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 2004年9月1日夜7时许,太阳刚刚下了地平线,天色逐渐地暗了下来.四川籍驾驶员陈平驾驶着闽A/70401号农用货车,运载鸡蛋沿国道福厦路由惠安县往泉州市方向行驶,当行至洛阳杏田路口时,在左转弯时与魏明驾驶的一部闽B/VO709号二轮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魏明重伤(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肇事后,驾驶员陈平不是积极报案,协助抢救伤者,而是因害怕被死者家属围攻殴打,弃车拔腿就跑…….当时,车主林坤担心驾驶员就此跑掉,边喊边追陈平,但最终还是让其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2,(7):88-89
为教育和警示机动车辆驾驶人员,特收集整理了辖区典型交通事故案件并加以分析事故成因,以"前车之鉴"警醒广大驾驶员摒弃交通陋习,文明、谨慎驾驶。【典型案例1】醉酒驾驶机动车1月26日3时许,王某东醉酒后无证驾驶一闽E5XXX1号小型普通客车  相似文献   

3.
孟斌 《驾驶园》2005,(10):38
8月2日下午2时20分,安徽凤阳县西泉镇刘广会(男43岁)酒后无证驾驶皖C15771号本田飞度轿车,与中午同饮的安徽省淮南市驾驶员钱久军(男49岁)驾驶的皖D00972号北京吉普车,沿凤淮公路一前一后由东向西行驶.当行至18公里+700米处时,由于刘某驾驶的轿车占道行驶,与相对方向驶来的江苏省淮安市驾驶员李建鹰(男33岁)驾驶的苏H05059号解放牌大货车正面相撞,被大货车撞至左侧路边.  相似文献   

4.
7月23日23时25分,家住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张坂镇的黄姓驾驶员驾驶闽C/T7×1 6号小轿车,车上载着黄某、苏某两人,沿惠安县通港公路往泉州市方向行驶,当行至张坂后曾路段时,遇弯道驶向路左坠入路外3.65米深的水沟,闽C/T7×16号小轿车仰翻于水沟中,前挡风玻璃破碎,前、后车牌脱落,车头前部偏左处有一处碰撞成"V"型凹陷痕,车前部与顶部碰撞严重损坏,整车严重变形损坏,车上3人当场死亡.  相似文献   

5.
4月18日下午1 5时许,福建晋江市区和平路恒兴酒店门口路段发生一起车辆自燃的交通事故.在事故现场,一辆单排微型小货车正在燃烧,浓烟滚滚,车厢里放着两个铁桶,就连车旁隔离带的石块也被烧得面目全非.据驾驶员张某介绍,事故发生时他驾驶一辆车号为闽C/A6075的微型小货车,车上载了两桶汽油,由于汽油桶倒下发生漏油,与车辆火花接触,发生自燃.事故发生后,他赶快下车准备将汽油桶抱下,但来不及脚也被烧点伤.  相似文献   

6.
疲劳驾驶,开车大忌.最近,又一驾驶员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日前的一天凌晨,四川梅塞尔气体产品有限公司(外资企业)驾驶员郎爱军,驾驶川A02878号大型气罐车,从成都到江油川投长钢集团有限公司装运液化氮气.  相似文献   

7.
余仁厚 《驾驶园》2002,(1):8-10
凌晨劫车鹞子岩 2001年5月30日凌晨零时,刚接班的个体出租车驾驶员刘波驾驶渝B54863号红色奥拓出租车行驶在位于长江之滨的重庆市长寿县城.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黄灯启亮时驾驶员的行为决策模型,分析黄灯启亮时的驾驶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利用视频观测的方法,采集分析了黄灯启亮时的车辆行驶数据,并建立了黄灯启亮时的驾驶行为决策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黄灯启亮时驾驶行为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黄灯启亮时车辆到停车线的距离、车速,以及有无前后车是影响驾驶行为的显著变量:有前车的情况下,驾驶员更倾向于选择通过交叉口;无后车时,即车辆位于排队队尾时,驾驶员加速时加速度的绝对值更大,减速时加速度的绝对值更小.驾驶员在黄灯启亮时表现出的上述行为特征十分危险,需要制定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减少交叉口黄灯期间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判别驾驶员的疲劳驾驶状态,本文利用模拟驾驶器开展驾驶实验,采集了20名驾驶员在疲劳状态和正常状态的实验数据;为了提取能表征驾驶员疲劳和正常驾驶状态时的行为特征,本文对获取的速度、方向盘转角和车辆横向位置的样本熵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取了该三类参数的样本熵作为疲劳驾驶的有效特征组;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驾驶员疲劳驾驶判别算法,并采用测试集样本对构建的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驾驶员疲劳驾驶检测的准确率较好、运行时间较短、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仁厚 《驾驶园》2003,(11):6-7
驾驶员浴血擒劫匪 8月18日凌晨,位于三峡库区的重庆市长寿区仍是华灯通明.凌晨1时20分,重庆市长寿区凤城镇古佛村31岁的出租车青年驾驶员廖春信驾驶奥拓牌渝B81485号出租车行驶到长寿区禹王街时,一个身着橙红色T恤衬衣的少年招手租车"叔叔,送我到桃花街."  相似文献   

11.
(接2022年第7期)一、驾驶员疲劳监测相关术语GB/T39263-2020《道路车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术语及定义》对驾驶员疲劳监测(DFM)和驾驶员注意力监测(DAM)都给出了定义。《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中对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及相关的表述和定义如下:1.注意力分散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因疲劳驾驶、受外界环境干扰或从事与驾驶无关的动作,导致其无法专注执行驾驶任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记满12分驾驶员的不当驾驶行为成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选取包头市扣满12分的驾驶员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利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驾驶技术和人格量表,获取了570份有效样本.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量表中的题目分别重组形成综合性指标.为研究不同性别司机不当驾驶行为的成因,将被调查驾驶员按照性别分类后进行聚类分析,分别得到3种不同类型的驾驶员群体及其对应的驾驶特性和人格属性得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年龄较小、结婚率较低且驾龄较短的男驾驶员群体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较差;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男驾驶员驾驶行为和驾驶态度存在问题.对于女性驾驶员来说,年龄较小、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独立性得分较低,判断能力也较差;年龄较大、驾龄较长的女驾驶员在驾驶行为、驾驶态度和驾驶技术三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同时自律性较差;年龄较小、教育程度较低且驾龄较短的女驾驶员驾驶技术较差.研究成果可以为多发不当驾驶行为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和行为矫正提供参考,有助于对驾驶员进行针对性培训.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交叉路口红灯信号等待时间对驾驶员反应时的影响.采集交叉口实际交通红灯信号时长(从40、60、80、100和120 s),运用E-prime软件模拟驾驶中的等待红灯环境,考察不同时长的红灯等待之后转换成绿灯的驾驶员反应时的变化.研究样本来自30名具有驾驶经验的大学生,实验数据运用SPSS 17.0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的反应在不同时长的红灯等待之后有一定的变化,在红灯时长40 s和60 s驾驶反应时逐渐缩短,尤其是在红灯时长达到80 s之后,驾驶员的反应最快;之后在红灯达到100 s和120 s驾驶员的反应逐渐减慢.驾驶员的红灯等待极限是在80 s附近.   相似文献   

14.
刘云 《驾驶园》2004,(12):44
邹松青师傅是松溪县花桥乡源尾村人,8月11日夜晚10点多,他驾驶闽H50589号轿车独自一人途经人车稀少的福建政和县寨岭路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提出一种汽车节油提醒的方法及系统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并对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判断,当驾驶员处于非节油驾驶状态时进行警示并给出驾驶建议,从而帮助驾驶员改善驾驶习惯,达到汽车节油降耗的目的。本文针对不同的驾驶阶段采取的判断逻辑和提醒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4月1日14时,山西省泽州县川底乡东烟村驾驶员李军社,驾驶晋E00905号东风大货车高速行驶到207国道河南省济源市境内东天江路口时,遇一骑自行车人从路口穿行,李采取紧急刹车时,由于车辆制动严重跑偏,一下冲上对面车道内,将迎面驶来的山西省屯留县泰兴电子器材有限公司许华伟驾驶的晋D25391号柳州五菱客货车撞进路外麦田,造成许华伟及车内乘客吴某、谭某三人当场死亡,客货车报废.  相似文献   

17.
研究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的疲劳累积规律是保障公共交通安全的需要.针对黑龙江省海伦市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设计疲劳累积随车实验,采集驾驶员状态视频及驾驶员感知判断能力、自我主观疲劳评价等指标,利用视频分析处理软件将驾驶员状态视频转化为PERCLOS-P80值,以此作为疲劳程度的衡量指标.分别从原始疲劳和驾驶疲劳2个方面,对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疲劳累积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原始疲劳与前1d的实际睡眠时间呈负相关、与驾驶时间差呈正相关;驾驶疲劳与原始疲劳及连续驾驶时间呈正相关、与累计休息时间呈负相关的结论.建立了疲劳累积与驾驶员工作、休息时间的关系模型,运用回归技术对模型进行标定,其拟合优度达到0.929.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对不同原始疲劳值的驾驶员提出了连续驾驶时间的风险临界值(F=0.3时),给出了营运长途客车驾驶员工作休息建议,为其安全驾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1)车辆行驶时主动式驾驶辅助和车道导航都激活着. 如果发现驾驶员的手已经有10s不在方向盘上了,那么主动式驾驶辅助就会在组合仪表上生成一个驾驶员提示.如果驾驶员在15s内没有对此做出反应,那么就会响起警报音,且会显示红色的警告来提示驾驶员接管车辆.如果在接下来的8s仍未发现驾驶员将手放在方向盘上,那么就会激活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19.
SPA辅助寻道系统SPA辅助寻道系统是一套当驾驶员疲劳而游离其驾驶航线时可向驾驶员提供报警的电子系统。SPA辅助寻道系统可以防止由于驾驶员长途、连续驾驶车辆而疲劳以及疏忽和分心时产生操作失误而导致严重后果,通常适用于长途高速公路运输。驾驶员由于长时间驾驶车辆,当感到  相似文献   

20.
目前市面上的乘用车大多具备一个以上的驾驶模式供选择,有些车型甚至可以提供车主自定义的驾驶模式,从而满足驾驶员不同场景下的驾驶需求。由于主机厂对驾驶模式的定义具有一定使用场景针对性,可能出现当前选定驾驶模式不适合驾驶员的驾驶风格,或者当驾驶场景发生改变时,当前选定的驾驶模式无法及时满足驾驶员期望的情况。文章介绍一种驾驶模式识别策略,通过对CAN总线相关信号实时监控,掌握驾驶员输入,如加速、制动及转向等动作;以及车辆的动态表现,如车速、纵向加速度及侧向加速度等参数,并利用建立的模型,对车辆当前的行驶交通环境,驾驶员的驾驶风格以及驾驶员的意图进行综合判断,从而实时为驾驶员智能切换更合适的驾驶模式。该策略可满足驾驶员意图与驾驶模式相互匹配,从而提升用户的驾驶主观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