明调整后接触网参数满足要求,改造后的成渝客专已顺利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建筑限界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在简要回顾限界管理10多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测量基准选择与转换、曲线数据处理与汇总、限界距离检算等方面探究建筑限界测量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进行空间几何分析和数学公式推导,提出基于大地坐标系和轨面坐标系测量数据的转换方法,论述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数据分左右曲线和不同销距分别汇总的方法,设计限界距离检算的计算机算法,对进一步提高建筑限界管理水平,确保超限货物安全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双高箱集装运输作为双层集装箱运输的一种形式,在提高运输能力的同时,便于集装箱的管理,是未来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方向。通过利用SIMPACK软件对装载双高箱集装箱的X2K和X2H两种车型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得到在最不利工况下车体的横向和垂向最大偏移量,结合仿真分析结果和理论计算推导出双高箱集装箱运输的基本限界,同时对甬金线隧道、桥梁、接触网等结构设施与双高箱集装箱运输限界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推算出双高箱集装箱基本限界最大高度值在双层集装箱运输铁路基本限界原设计值基础上增加305 mm,双高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基本建筑限界宽度值仍可采用既有规范中规定的最大宽度要求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北同蒲部分运煤专线冬季运输时喷洒的防冻液和煤尘污染造成绝缘闪络跳闸问题,对装煤筒仓处接触网设备进行改造,通过增大侧面限界、更换大爬弧绝缘子、装设绝缘子防污绝缘隔离筒以及加装自动水冲洗装置等手段,提高了绝缘部件的防污、抗污能力,减少了因绝缘闪络造成的接触网跳闸。  相似文献   

14.
乏燃料货包铁路运输属于长大笨重货物运输,运输组织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保证乏燃料货包铁路运输安全高效,在铁路运输限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现有乏燃料运输货包的特点及主要参数,提出乏燃料铁路运输中车型选择的基本原则,结合现有铁路运输车辆参数给出乏燃料运输车型推荐。根据铁路超限货物运输相关法规的要求,对各种情况下运输组织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货包重心高度、货包尺寸的取值范围,并对现有乏燃料运输货包铁路运输限界符合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乏燃料铁路运输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机车车辆限界标准的制定一般基于各国铁路的运营及技术装备特点,由于我国非黏着制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国内限界标准对相关问题的规定不明确,制约了机车车辆的升级换代和新设备的应用。近年来,非黏着制动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对国内外现行的机车车辆限界标准以及非黏着制动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并对我国限界标准修订提出建议,为机车车辆和制动技术的发展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国内外机车车辆限界的计算方法及下部限界规定均有差异,其中,欧洲限界标准充分考虑了近轨道区域以及与轨面接触区域的部件空间,是非黏着制动装置设计的重要依据;现有非黏着制动装置外形尺寸可满足我国限界标准的横向空间要求,但对于近轨面区域需进一步明确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地铁隧道施工偏差限界检测过程中精度要求高、工作量大等问题,提出了隧道施工偏差限界检测规则,建立了以模块化和功能化为主的设计思想和三层结构整体框架.开发了一套地铁隧道施工偏差限界检测软件,实现了快速、准确的限界设计、偏差检测和断面绘图功能,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京沪高铁下行线K1167.200~K1167.700更换长轨施工,重点介绍CRTSⅡ型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更换长轨施工方法,并分析了轨道板伤损控制、长轨条固定及限界控制等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8.
在电力机车车体侧墙钢结构的生产过程中,现有工装都是针对不同车型设计制造专用的组焊工装。因各车型车体侧墙钢结构的结构、尺寸的差异,需多个工装平台才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多套工装平台在占据车间较大的生产场地的同时也为工厂带来很大的浪费,而且无法实现工装的快速转换。因此进行工装通用化的设计,充分考虑各种车型侧墙钢结构的相似性和不同点,在实现全部压紧装置和定位装置通用的基础上仅用一组工装平台,实现不同车型工装的通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城市轨道交通电客车运行安全,在电客车上线前对轨行区进行限界检测,确保轨旁建筑物、设备、支架、管线等不存在侵限问题,该限界检测方案及装置高效快捷、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米轨线路和标准轨线路的差别,找出DC-32C型捣固装置不适应米轨线路作业的主要原因,提出改进思路,并结合米轨机车车辆限界以及与整车的接口要求,确定设计方案。改进设计后的米轨捣固装置满足米轨线路的作业要求及限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