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运用Hyper Mesh和Virtual.Lab软件的有限元法对某地铁车辆变流器柜体进行振动响应分析,通过模态分析与修正、传递函数计算和载荷谱识别,得到变流器柜体吊耳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将响应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多次迭代优化支架与柜体的连接刚度,最终得到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的振动响应。该方法可为变流器柜体的隔振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振动和温度是影响车载设备可靠性的重要环境因素。通过对某高寒动车组牵引变流器在"青岛—乌鲁木齐"的长距离线路运行测试,获取了牵引变流器柜体及其关键部件的振动和温度等实际运行数据,研究了不同车速和线路条件下牵引变流器及其关键部件的振动和温度特性差异,并与IEC 61373标准进行对比,了解了该车型牵引变流器实际运行环境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随机振动数据统计归纳技术得到了牵引变流器柜体及其关键部件运行线路振动载荷谱,可为产品可靠性研究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某地铁车辆辅助变流器的噪声,通过不同工况的振动噪声测试,获得了辅助变流器的噪声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噪声传递路径分析、优化风道结构和风道消声处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风机高速整机满载工况下的噪声最大,风机低速整机空载工况的噪声较小;1 250 Hz以下的噪声以风机气动噪声为主,1 250 Hz~10 kHz频段范围内,机械性噪声和电磁噪声贡献较大;多个振动主峰值频率与噪声主峰值频率基本吻合,振动与噪声的相关性显著;风机高速整机满载工况下,各测点优化后的噪声值较优化前降低8.6~12.2 dB(A),取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地铁辅助变流器的开关频率不断提高,合理的热设计是保证辅助变流器正常工作的前提。针对地铁高频辅助变流器,对产品热设计进行研究。利用PLECS软件计算关键模块的损耗,并设计多并联风道散热系统;采用Icepak软件建立该散热系统仿真模型,仿真得到高频辅助变流器关键模块的温升;最后对高频辅助变流器样机进行温升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表明,温升吻合性较好,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有效性,且关键模块温升小于45 K,满足该系统的散热需求,并为高频辅助变流器热设计及优化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HXD1C机车运用过程中发生的辅助变流器中间直流电压过高的问题,分析了HXD1C机车辅助变流器的配置及其输出电压与输出频率关系,根据三相异步电机再生制动的原理,找出辅助变流器中间直流过压的原因,采取优化软件参数使机车主断路器断开之后将辅助变流器的输出频率维持不变的措施,彻底解决了HXD1C机车过分相时辅助变流器直流过压的故障。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地铁车辆轴箱吊耳的异常断裂问题,在车辆实际运行线路进行了轴箱吊耳振动加速度和动应力测试;利用测试结果进行了时域频谱分析及传函分析,确定了轴箱吊耳结构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结构模态分析和疲劳寿命计算,表明轴箱吊耳的固有频率与轴箱传递率峰值所对应的频率范围重合,轴箱吊耳结构受到来自轴箱的振动激励,在根部处发生共振导致疲劳寿命不足而提前断裂.最后,通过对整体结构进行形貌优化,提高轴箱吊耳疲劳寿命,使其满足运营时间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车辆转向架轴箱吊耳出现裂纹和断裂问题,分析了轴箱吊耳材料的化学成分,建立了轴箱吊耳有限元模型,校核了其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结合线路轮轨振动试验,获得了实际的轴箱吊耳振动数据,综合评估分析了转向架轴箱吊耳断裂失效原因。确定共振是引起轴箱吊耳断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尺寸优化、结构优化和改善线路状况等可行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将辅助变流器、蓄电池充电机、单相电源以及相关控制电路一体化的集成式辅助电源柜设计方案;通过建立柜体仿真模型,对柜体进行结构静强度和动力学分析。最后由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集成式辅助电源柜体满足产品设计要求,解决了车下安装空间有限的难题,在重量和体积上也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某地铁车辆辅助变流器的降噪,先后对安装和去除铝箔吸声材料的原型机和裸机进行噪声测试及特性分析。对比分析可知进、出风口传播的气动噪声为最主要噪声源,电磁噪声和由柜体各壁板传播产生的振动噪声对整体噪声有不可忽略的贡献,原型机在噪声贡献最大的250~4 000 Hz频段范围内噪声峰值降低量较小。通过降噪量计算,提出了更换吸声材料、增加消声通道和吸声面积等改进方案,并通过测试确认,改进方案在不同工况下的平均降噪量可在原型机基础上提高4.8~5.1 d B(A)。  相似文献   

10.
采用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和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某柜体有限元模璎,根据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其振型和频率,找到了结构的振动薄弱部位,为结构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