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泉州位于福建沿海,是中国宋元时期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在中国与其他国家发展贸易、文化及外交往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泉州的各种语言的文献记载和研究,数量还是相当多的,然而,将其置于一个较大的区域性框架下进行考察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在本人尚未出版的完成于1982年的博士论文中,就曾作过这方面的尝试.我在自己的论文中,不仅把泉州视作一个繁荣的海港,更把它看作是泉州、漳州、兴化三府区域的中心.[2]柯胡的大著无疑是第一部从此视角来研究泉州的英语学术著作.书中涉及的区域包括福建的南部沿海地区,明清时期多称之为闽南,但作者称之为泉南.  相似文献   

2.
16世纪的中日关系,由于倭寇问题,变得异常复杂.人们通常把在漳泉沿海一带贸易的日本商人与倭寇混为一谈,其实他们与倭寇是有差别的.他们不烧杀,不掠夺,只是在漳泉沿海小岛或港口从事走私贸易.隆庆元年(1567),明朝政府虽然在福建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但对日本贸易仍属严禁.而此时的贸易形势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象月港开禁前那样,有大量的日本商人来到漳泉沿海从事走私贸易,而是由漳泉商人主动将中国货物载运到日本贸易.  相似文献   

3.
英格兰的毛皮贸易,从13世纪开始初步发展,15世纪初达到贸易的繁荣期,其后开始经历了重要的经济转型。由毛皮贸易而成长起来的皮革商人及商人公会,是最早获得王室认可的"制服商人",他们在毛皮贸易不可避免下滑的情况下开始探索北美大陆,将大量美洲毛皮运至英格兰,进而将毛皮出口至整个欧洲市场。近代早期的毛皮贸易和皮革商在当时英格兰经济社会多个领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漆器是明代中日贸易的大宗商品,不仅种类丰富,数额亦不容忽视.在朝贡贸易中,漆器贸易是少有的相互输出的物品之一,漆器的相互输出,丰富了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漆艺交流.这种在器物上相互输出、技法上相互影响的局面,反映了东亚文化大背景下中国和日本文化的同质异流.本文从朝贡贸易中的漆器贸易、贸易品的种类和漆艺交流三个方面来考察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后,便以此为据点收购中国商品,从事对日本的转口贸易,并因此与在台经营中日走私贸易的日本商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然而荷方在17世纪前期台湾海峡中、日、荷三角贸易格局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决定了其在日荷冲突中一直处于劣势。所以荷方试图转而从三角贸易关系中的另一方面着手,通过调整中荷贸易关系来改变台湾海峡贸易格局,从而避免与日本的冲突。不过因种种原因,荷方的努力归于失败,最终在日荷冲突中陷入绝境。但随后日本的锁国,却让荷方戏剧性地赢得了这场冲突的胜利,并彻底摆脱了原先的受制处境,成为新贸易格局下的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6.
15世纪后期日本的应仁之乱,改变了日明贸易体系,1469年遣明船在堺市的首次入港,标志着堺市和福建海商之间在太平洋南海贸易体系的形成.掌握了日明贸易新体系的主导权的堺市商人,不仅从福建海商那里进口陶瓷、丝绸、砂糖、茶叶等物产,还传递着各种政治信息,对日中两国历史事件的连动关系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而在二者海商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福建和堺市的一些禅宗寺院的僧侣.  相似文献   

7.
引言   日本与南洋的海上贸易在16世纪末及17世纪达全盛期.德川幕府积极利用在日华人去促进南洋贸易.作为翻译员(唐通事)、商人、船长、水手及造船技师,日本华侨对17世纪日本的南洋贸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并以此为据点,渗透入东南亚的传统贸易网络,同时积极寻求与中国商人的贸易机会。由于早期中葡官方往来的交恶,活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葡萄牙商人逐渐参与到本地贸易网络的走私活动中,航行于广东及浙江的诸多离岛,与往来此地的中国私商进行贸易。关于这一时期葡萄牙商人在东南沿海的航行及贸易细节,文献档案的记载较为有限,而在作为出口商品的外销瓷器上却有迹可寻。因此,本文将主要考察收藏于东南亚、中东及欧洲等地的早期中葡贸易瓷器,结合文献记载,探讨此时期中葡瓷器贸易的规模、路线及交易模式等问题,以推进我们对葡萄牙人东来早期海上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唐宋时期,泉州地区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商业重镇和陶瓷的重要产区,海外贸易发达,与东北亚各国的海上交往频繁.在文字记载阙如的情况下,大量的古陶瓷是再现它们之间贸易关系以及文化交往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尤其在宋代,泉州的外销瓷销售范围广、数量多,在日本有许多重要的发现.虽然在朝鲜半岛上已知的泉州古陶瓷发现的数量不多,但笔者认为,这个时期以朝鲜半岛在中国及东北亚贸易圈中的重要地位而言,在贸易交往频繁的年代以及许多泉商常驻高丽的情形下,泉州陶瓷在半岛上应存在某种程度的贸易和遗存,对此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在新安船上装载的与新安船的交易活动范围有关的商品中,最突出的是陶瓷器、铜钱和紫檀木,紫檀木是从属于热带以及亚热带的东南亚购入的,而当时前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地区的中国商船主要从泉州港出发.由于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出土,新安船被认为是在福建地区制造的泉州船舶.新安船是以东南亚和中国以及东北亚作为活动舞台的贸易船,在向最终目的地日本博多航行过程中,经过高丽沿岸时遇难,最终没能返回.新安船装载的1017根紫檀木,是把新安船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中国和日本以外的东南亚和西域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位于华北地区,环绕京津两大城市,东临渤海.西临山西,南临河南.东南与山东毗邻,北与内蒙古接壤.东北与辽宁相接,既是首都北京与全国各地联系的必经之路,也是东北经济区与关内各省、市、自治区相联系的走廊,更是晋煤外运和华北进出口贸易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5月30日,由新时代造船建造的15号和16号158000吨油船顺利下水出坞。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贸易商之一Trafigura Group日前披露,计划租赁最多32艘新建原油船和成品油船,这些新船将由中韩两国船厂负责建造。Trafigura表示,Trafigura的一家亚洲金融合作伙伴在中国新时代造船和韩国现代重工订造了共计  相似文献   

13.
从史前时期开始,马尔代夫群岛出产的海贝就是印度洋地区不少沿岸国家的传统货币,甚至经由缅甸、暹罗和孟加拉等地辗转输入中国,成为我国云南、四川等西南边疆地区的流通货币。本文根据中外相关文献的记载,对马尔代夫群岛海贝的名称、产地、捕捞、加工、运输、互市、贸易航线、马尔代夫帆船和水手、土著王室的垄断、穆斯林商人等问题逐一进行考察。本文认为,历史上马尔代夫群岛的海贝贸易曾经相当繁盛,孟加拉湾与波斯湾分别是印度洋东部航线与西部航线的海贝集散中心,印度的穆斯林商贾则在其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海贝在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贸易与流动,就像是一张无形的网络,将古代中国的西南腹地整合进了以孟加拉湾为中心的印度洋货币体系,进而说明古代云南和四川等地曾一度是印度洋海洋文明圈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一)工程概况 建设中的上海市黄浦江卢浦大桥是上海市区内跨越黄浦江的第四座大桥,是市区南北高架道路的南延伸部分.卢浦大桥的建成将全面贯通规划中的上海市"南北交通干道",它通过南北高架道路北接共和新路等可达宝钢,向南接浦星公路至星火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等,纵贯上海市南北两翼,对于缓解市中心区过江难的矛盾、减轻市区西南入口的交通压力、更加便捷地沟通浦东国际机场与市中心区的交通,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戴显群 《海交史研究》2000,(2):59-65,122
中世纪的福建是我国海外交通贸易的发达地区。其最主要贸易港——泉州,崛起于唐代,至宋元时期则发展全盛,在海交史上大放异彩,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辉煌灿烂载入史册。海内外学者对此曾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对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研究更取得  相似文献   

16.
闽南人,在英语文献中常被拼写为“Hokkiens”.这个族群拥有悠久的航海历史传统.早在公元10世纪初,这批生活在中国东南沿海偏远地区且与外界隔绝的居民,就已经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根据古代典籍的零星记载,闽南商人在海外积极经商,其足迹遍布北起高丽、南至苏门答腊岛的东西洋各商埠.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闽南商贾开始旅居国外,其中有些人甚至长期在海外侨居.闽南商贾的适应力极强,能很快地适应海外不同的生存环境.不过,他们仍然经常地依靠各种制度化安排的机制来保护或促进其商业利益的发展.闽南商人总是极有创意地建立起各种不同的商业机制,并建构起不同的族群关系网络.除了在日常的商业活动中建立、扩展并涵盖不同方面和层次的关系网络,闽南商人还形成了与其它中国商人群体不同的文化习俗特色.作为近代亚洲早期最具企业开拓精神的商贸群体,闽南商贾在古代亚洲航海贸易史上的表现可圈可点.作为一个边缘化的商业群体,尽管他们在商业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他们在当时海外社会中的地位仍然低人一等.本文拟探讨闽南商人在古代亚洲主要港埠的商业活动,并将讨论的重点放在高丽、九州岛、台湾和马尼拉等地的侨居闽商社区,以及他们所拥有的独特的经贸网络和文化习俗.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内,广州地铁三号线将实施新的运行模式,将开行番禺广场至机场南的南北直通车,乘客届时无需在体育西站换乘,即可从番禺、海珠直达机场。直通车带来的好处不止是少一次换乘,还意味着体育西站换乘人潮减少及三号线北延段运力提升,三号线高峰时段拥挤的局面可望缓解。今年南北车站纵贯直达广州地铁在官方网站公开了今年要完成的10件民生实事,其中对全城最挤的三号线,提出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在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广州、泉州、福州、杭州、扬州等地都发现一些古代伊斯兰石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墓碑石,它们的制作年代集中于11—14世纪,尤以14世纪为多,所以本文的材料来源也主要是14世纪的墓碑石。这些墓碑石的顶部一般呈尖  相似文献   

19.
坐落于广东和福建沿海之交的南澳岛是中国东南海上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站点。它在不同的境况中,比如海防、行政争端和贸易,都显示出自己的魅力。尤其是在明中叶时期,走私的中国商人带着从大陆腹地运来的产品经常会在此岛跟带外国商品的四邦客商进行交易。这种商务贸易促使南澳有机会与国内各港口及海外不同地区来往交流。显然,南澳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它的名字在早期葡文文献和地图中也开始出现。本文尝试探讨导致明代南澳短期繁荣昌盛的一些主要因素。重要的是,它在非法贸易与海寇这一背景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在附文中特别介绍有关南澳岛的一些葡文资料。  相似文献   

20.
水尺计量是现代海运贸易中大宗廉价散货数量交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就水尺计量过程中因水尺数据、舷外水密度及油水存量几方面因素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讨论,以引起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注意并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