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集装箱港区为研究对象,将港区内交通量分为集疏运交通和非集疏运交通,按其特点采用总量控制法、类别生成率法等交通量需求预测方法分别预测。通过深圳港西部港区疏港道路工程的应用实例,对类似项目起借鉴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童毅 《交通与计算机》2012,30(2):62-67,71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发达成熟城市将会面临集疏运系统饱和及缺乏问题。以上海沿江通道各种规划选线方法及路线方案为例,介绍了在用地资源有限、集疏运系统不完善条件下,如何与其他通道结合,新建集疏运通道,从而保证各自功能的发挥并能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组织实施保障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保证深圳市过境与疏港货运交通组织方案顺利实施为目标,运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系统工程理论对南坪快速塘朗山支线的交通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塘朗山支线的关键性、道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交通组织方案实施的不同阶段,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服务水平分析;提出了管理策略,并进行效果评估。管理策略保证了塘朗山支线的交通功能和货运交通组织方案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MapX的城市停车需求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停车生成率预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各预测区域不同类型用地间相互作用后的停车动态生成率,并利用道路交通量对其进行扩展,建立了用地与交通影响分析模型;然后借助可编程MapX组件,与高级编程语言VB.NET结合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建立了模型的算法设计,开发了城市停车需求预测性规划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城市行政区域及其功能小区进行精确的停车需求预测,为停车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需求理论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分析了新时代交通需求预测理论相对于传统理论的3个转变,从客运与货运2个方面介绍了国外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的模型与方法,并结合国外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相关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我国研究综合交通需求理论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货运OD是城市交通规划中进行交通需求预测的一项基础资料。根据我国大城市货运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于大城市实际情况的城市货运抽样调查方法和扩样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起点和终点的具体情况进行扩样,比较真实地反应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嘉兴港区现状疏港公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乍浦港区的集疏运需求预测结果和疏港货物集疏运交通量预测结果,对嘉兴港区疏港通道的公路运输通道进行了专题方案研究,提出了适合嘉兴港区疏港需求的疏港公路通道专题规划方案,并结合嘉兴港区的实际建设情况,提出了保障疏港公路通道建设及运营维护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妈湾跨海通道蛇口—赤湾连接线工程是深圳港区跨海货运通道的一部分,建设条件复杂,为此开展多线位、多工法方案综合比选,以确定兼顾各方需求的优化方案。对工程的功能定位、港区货运需求、沿线用地情况及规划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跨海货运快速路通道从选线、工法、设计方案逐层递进,进行多方案比选。综合考虑了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减少对港区用地占用,降低施工对疏港交通影响等因素,确定了项目的选线方案以及双管单层15 m盾构的工法和设计方案。成果为深圳市等港区货运通道的选线及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枢纽快速集散系统是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火车东站枢纽快速集散道路系统需在2 km2的用地范围内合理组织集散交通和地面交通,实现3.8万pcu/d道路集散交通的"均衡集散、到发分离、立体整合"。着重对集散系统的交通需求预测和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结合政和县公路交通发展实际,论述了县级公路网规划的背景及目标,对路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及定量评价,采用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和模型,提出了政和县"一城两镇"公路网层次功能划分及规划布局方案,并从路网技术和建设用地规模两方面对布局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尽可能缩短船舶在港的停留时间是提高港口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合理高效的拖船作业流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港口拖船作业实例,对拖船的配备,船舶与所需拖船的匹配规则等进行了分析,基于eM—Plant软件,建立了具有阶层结构的系统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中的拖船设备利用率进行了讨论,为可能的改进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围海造陆工程中的吹填软土地基具有独特的成因,往往存在着渗透性较大的夹砂层或者局部夹砂层。基于夹砂层具有良好透水性的特点,提出了深井井点降水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该类软基的新思路,并深入分析了该方法的加固机理。依托珠海港高栏港区神华煤炭储运中心一期工程软基处理工程设立了现场试验区,探讨了依托工程采用深井井点降水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优越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深井井点降水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类似于依托工程的夹砂层软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对SHJS聚碳硅氧烷防水防腐防撞耐磨涂料从体系设计定位、 设计原则及潜有深层次协同效应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其优异性能由来机理, 明确了该涂料在海港潮湿环境下施工的优越性。通过实际工程应用, 观察其效果, 证明SHJS聚碳硅氧烷涂料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4.
Due to the intrinsic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high-speed catenary system, a modelling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s of nonlinear cable and truss elements. The calculation procedure for solving the initial equilibrium state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Newton–Raphson iteration method. The deformed configuration of the catenary system as well as the initial length of each wire can be calculated. Its accuracy and validity of computing the initial equilibrium state are ver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the separate model method, 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 and other methods i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s. Then, the proposed model is combined with a lumped pantograph model and a dynamic simulation procedure is proposed. The accuracy is guaranteed by the multiple iterative calculations in each time step.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son with EN 50318,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software and SIEMENS simulation report, respectively. At last, the influence of the catenary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the reserved sag and pre-tension) 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is preliminarily analys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odel.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得理论计算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并且降低静载试验成本,在铰接板法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型修正技术的公路简支板梁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简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建立了一种可以考虑板间接缝剪切变形的简化分析模型,并推导了相应的静力和动力方程。针对简化模型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以待测桥梁动力试验测得的自振频率和桥梁跨中振型构造目标函数,以竖向弹簧刚度k、扭转弹簧刚度Ψ以及剪切弹簧刚度kq为待识别参数的模型修正方法。通过提出的模型修正方法,得到实际状态下桥梁的主要参数,以简化模型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影响线为基础,可计算各板梁的横向分布系数;验证了不考虑板梁间接缝剪切变形时,基于简化模型的横向分布系数分析结果与铰接板梁法相同,从而证明了所提简化模型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最后以一座桥梁为对象,进行了动力测试,识别了简化模型的物理参数。模型修正之后的模态频率和实测值吻合良好,同时振型之间的MAC(模态保证准则)系数也接近于1,从而表明利用所提的模型修正方法可以有效识别简化模型的物理参数,使理论模型和实际桥梁吻合。  相似文献   

16.
M8325凸轮轴仿形磨床为对象,从非平稳机过程的时间序入手,建立了以凸轮靠模升程作作为输入、工件升程作为输出的磨床加工系统二阶定常线性自回归数学模型。基于此数学模型,提出了动态设计凸轮靠模型的方法,并按此法进行了凸轮靠模的动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用模态分析结果修改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设计参数修改法” ,以某大功率柴油机的缸盖为例进行了验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 ,利用设计参数修改法修改后的有限元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半经验数学模型来近似表示涡激力是目前研究涡激共振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但关于非线性涡激力模型参数的试验识别研究还较少,现有识别方法也有待改进。为了更方便可靠地识别非线性涡激力模型中的参数,根据能量等效原理推导出一种基于节段模型位移响应的气动参数识别新方法。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测得中央开槽箱梁断面的扭转涡激共振位移响应,应用新方法识别简化非线性涡激扭矩模型中的气动参数,并对参数识别精度做出评价。将新方法与Ehsan等所建议的位移法以及基于实测力时程的三步最小二乘拟合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识别得到的气动参数可以较好地预测系统的扭转涡激共振位移响应;基于一致的系统线性机械参数,新方法识别得到的气动参数与Ehsan等所建议位移法的识别结果基本相同,而新方法能进一步考虑对识别结果影响较为显著的机械参数非线性特性;当新方法考虑非线性机械参数时,其识别结果和基于实测力时程的三步最小二乘拟合法相比也十分吻合,并且新方法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干线绿波控制效果受次干道出入车辆和行人过街影响的实际问题,首先在分析上游次干道左转车辆对下游交叉口排队影响的基础上,将两相位排队消散模型改进为4相位排队消散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传统相位差进行优化;然后分析行人过街对干线车流的影响,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车辆因行人过街干扰而产生的时间延误,并据此进一步对相位差进行优化.最后利用Vissim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绿波控制优化方法和传统绿波控制方法相比,车均延误减少了20.5%,车均停车时间减少了17.6%,车均停车次数减少了8.7%,平均行程时间减少了3.5 s,对于干线绿波协调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地质建模软件Earth Volumetric Studio(EVS)存在的地层建模方法无法对钻孔揭露地层比较复杂的情形进行层序划分,岩性建模方法无法生成连续光滑的层间界面等问题,以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青秀山站至博艺路站区间段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同时具有表达复杂透镜体和清晰的地质层面能力的EVS地层-岩性建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将该方法分别与地层建模和岩性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交叉验证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地层-岩性建模方法建立的模型比单独使用地层模型和岩性模型更能反映实际的地质情况,且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模型的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地层建模方法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