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国松 《驾驶园》2008,(9):70-73
驾驶员的不良心理与交通事故发生率密切相关。据统计,全国40%-50%的恶性重大事故是由驾驶员不良心理造成的。因此,驾驶员要开好车、不出事.确保行车安全,必须要克服以下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2.
车辆转向操纵过程中驾驶员的生理/心理分析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英姿  余群 《汽车工程》1998,20(2):71-76
本文指出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状态对其操纵行为有着重要影响,着重探讨了驾驶员转向操纵过程中生理/心理问题,首先对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及描述,提出了一种合格驾驶员的心理模型;然后提出了驾驶员身心反应测试的几项指标,并进行了有关的测试,得到了不同驾驶员在不同车速,不同路线下的生理/心理变化规律,本文为建立一个包括驾驶员心理特性,行为规律的综合模型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形成的.当心理方面出现功能障碍时,会表现出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心理疲劳,驾驶员尤其是长途和出租车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会加大、上升.  相似文献   

4.
脾气暴躁脾气暴躁的驾驶员感情容易出现较大波动,易驾"英雄车"、"斗气车"、"冒险车"等.有关研究机构对750名肇事车驾驶员的心理性格进行了调查测试,其中5%的肇事驾驶员属于脾气暴躁型.  相似文献   

5.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部队驾驶员技术好的通常担任常用车驾驶,大多数经按编定位,确定为战备车驾驶员。这部分驾驶员由于驾龄不长、技术欠过硬、遇事心理承受能力差,因此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对于顺利完成任务尤其重要。而提高心理承受  相似文献   

6.
心理活动制约着行为结果,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活动与安全行车有密切的关系。预防和克服不良心理是保证驾驶员安全行车的重要前提,必须引起各级领导、车管干部及驾驶员的高度重视。一、驾驶员易发生事故的不良心理一是好胜心理。行车时争强好胜,爱与人比高  相似文献   

7.
在隧道行驶过程中,驾驶员主要受隧道光环境影响。传统的隧道照明设计只注重驾驶员能否辨清前方障碍物,未考虑到隧道光环境设计不合理而引起驾驶员产生不良生理、心理,是隧道交通事故的诱因之一。因此,从分析驾驶员的心理、生理反应角度出发研究隧道光环境,对减轻驾驶员心理负担,减少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公路隧道的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驾驶员违规种类的调查统计,分析了驾驶员违规对其生理、心理的影响及之间的关系,据此提出了预防建议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人体信息技术在道路交通环境与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潘晓东 《中国公路学报》2001,14(Z1):109-111
通过驾驶员的脉搏数和血压的变动规律,研究道路线形构造对其形成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负担程度.以单曲线部行车视距为研究对象,用实验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驾驶员心理生理上负担程度的评价指标,评价现有公路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驾驶员行车过程中80%以上的交通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道路视觉环境对安全行车的影响很大.文中从驾驶员的视觉角度出发,论述了行车中驾驶员视觉环境的主要内容、范围和特征,说明了道路视觉环境对驾驶员心理、行为及安全行车的影响;提出在道路设计与改造中应充分考虑驾驶员视觉特征与道路视觉环境对驾驶员的影响,合理设计道路、交通设施和道路景观等交通环境要素,为驾驶员提供一种宜人的道路环境,以利于安全行车.  相似文献   

11.
开祥 《驾驶园》2002,(6):23
驾驶员在避让时常常会有一些错误的举动: 1.让车不主动.引起让车不主动的原因是,大多数驾驶员认为自己车速快,快要转弯,快到目的地,道路灰尘大,前面有情况不便让车等.也有极少数驾驶员故意不让,开斗气车.不论是故意或无意不让车,均会引起超越车驾驶员的反感或急躁,如遇到性急的驾驶员会强行超车,有报复心理的驾驶员,超车后会做出报复行为.即使超车驾驶员有礼貌,不发火、不报复,但长时间不让车,后车紧跟前车也难免造成险情和事故.  相似文献   

12.
疲劳驾车事故很常见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产生生理机能或心理机能失调,即在生理或心理上产生疲劳,从而机能失调.驾驶员在行车中一旦出现疲劳征兆,离闯祸也就不远了.据统计,因疲劳驾车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起数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车辆日益增多,驾驶员的数量也与日俱增,这一情况对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安全行车的分析认为,汽车驾驶员在行车途中由于种种心理原因,对交通法规中的一些规定有禁不止、明知故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驾驶员行车中的心理原因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关系,驾驶员的心理对安全行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怯场心理。驾驶员因某种原因造成情绪紧张,会使原来形成的熟练动作不能正常地发挥。如新训单放、考核、驾驶比武和事故后重新开车等时,容易怯场。图利心理。少数驾驶员由于私心较重,常利用工作之便贪图私利。在现实中,因图私利而导致车祸的并不鲜见。因此,驾驶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地做雷锋式的驾驶员。急躁心理。由于受任务、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驾驶员心情急躁,主要表现为开快车。常言道:“十次肇事九次快”。这就要求驾驶员遇事冷静,做到事情急心不急,时间紧不超速行驶。忌医心理。驾驶员明知自己在驾驶技术和作风方面不…  相似文献   

15.
汽车驾驶员心理训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中阐述了汽车驾驶员心理训练的概念,意义,任务和内容,探讨了汽车驾驶员心理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汽车驾驶员的个体因素是影响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而驾驶员的心理反应又是这个重要因素的重中之重。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对于驾驶员我们不能忽略车内环境对于其心理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条件的优劣,对于驾驶员的健康、工作能力以及心理变化带来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道路交通环境的逐步改善,一些驾驶员在特定环境和特定场合下,驾驶员过分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或者在麻痹大意的心理状况下酒后驾驶、超速、超车等现象普遍存,从而放松了注意行车安全的神经。日前,有关人士针对酒后驾驶、超速、超车以及会车等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况对部分驾驶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驾驶员存在违法心理。因此,对于驾驶员来说,了解在某些特定环境以及特定场合下的心理状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对于减少违法和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一)优越心理.有的驾驶员自认为给领导开车,车号特殊、车籍特殊、车况良好等,便产生优越心理、高人一等心理.甚至闯红灯、走逆行,超速行车,违章打驶,将交通法规置于脑后,这样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9.
能见度下降对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和驾驶员生理心理产生不利影响,并影响行车安全.通过建立气象能见度与驾驶员可视距离的关系模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人员在雨雾等较恶劣天气条件下能够根据能见度仪采集到的大气能见度数据做出高速公路管理决策.  相似文献   

20.
张全  张威 《汽车运用》2010,(12):26-27
<正>近年来,海南省军区司训大队着眼使命任务,积极探索和实践新形势下军车驾驶员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和路子,从提高官兵思想认识、健全心理训练制度机制、完善心理训练内容体系、提高心理训练效益质量入手,从难、从严磨砺新驾驶员学兵过硬心理素质,促进了驾驶员队伍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