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兰州市为特大型带状组团城市,多年来市区交通形成了“东西拥挤,南北不畅”的交通局面,加之近年来全市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内、外交通联系更加繁忙,造成了现状东西向城市主干道交通量均接近饱和状态,以南山(环)路交通拥堵问题最为严重的兰工坪路段为例,提出了道路路段及硷沟沿节点的提升改造方案,解决小西湖通道与南山(环)路间的交通高效转换需求,发挥南山(环)路东西向交通疏解能力、缓解市区内西津路等东西方向城市主干路的交通压力,研究思路可为同类交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公路立交桥的分类与交通标志及其行车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公路立交桥是解决公路交叉路口交通拥挤、提高车流量较为有效的交通设施。随着大、中城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市区车速不断下降,交叉路口堵塞  相似文献   

3.
在交通繁忙的城镇区域修建立交桥(地道桥)时,必需考虑具有施工迅速、不中断铁路公路运输、施工现场占地最少、拆迁量不多的特点。六十年代以前我们修建地道桥都是采用中断交通或铁路改线的办法。自六十年代采用顶进工艺后,城镇立交桥的建设就有了迅速发展,1966年6月天津市政开始顶推三个净宽2米的箱涵为墩台建成东风地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6):141-141
拉萨市柳梧大桥南引桥主跨拱近日顺利实现合龙,西藏自治区第一座现代化立交桥现出雏形。飞架拉萨河,连接市区与火车站的柳梧大桥设计总长1660m,由北立交桥、主桥、南引桥组成,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现代化立交桥。这座立交桥投资3.8亿多元,于去年3月开工,计划2007年6月建成通车,将为缓减拉萨市的交通压力、提高自治区运输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淮河 《世界汽车》2004,(9):16-16
2004年7月10日,一场特大暴雨的倾泻造成北京市共有40多处严重积水,21处严重堵车,其中8个立交桥交通发生瘫痪,由于北京城区许多道路排水不畅、大面积严重积水,导致不堪重负的市区多处路段瘫痪,严重影响了交通。  相似文献   

6.
<正> 中央门立交桥位于原南京城北的中央门广场,东接龙蟠路,西通建宁路、南北连贯中央路,1986年4月30日正式开工,12月28日通车。主体工程施工历时七个月,是江苏省带一座大型城市道路立交桥(见本刊封底照片)。中央门立交桥是一座三层双环式立交桥,工程范围东西660米,南北420米,占地5.7公顷,它由三部分组成:(一)高架桥与东西向直行车道。净宽14米,最大纵坡3.6%,全长512米,其中362.74米为高架桥,余为引道。高架桥部分平面设置半径为700米及1000米的平曲线,竖向顶部设有半  相似文献   

7.
市区改造、综合管廊施工,伴随着原有桥梁的拆除工作,常规采用机械拆除法。本文结合天津市宝坻区田场立交桥拆除工程实践,阐述了市区立交桥拆除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日,淮北市6座铁路立交桥工程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上海铁路局评审,年内将开工建设,总投资估算约3.2亿元。据了解,这6座铁路立交桥分别是东岗楼立交桥改造工程新建上跨符夹线立交桥、古城东路下穿符夹线立交桥、梧桐南路下穿符夹线及国安电厂专用线立交桥、长山南路南段下穿淮北矿业集团专用线立交桥、梅苑西路下穿符夹线立交桥、学院路下穿符夹线立交桥。  相似文献   

9.
互通立交桥是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行能力直接影响到快速路主线的服务水平以及快速路疏散、分流城市交通的能力。现阶段,由于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交通环境的限制,不能获得立交桥区大量的实测数据,使得应用观测数据研究立交桥区通行能力具有一定的困难。应用仿真软件——VISSIM,以天津快速路卫昆互通立交为研究对象,在仿真模型标定和验证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设计,得到了立交桥区各部分及整体的通行能力值,为互通立交桥的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互通立交桥是城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行能力直接影响到快速路主线的服务水平以及快速路疏散、分流城市交通的能力。现阶段,由于资金、技术、设备以及交通环境的限制,不能获得立交桥区大量的实测数据,使得应用观测数据研究立交桥区通行能力具有一定的困难。应用仿真软件——VISSIM,以天津快速路卫昆互通立交为研究对象,在仿真模型标定和验证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仿真实验设计,得到了立交桥区各部分及整体的通行能力值,为互通立交桥的交通规划、设计、交通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埔大道是广州中心城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走廊,交通拥堵对中心城区的交通出行、商业活动、休闲旅游、市民体验有重大影响。通过对黄埔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交通功能理解,将黄埔大道交通状态放入我国经济和城填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结合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和产业布置,回顾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况,找出黄埔大道交通拥堵原因。从广州市主骨架路网结构,片区低等级规划路网,城市更新,绿色公共交通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多纬度提出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甘露 《上海公路》2021,(1):52-56
随着我国立体交通的快速发展,跨越既有高速的桥梁结构迅速增加.按传统结构设计方法设计的桥梁结构,一旦遭遇严重的车辆撞击事故,不仅会造成车辆损坏与人员伤亡,而且由于跨线桥多处于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还会造成大面积的交通瘫痪,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进行跨线桥梁在车辆撞击作用下的结构性能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现以杭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状城市交通与高铁枢纽接驳耗时过多问题,以长沙西站高铁枢纽为例,研究提出高效的进出站快速集散系统,以协调整个城市的对外交通。首先,对大型交通枢纽片区的外部和内部快速集散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是对服务于高铁枢纽旅客进出站的快速集散道路交通系统进行研究,提出“双井”模式,适合于客流量大且客流来向分散的大型交通枢纽;二是对内部到达高铁枢纽的小汽车、出租车交通的进出站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次,对站前广场周边各类交通设施布局进行研究,确保枢纽服务范围内的交通高效可达。最后,对服务于高铁周边商务区的地下环路交通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地下环路适用情况和单向逆时针交通组织方式,通过地库联络线连通周边地块,利用立体交通组织的方式,从空间上分离高铁枢纽进出站交通与周边商务区交通,减少交织,提高高铁枢纽片区交通效率。  相似文献   

14.
温州目前瓯北、三江区域越江通道偏少,平均间距为6km,现状东瓯大桥和瓯越大桥早晚高峰拥堵严重,过江通道难以满足过江交通需求。建设府东路过江通道是贯彻温州大都市区主中心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措施,是疏解温州北站地区交通、解决两岸交通不畅的必要手段。本文通过线位比选、建设规模、桥隧模式分析,得出温州府东路过江通道的建设形式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珠机城际铁路金海特大桥位于磨刀门水道入海口,与金海高速公路大桥同层合建,主桥采用(58.5+116+3×340+116+58.5)m四塔三主跨斜拉桥。桥面宽度达49.6 m,中间布置荷载较重的双线城际列车,两侧布置荷载较轻的高速公路。为提高多塔斜拉桥的结构刚度并释放长联温度效应,采用刚构-连续体系,中塔塔梁墩固结,边塔塔梁固结、塔墩分离。主梁采用大挑臂式钢箱梁结构,由单箱三室钢箱梁加两侧挑臂组成,便于钢箱梁腹板与钢塔的壁板连接,实现塔梁固结。桥塔采用空间四柱式钢塔,其下桥墩为钢筋混凝土双肢薄壁结构。斜拉索采用LPES7-199~LPES7-379型Ⅱ级松弛平行钢丝拉索,按两平行索面扇形布置。钢塔及钢梁在工厂制造,再浮运至桥位安装。结构静动力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范群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53-155,M0016,M0017
上海地处太湖流域下游,地区河网密集,地势低洼,跨河桥梁数量众多。由于上海地区地势低洼,桥梁工程梁底高程控制往往与桥梁接坡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通过综合分析片内非通航河道行洪安全、规划堤顶高程、作业船舶通行等方面的需求,根据河道等级提出桥梁梁底高程优化取值建议。以长宁区为例,分析该区桥梁梁底高程合理取值范围,为区域桥梁梁底高程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快速高架路网的建设大大增加了城区道路路网容量 ,有效地疏解中心城区交通 ,提高了运输效益 ,保证了市区交通的快速、通畅与安全 ,特别是对缩短交通枢纽间的行程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快速化改造后的南中环是未来大同市东西向流量最大的交通走廊,其将新老城区及铁路航空交通枢纽有效串联.对南中环快速化改造总体设计进行了详细描述,结合现状道路断面及交通需求分析,进行了断面优化设计.通过对现状横向路网的梳理以及重要节点立交的设置,对快速路系统匝道设置提出了具体方案.针对道路现状过河桥梁及立交的问题,借用现状地势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减少了对现状道路设施的改造.最后针对新老城区快速化沟通建设总结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9.
贾春刚 《时代汽车》2022,(4):184-185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聚集性发展,城市居民越来越多,由于出行需要,容易集中聚集到中心城区的商业圈内,极易出现交通拥堵和停车困难的问题.本文针对现在城市商圈普遍存在的车位紧张,停车困难的问题,希望通过引入停车诱导系统,通过对停车车辆和车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反馈引导车辆驾驶员,在商圈内进行更高效的停车.从而改善商圈停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