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璞琪 《隧道建设》2012,(Z1):50-54
西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北客站—北苑站盾构区间1#联络通道现场处在西铜高速、地铁二号线北客站、铁路北客站地下停车场施工等几处作业区的交叉地带,为确保亚洲最大的铁路航空港西安新客站按时开通运营,结合西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北客站—北苑站明挖联络通道施工技术方案,对浅覆土盾构隧道联络通道明挖施工进行研究,总结了明挖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郭剑勇 《隧道建设》2014,34(2):147-152
为解决在特定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建隧道施工影响既有地下结构安全的问题,以北京地下直径线前三门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隔离桩保护,分步开挖"设计方案,模拟隧道分步开挖过程,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联络通道的位移值。主要结论如下:隧道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分步施工法是可行的,施工不会影响联络通道及电力隧道的结构性安全。  相似文献   

3.
机械法联络通道施工工法包含盾构法和顶管法2大类。为分析机械法和既有冻结法工艺的异同点,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隧道21座联络通道为背景,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构安全性、环境影响、施工工效、能源消耗等。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将不同工法的主隧道结构保持一致,保证了主隧道结构的标准化;2)不同工法施工均能满足功能、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3)机械法相对于冻结法施工引起的主隧道收敛变形更小,更有利于结构安全;4)在同等条件下,机械法施工时间约为冻结法的1/2,同时冻结法每延米联络通道耗电量约为机械法的10倍。  相似文献   

4.
顾沉颖 《隧道建设》2015,35(7):716-720
针对盾构法隧道联络通道施工中存在的风险,提出顶管直接切掘新型管片联络通道新艺(NOMJS)。该工艺采用特殊设计的顶管机直接切削贯穿上下行线隧道管片形成联络通道结构,并在顶管始发和接收过程中设置止水框体和整体接收装置,可大大降低施工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简化联络通道施工的工序。可直接切削复合管片由可切削混凝土和玻璃纤维筋浇筑,能满足隧道衬砌和顶管机直接切削的要求。联络通道管节采用钢管节,分为始发与接收管节、常规管节和特殊管节,始发与接收管节、止水框体、整体接收装置采用特殊设计,具备间隙封堵、风险应急和快速拆除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盾构法施作联络通道的过程中,由于主隧道的结构体系发生变化,衬砌内力发生重分布,对主隧道结构稳定不利。为了解结构安全性以及结构响应,开展盾构法联络通道的结构受力足尺试验进行模拟。试验采用7环管片错缝拼装进行模拟,在模拟真实水土压力荷载后,通过运用盾构直接切削管片,模拟真实盾构法联络通道施工过程中的出洞过程,得到如下结论: 1)通过模拟的方法得出该工法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况节点; 2)通过模拟得出隧道在整个切削过程中各环的收敛变形整体性较好,工法是安全的; 3)试验过程中,除切削位置以外的其余位置发生内力重分布,内力重分布的过程与工况变化过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继"阳明号"之后,宁波轨道交通又有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启动。宁波轨道交通召开"机械法联络通道装备及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简称"T"接隧道技术)立项论证会,专家组充分肯定项目组的技术路线和方案,已同意立项。2016年11月11日,"阳明号"盾构施工的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出入段贯通,成为国内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类矩形盾构隧道,也是世界上最大断面的类矩形盾构隧道。"T"接隧道技术主要是为了解决地下空间贯通的一些具体问题,让地下空间孤岛更好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12B标(长清路站~耀华路站区间)隧道工程,下行线盾构需要穿越轨道交通13号线的联络通道,推进过程中,需要在联络线处增加一次进出洞,且盾构平移过站100m。该文以此工程为例,探讨了盾构平移过站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地铁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在我国正迅速发展,城市地铁以其安全、快捷、准时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地铁区间隧道在修建过程中,一般采用盾构法、矿山法、明挖法等进行施工,但由于隧道经过的土层及城市建(构)筑物情况比较复杂,上述的施工方法尤其矿山及明挖法往往需要辅助以降水、注浆、冷冻土层等施工措施。介绍了沈阳地铁二号线五里河站~奥体中心站区间隧道联络通道的冷冻法施工组织设计,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侵入盾构隧道桩基人工挖孔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闯东 《隧道建设》2009,29(2):222-226
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猎-潭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其间要下穿猎德涌桥和马场路口18号人行通道等构筑物,18号人行通道共有19根桩基侵入隧道,通过多种方案比选,采用人工挖孔的方式对侵入隧道的桩基进行了破除处理,保证了人行通道的结构安全和盾构掘进施工的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10.
张晖 《隧道建设》2006,26(3):58-59,94
主要介绍了上海地铁明珠线蓝村路站-浦东南路站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泵站采用水平冻结加固情况下,隧道支护及结构施工过程,分析了隧道内矿山法施工旁通道对地表及隧道结构产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指出了矿山法施工技术在市政及地铁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孙巍  官林星  温竹茵 《隧道建设》2015,35(10):1028-1033
矩形盾构法隧道具有空间使用率高,可进行浅覆土、长距离曲线掘进施工的特点,为地下连接通道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建设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上海虹桥临空11-3地块地下连接通道工程为背景,对矩形盾构法隧道的受力分析与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探讨了矩形盾构法隧道设计中的难点。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矩形盾构法隧道由于形状的关系,管片接头需要承受较大的弯矩与剪力,可采用螺栓群的方式来满足接头受力的需要;2)所采用复合管片的主要受力构件为钢结构,在管片接头处采用深手孔的方式解决了多螺栓的安装难题;3)注浆荷载对矩形盾构法隧道受力影响较大,合理注浆压力及分布模式的确定决定着结构设计的经济性;4)通过管片的载荷试验,验证了所采用的复合管片可以很好地满足矩形盾构法隧道的受力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对交通和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紧临建筑物施工越来越普遍,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在同济大学以及大连路车站上方均设计了下立交,疏解同济大学门口以及大连路四平路交叉口的交通拥堵状况。由于下立交下方是盾构法隧道,施工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该文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3标同济大学站-国权路站区间隧道与中山北二路下立交基坑工程同时施工过程中的不同工况的综合分析,揭示盾构法隧道与下立交长距离叠交的设计与施工的要点,提出在所述的工况条件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同时满足双线正常行车和右线停车线扩大断面的工程功能需要,西安轨道交通工程一号线枣园北路站-汉城路站一区段成为非等大断面盾构法与新奥法小净距黄土地铁隧道。针对断面不等、盾构法与新奥法组合施工方案、小净距黄土地铁隧道的特点,进行了左线小断面盾构法与右线大断面双侧壁导坑法或CRD法双线依次先后贯通共4种施工方案的数值模拟与比选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先贯通小洞后开挖大洞方案相比较,采用先双侧壁导坑法贯通大断面隧道后采用盾构法掘进小断面隧道的施工方案对围岩扰动较小,能够更有利于减小拱顶下沉,控制地表变形和中间土体应力。结合西安地铁隧道工程实践开展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可为今后在黄土地区修建地铁隧道提供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不良地质条件下盾构区间隧道联络通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 《隧道建设》2012,(Z1):95-98
以深圳地铁3151标益田站至石厦站盾构区间联络通道施工为例,介绍了联络通道及废水泵房的施工难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了优化,采用全断面注浆加固地层的方式代替旋喷桩土体注浆加固,重点介绍了全断面注浆加固止水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方案优化后,保证了不良地质条件下隧道联络通道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杨圆  王春松 《隧道建设》2017,37(Z1):189-193
武汉市轨道交通11号线东段工程光谷四路站—光谷五路站区间为"S"型连续曲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50 m,采用盾构法施工。通过对主动铰接盾构机掘进控制的难点分析,从土压力、千斤顶推力、千斤顶行程差、水平铰接角度和前盾水平趋向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控制措施,使成型隧道轴线、管片错台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成功解决了连续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轴线难以控制、管片容易错台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地铁规模的不断发展,区间隧道联络通道在防灾、排水、联络等方面的功能日渐突出,人工地层冻结法(以下简称冻结法)在地铁区间联络通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设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更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上海市轨道交通某区间联络通道为例,就冻结法在地铁区间联络通道中的应用作一浅析,以期得到更多业内资深人士的关注,使冻结法的设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7.
钱江隧道及其南、北接线共同组成了钱江通道,全长43.6km,北接沪杭高速,经桐乡、海宁,穿越钱塘江,再经萧山、绍兴,南接杭甬高速,是浙江省的重点项目工程。其中,钱江隧道是钱江通道的过江部分,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性工程,全长4.45km,设计为双向6车道,速度80km/h,投资近36亿。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直径为15.43m,是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机,而钱江隧道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直径的盾构法施工隧道之一。在钱江隧道稳步推进的同时,钱江隧道南、北接线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按照目前的工程  相似文献   

18.
《隧道建设》2012,32(3):436-436
钱江隧道是南连萧山、北接海宁的特大越江公路隧道。工程采用外径15.43m的盾构法施工,双向六车道,为世界直径最大的盾构法隧道之一,隧道设计速度80km/h,隧道全长4450m。  相似文献   

19.
软土地层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平冻结法施工技术在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国权路站-五角场站区间软土地层联络通道施工中的应用,并且重点论述了冻结帷幕设计、冻结孔布置及制冷设计等问题。实践证明,采用的冻结法施工技术是科学、合理的,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淑燕 《隧道建设》2019,39(5):795-801
为解决目前地下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设计方案普遍存在的土建造价高、空间浪费大、换乘比例受到一定限制、车站前后区间交叉多、联络通道设置不方便、施工风险大等问题,通过对5、9、12 m 3种地铁车站站台层中间线路的左右中心线间距方案进行比选,选取12 m线间距方案为综合最优方案,扩大后的空间可设置设备用房或换乘站台;同时,根据实际换乘客流情况,选择合理的地铁线路左右线布置方案。通过实例分析可知: 通过采用新的布置方案,此类同站台换乘车站前后区间均可采用盾构法施工,不需要在区间设置竖向联络通道,从而可以减少明挖车站长度,降低车站和区间的综合造价,同时减少区间的平面交叉,降低施工风险;增设换乘站台的方案还可以增加车站同站台的换乘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