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2月7日,世界最大特高压GIL综合管廊工程,即苏州—南通GIL长江隧道建设迎来重要节点,安全越过水下78 m深度。这个深度的水土压力超过0.8 MPa,是目前国内水压最高以及埋深最大的水下隧道。苏通GIL长江隧道全长5 468.5 m,盾构开挖直径12.07 m,为目前穿越长江最长的盾构隧道。从2017年6月28日盾构始发掘  相似文献   

2.
正苏通GIL综合管廊从长江底穿江而过,该过江隧道工程是淮南—南京—上海1 000 kV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咽喉"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过江隧道。管廊江底"埋线"长达5.5 km,隧道盾构设计直径为12.1 m,核准动态投资47.63亿元。隧道在长江水底-74.83 m建设,水土压力超过0.9 MPa,是目前国内埋深最大、水压最高的隧道。前期的勘察工作尤为重要,将为后续的管廊施工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勘探队伍在5 530.5 m的沿线每40 m设置一个勘察点  相似文献   

3.
在无轨运输方式下,随着隧道掘进距离的增长,洞内车辆调度成为制约盾构高效掘进的关键因素。为优化长距离盾构隧道洞内车辆物料运输流程,提高车辆的运输效率,以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为例,对独头掘进5 468 m的长距离泥水盾构隧道进行物料运输优化,并建立长距离隧道车辆无轨运输优化模型。结果表明: 车辆极限运输长度Lmax和车辆投入数目呈正相关关系,投入6辆双头车可以满足本工程独头掘进5 468 m的运输需求; 车辆最长滞留时间相比于原方案减少131 min。该优化模型可为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洞内物料运输方案提供理论指导,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隧道建设》2019,39(10):1737-1740
消息1:上海首条“会自主呼吸的隧道”--北翟路地下通道即将通车......1609; 消息2:“万里黄河第一隧”开建〓国内在建最大直径公轨合建盾构隧道......1619; 消息3:大成建设将“VR”用于混凝土喷射作业......1626; 消息4:罗宾斯小直径双护盾TBM取得重大进展......1635; 消息5:希腊首次在高速公路隧道中安装智能监测系统......1665; 消息6:中国参与赫尔辛基-塔林世界最长海底铁路隧道项目......1696; 消息7:日本藤田公司开发高紧固性混凝土管片接头......1711; 消息7:世界最长气体绝缘特高压输电线路--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投运......1727  相似文献   

5.
长距离大直径盾构隧道洞内单车道段车辆调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盾构隧道洞内无轨运输具体的车辆调度方案,依托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工程采用预制中间箱涵、现浇两侧箱涵的方式建成双层结构),根据本工程物料运输的特点,以重要物料优先考虑、减少车辆等待时间为原则,提出单车道段车辆调度方案,并针对方案中各车辆行驶和卸料用时之间的关系,建立运输车辆调度数学模型,对该车辆调度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可得出结论: 该车辆调度方案能满足工程中物料供应的要求,单环运输周期和单车道长度呈线性关系。并得出本工程设定工况下的运输间歇为0.48 h,最小掘进周期为1.52 h,单车道极限长度为1.16 km,掘进速度最大可提升32%。  相似文献   

6.
何历超 《中外公路》2021,41(5):203-206
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采用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下穿长江深槽,最大水土压力0.98 MPa、最小覆土厚度不足17.4 m,是目前中国国内埋深最大、水土压力最高的电力越江隧道.该文针对长距离越江隧道下穿冲槽区的施工难点,对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的掘进参数控制、盾构姿态调整、泥水循环管理、同步注浆控制、盾尾密封方案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可为后续类似地质条件下大直径长距离电力越江隧道高效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苏通GIL综合管廊隧道工程超高水压盾构隧道接缝防水设计这一关键问题,首先,通过经验类比与理论分析,提出采用双道密封垫的接缝防水形式。考虑该隧道内部高温的不同影响,近管片内弧面的内道密封垫与近管片外弧面的外道密封垫设计水压值分别设定为1. 92、1. 60 MPa。然后,结合数值模拟分析,设计并筛选得到内外双道密封垫断面型式。最后,通过压缩性能试验和防水性能试验分别测得试验断面的密封垫压缩性能、闭合压缩力及防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内外道密封垫接缝在张开量为8 mm、错缝量为15 mm时,防水能力分别达1. 94、1. 80 MPa,可满足本工程的防水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8.
武汉谭鑫培路地下综合管廊GIL舱属于超长封闭的构筑物,排热通风问题成为该工程设计的控制性问题,特别是舱体与周围土体的传热问题。基于IDA隧道模拟软件建立GIL舱一维分析模型,对当前通风系统在夏季、冬季与过渡季节典型气候下的短期排热,以及1年、10年和30年考虑季节变化下的长期排热进行分析。短期分析结果表明,管廊坡度和温度梯度会降低某些区域的目标通风率,在设计中应引起重视。长期分析结果表明,舱内空气和壁面温度升高在运行的前5、6年最为显著,并在30年的剩余时间内保持稳定,舱壁与周围土体释放10%~40%的热量。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OpenFOAM建立GIL舱三维节段模型,分析电缆和支架对舱内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影响,揭示GIL舱内速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与烟囱效应对温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姜炯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1):248-250,258
以某综合管廊穿越地下交通隧道为例,分析讨论了两者的竖向关系及协同设计。综合管廊采用“管廊变舱+结构共建”的形式上跨交通隧道,通过调整管廊的舱室数量、净高、净宽,将管廊内敷设管线的重新排布,尽可能减少了管廊穿越对交通隧道竖向设计的影响,起到集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减少工程投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高水压作用下大断面盾构隧道管片结构的安全性,依托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项目,选择5个控制断面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功能盾构隧道结构体加载装置,对管片结构开展原型加载试验; 基于混凝土结构偏心受压极限承载力理论,推导出管片结构的M-N承载力曲线,并提出管片结构的安全性评价指标。研究表明: 管片结构的弯矩呈现出“蝶状”分布,轴力呈现出“圆状”分布,最大正弯矩和最大轴力均出现在拱顶位置; 5个控制断面管片结构的试验内力均在承载力曲线包络范围内,管片结构均处于安全状态; 管片结构安全系数沿圆周分布不均,拱顶安全系数小于其他位置,管片结构的安全系数为2.12-2.91,设计满足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如何因地制宜的选择综合管廊建设路段、入廊管线,从而确定合理的综合管廊断面是综合管廊建设的重点及难点。介绍了武汉市汉口滨江商务区综合管廊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建设条件对综合管廊的规划路由进行优化调整、选择入廊管线以及断面设计。同时,根据自身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工程经验,对综合管廊因地制宜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为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综合管廊的建设会引起道路基底附加应力不同,从而引起道路横断面上的不均匀沉降,如果控制不当,甚至会引起路面开裂、错层,从而影响车辆正常通行。通过广州顺德某管廊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改变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及上层覆土厚度,研究综合管廊对路基沉降差的影响,并提出减少沉降差的建议,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长沙高铁新城综合管廊工程是首批国家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的第一批工程,工程规模大、入廊管线种类多,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从实际设计方案出发,分析了高铁新城综合管廊总体设计要点,解析了综合管廊标准断面、平面和竖向以及各功能节点的设计原则和实施方案,重点研究了综合管廊与沿线磁浮轨道、地铁、电力隧道等其他市政基础工程的相互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对笔者参与该工程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对未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城市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是重要的城市生命线工程.从综合管廊结构安全性、防淹、防火、防人为破坏等角度,提出了城市市政综合管廊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PPP模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成为现阶段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热点,但在我国综合管廊工程总体造价的不确定性成为了推进PPP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的重大障碍。简单分析PPP模式下综合管廊工程总体造价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是促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国内关于综合管廊深基坑设计方面的研究尚有欠缺。以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为工程背景,综合分析综合管廊深基坑特点,针对基坑周边不同环境的特点,结合基坑特性,在不降地下水的情况下,提出了不同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方案,并得到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实际应用,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浇钢筋混凝土管廊工程的防水问题一直是管廊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金义都市新区一期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为例,分析了管廊的防水技术和质量过程控制。探讨管廊渗漏水的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行《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对软土地区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没有相应的指导意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工程案例调查,从软土主要分布区域,综合管廊分类,结构形式,沉降控制标准,软基处理措施等方面,对软土地区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建设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综合管廊的区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健  王恒栋  祁峰 《隧道建设》2019,39(9):1480-1485
为进一步完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设计理论,提高综合管廊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基于大量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实践,提出将“区间”概念应用于综合管廊工程的总体设计。通过对综合管廊功能需求和入廊管线技术要求的分析,给出综合管廊各类“功能区间”的定义、特征; 通过进一步分析综合管廊各类功能区间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提出通过功能区间构建具备复合功能属性、可复制的“单元区间”,再通过单元区间的复制串联实现综合管廊总体设计的系统布置方法。最后,提出以“单元区间”为核心理念的综合管廊“区间设计”的定义和一般方法,以期为综合管廊工程系统布置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老旧城区采用传统明挖工法建设综合管廊多因交通影响、管线迁改等问题而举步维艰,采用暗挖工法建设综合管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将暗挖技术与综合管廊建设技术合理的结合,以推动老旧城区综合管廊建设的发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对暗挖综合管廊的历史和发展进行概述。将暗挖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分为需求驱动阶段和主动探索阶段,分析暗挖综合管廊发展的特点,认为暗挖综合管廊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如何在长距离暗挖综合管廊工程中实现综合管廊必需的功能要求。结合暗挖工法与综合管廊的技术特点,指出管廊功能整合,暗挖施工井的综合利用,长距离暗挖区间的防火、通风与逃生设置,垂直顶升技术等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