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堵车已经成为见怪不怿的事情,交通台的路况信息以及自身的经验成为我们判断车型路线的基本依据,具体的情况却还得期望自己的运气指数,很多时候我们的事情、约会都会被堵车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的堵车越来越严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堵车甚至已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带有智能交通导航功能的车载导航仪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3.
刘勇 《驾驶园》2010,(11):70-71
堵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翻阅报章,堵车的消息此起彼伏,北京、广州、长沙、海口、济南、武汉,呼和浩特……规模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频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中堵车问题的日益严重,自动挡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我们今天为大家介绍三款自动挡小型车.它们的价格不贵,却能让人找到自由自在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安全》2010,(11):14-16
曾几何时,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悄然地同交通拥堵联系了起来,往日顺畅的路面仿佛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全时段拥堵和全路网行驶缓慢几乎成为了每天听到的词汇,当主持人一连串地播报拥堵道路时,很多人都戏称"应该直接播报不拥堵路面"即可,甚至北京因为堵车现象,被有些人诙谐地成为"首堵"。在市民热议城市拥堵时,我们更要格外关注堵车背后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6.
堵车,堵车,堵车…道路狭窄、车流意外增加,都会造成堵车,但如果你站在路边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原本可以保持基本畅通的道路,其实都是因为行人和车辆没有很好地行使先行权,才加剧了堵车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耐心等待、缓慢挪动、10公里路踩60次刹车、北京交通电台播放着一长串拥堵路况信息,节目的名称却叫“一路畅通”。这样的矛盾场景有些滑稽,但这是多数北京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堵车成为了北京之痛,许多市民开始怀念起SAILS时期北京街道上人稀车少的“美好光景”。  相似文献   

8.
《汽车导购》2004,(9):17
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消费品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国家也推出了相应的扶植政策,鼓励私人购买汽车,以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城市中汽车的迅速增加.给我们的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停车难、堵车等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的通病。另外,飞涨的油价和高额的养车费用都是制约人们购车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想借贵刊提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jas  浩东摄影 《汽车导购》2013,(11):120-126
“十·一”国庆,带领全家自驾出行愈发热门,成为新好男人的评价标准之一。“十·一”堵车,举家堵在车中的,情形愈发常见,舒适的全尺寸MPV成为上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末入冬以来,媒体对北京市堵车现象的关注越来越多.并由此引发了对交通执法中罚款问题的辩论。一种观点认为.交通执法应以口头教育为主,强调人的自主守法意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加强交通违规中的处罚力度.加大违规人的违规成本.用经济手段强化人们的守法意识.还守法者予公平。究竟哪种观点更适合现有的交通管理环境呢.我们不妨从《法律经济学》的视角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