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平树江  李炜光 《公路》2006,(5):179-183
针对现行技术标准缺乏半刚性材料的抗裂级配以及收缩评价指标的现状,根据限制最小粒径k法确定二灰碎石集料级配,通过振动试验、均匀设计法逐级振动试验及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并确定二灰砂砾集料级配,针对室内研究成果,在河南省、陕西省和河北省铺筑了6条相关试验路,并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实践表明,研究推荐的二灰碎石、二灰砂砾方案具有后期强度增长快、抗裂性能优良的特点,并经受住了超重载、大交通量试验路段验证。结果表明,对二灰砂砾、二灰碎石采用不同抗裂级配设计方法是可行的,推荐的二灰稳定材料抗裂性能评价指标——开裂系数能反映此类材料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2.
二灰碎石基层疲劳性能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琼  王昌衡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2):132-133,137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影响二灰碎石基层材料疲劳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不同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据此采取措施以提高二灰碎石基层材料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室内冲刷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二灰砂砾基层的冲刷破坏规律.并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得出了影响二灰砂砾基层抗冲刷性能的各因子的主次关系,为二灰砂砾基层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对西三公路基层所用的二灰稳定砂砾材料进行的强度,模量及收缩变形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二灰比,砂砾含量对材料抗裂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综合考虑材料经度与变形能力的二灰稳定砂砾材料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混合料路用性能与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在室内对3种类型、5个方案二灰砂砾进行了测试,通过分析粗级配参数、比表面积与强度增长率、干缩抗裂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粗级配参数与强度增长率、骨料比表面积与混合料干缩抗裂性能密切相关,最终建立了粗级配参数与强度增长率关系式。研究表明,反应集料组成特性的粗级配参数、比表面积可用于评价二灰砂砾混合料强度增长及抗裂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6.
针对二灰稳定砂砾抗剪强度的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粗骨料间隙率、结合料含量、细集料含量、粗集料含量、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等因素对二灰稳定砂砾抗剪强度的影响程度,为二灰稳定砂砾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二灰稳定砂砾基层强度影响因素与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二灰稳定砂砾是我国地方公路应用最广泛的路面基层材料,文中系统介绍了二灰砂砾基层的强度影响因素,并针对工程实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二灰稳定土抗压强度与其材料关联因子的关联度作分析,找出影响二灰稳定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关联因子进行排序。通过实例对二灰稳定土的粘土、石灰和粉煤灰组成研究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思路明确,分析结果可靠,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二灰砂砾材料抗剪切强度室内试验,提出了二灰砂砾材料三轴试验方法,对三轴试验得出的二灰稳定砂砾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应力—应变曲线呈硬化型曲线形态、抗剪强度随龄期增长而增长、粘结力和内摩擦角随龄期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李炜光  申爱琴  张斌 《中外公路》2006,26(2):185-188
不同季节铺筑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砂砾使用性能差异大,该文选取水泥砂砾、水泥粉煤灰砂砾、二灰砂砾3种结合料,对其在不同温度积、龄期下的抗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合河北某地10年气候调查资料分析,推荐了基于不同温度积条件下水泥砂砾、水泥粉煤灰砂砾及二灰砂砾抗裂性能的测试龄期。  相似文献   

11.
二灰稳定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道路基层,其抗裂性能尤为重要。通过二灰稳定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干缩试验分析,并与其他半刚性材料相比,二灰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干缩特性与相应稳定剂稳定的砂砾土相似。通过温缩试验分析,并与其他半刚性材料相比,二灰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温缩特性比水泥砂砾差,但优于石灰土及二灰土。  相似文献   

12.
温度-时间耦合下半刚性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不同季节铺筑的半刚性材料使用性能差异大,选取了3种集料级配、6个方案的水泥砂砾、水泥粉煤灰砂砾、二灰砂砾,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强度增长特性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温度积概念用于评价施工季节影响,通过建立上述3类混合料的温度积比值与强度增长率比值关系式,结合某地多年气候调查资料,推荐了基于不同温度积条件下(施工季节)水泥砂砾、水泥粉煤灰砂砾及二灰砂砾的强度控制标准,密切了室内测试结果与实际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水泥石灰砂砾最佳施工配合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路面结构正常使用,需对基层进行处理,而如何处理基层材料是我国公路工程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石灰砂砾路用性能进行室内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石灰砂砾路用性能较好,同时确定了水泥石灰砂砾的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14.
李炜光  申爱琴 《公路》2006,(2):121-125
针对二灰稳定、水泥稳定类材料在使用中存在的缺陷,在室内选取了4类级配和9个方案对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的综合路用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对比不同集料级配、不同水泥粉煤灰比例以及不同粉煤灰掺量与综合路用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掺加适量粉煤灰,提高了混合料强度增长能力以及劈裂强度,提高了混合料抗裂性能.结合测试结果,推荐了水泥粉煤灰砂砾的集料级配及粉煤灰掺加比例.  相似文献   

15.
熊向辉  时伟  赵澍林  肖亮 《中外公路》2006,26(6):200-203
针对目前我国二灰碎石基层暴露出来的粒料偏细、收缩性大、反射裂缝严重等问题,该文进行了二灰砂浆的配合比设计,并对二灰砂浆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抗压强度为指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细集料的级配、二灰与细集料的配比和石灰与粉煤灰的掺配比例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二灰砂浆的最佳配合比设计,用于优化二灰碎石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改善二灰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吴伟 《东北公路》1996,(1):22-24
本文通过系统的分析比较,说明水泥稳定砂砾和二灰碎石技术性能和施工工艺上的优异,从而提示设计人员所应具备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注意对路面施工操作和将来正常养护,对提高使用质量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色层次法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仇一颗  仇劲松 《公路工程》2009,34(4):54-57,72
公路工程造价由于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因而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即存在风险.正是由于风险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综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多层次评价模型,以评价公路建设中造价的风险,此方法具有计算简便、评价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李炜光  钟厚冰  徐建伟 《公路》2004,(2):111-113
针对超尺寸粒径二灰砂砾物理指标不易测定的问题.采用了理论计算、振动测试以及根据单位击实功相等原则确定了相应击实方法。通过不同测试方法对超粒径二灰砂粒的物理指标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室内试验基础上.最终提出采用单位击实功相等原则疗法确定的击实试验.具有较强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花岗岩的风化砂砾土路用性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粤东地区花岗岩风化砂砾土的路用性能,提出用二灰稳定作基层,并在施工工艺上强调先拌灰再掺水泥。通过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水泥石灰稳定风化砂砾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及良好的水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符合高等级道路路面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疆地区常用水泥、二灰及级配砂砾等半刚性基层材料,选用典型的骨架密实型及悬浮密实型级配,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等研究了二灰稳定砂砾设计参数与龄期、水泥稳定砂砾设计参数与水泥剂量的关系,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了新疆地区无机结合料稳定砂砾半刚性基层的设计参数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