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燃煤的烟气脱硫技术中以湿法脱硫技术应用最广,其脱硫效率也最高,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方法。本文结合第二动力厂烟气脱硫实际,对其可选择的脱硫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几种典型烟气脱硫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第二动力厂脱硫改造工程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采用焚烧工艺处理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可行性,在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建设了规模为100t/d的污泥焚烧处理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复合干化器内温度均匀,污泥干燥良好,烟气排放特性和飞灰浸出毒性达标。该文介绍了其运行分析情况,以数据证明采用循环流化床一体化焚烧技术处理污泥在工程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对燃煤钢铁厂、玻璃厂采用干法(半干法)钙基脱硫剂对烟气进行脱硫而产生的工业废渣——脱硫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型和B型干法烟气脱硫渣的矿物组成是以脱硫产物、残余的钙基脱硫剂和少量粉煤灰为主,同时还含有较多的活性激发组分,不仅能调节材料中的SO3含量,还能充分激发混合材的活性;随着脱硫渣掺量的提高,混合料的凝结时间逐渐延长,强度先增大后降低;不同种类的脱硫渣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炼油厂催化装置烟气存在SO2、NOx超标现象,因此研究催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显出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3种常用催化烟气脱硫技术和2种常用催化烟气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了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避免大气污染和酸雨给人类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烟气脱硫工艺系统的优化设计成为当前我国环境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简要介绍热电厂的烟气脱硫工艺,从而进一步探讨和分析烟气脱硫工艺的选择原则,以便使烟气脱硫工艺更好地应用于热电厂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使用国V汽油在底盘测功机上对4辆不同技术路线的直喷、非直喷轻型汽油车进行了测试循环对低温尾气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测试循环包括欧洲的ECE、美国的FTP75和最新的世界统一循环WLTC。重点研究了循环对汽油车在低温环境下CO,THC/NMHC和NOx排放及油耗的影响,并对车辆冷起动瞬态排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循环对汽油车低温CO,THC/NMHC和NOx排放影响明显,针对不同技术路线车辆总体上这几种污染物排放从高到低依次为ECEWLTC3FTP75,说明相同限值下,欧V和国V循环低温排放控制较严,美标循环较为宽松。研究还发现,70%以上低温排放主要产生在车辆冷起动后的100s内,且第一个怠速时间和第一个加速度是影响整个循环排放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SBS改性沥青的原材料组成特点以及SBS改性沥青加工生产过程,对于沥青烟气排放进行了来源、成分等理论分析和试验检测,并结合广吉高速公路SBS改性沥青加工生产项目,分析了沥青烟气的环保处理措施和装置,目标是对于SBS改性沥青加工过程的烟气排放进行环保控制,实现有害沥青烟气低排放的绿色生产和施工。  相似文献   

8.
林骥 《汽车与配件》2012,(20):48-50
在实际生产中,烘干设备的供热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的烟气排放热损失约占总能耗的25%,而这部分被排放的烟气仍然存在着能量回收的契机.对低温排放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和利用,是涉及烘干设备、公用动力系统、其它区域耗能设备等综合性很强的系统节能技术,是汽车涂装车间能源综合利用的典型课题.  相似文献   

9.
回顾2011年轻型车和重型车用发动机排放法规和排放控制技术的重要进展。首先,介绍该领域排放法规的制定情况,包括收紧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常规污染物排放标准草案、欧洲最新的直接喷射汽油机颗粒数排放法规,以及试验循环的发展和在用车试验方法的探讨。对美国提出的2017—2025年轻型载货车温室气体排放法规草案和首次定案的2014—2017年重型载货车温室气体排放法规作了评述。介绍了包括柴油机和汽油机在内的轻型车和重型车用发动机技术在控制排放方面的主要进展。排放控制面临的挑战包括柴油机和稀燃汽油机需要依靠稀氮氧化物(NOx)治理来满足正在推出的NOx和温室气体排放法规。总结了几种NOx控制技术的研发情况,包括采用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以碳氢为基础的NOx控制方法,其中还涉及一氧化二氮排放的问题。经各种认证试验循环显示,这些技术平均能达到95%以上的降NOx效率。介绍了正在开发的能降低背压并与SCR实现一体化的柴油颗粒捕集器新材料。然后,概要介绍了柴油氧化催化转化器的发展状况,主要涉及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随催化剂配方和碳氢氧化参数的变化。最后,讨论了汽油机排放控制的某些重要进展,包括先进的三效催化转化器在分区涂敷技术和节省贵金属方面的进步,以及硫对新配方的影响,另外,还对汽油颗粒捕集器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伴随排放法规的日渐严苛,试验标定过程需要实时获得颗粒物排放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微碳烟颗粒物分析仪原理,提出使用此分析仪测量颗粒物排放浓度并进行换算,实时获得排放法规要求的比功率排放值的计算方法,辅助称重法实现实时测量发动机颗粒物排放性能的需求,并通过非道路稳态循环(NRSC)和非道路瞬态循环(NRTC)对计算方法进行验证,试验证明此计算方法与称重法测量结果偏差可保持在较小范围内,可以进行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要求,各种可供选择的以提高废气再循环(EGR)率的EGR技术路线正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稳态排放在不断降低,排放试验运转循环中瞬态部分的排放峰值变得十分重要。因此,需要分析不同EGR技术路线的瞬态性能。对装有冷却式短线EGR和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1,9 L轿车柴油机采用GT—Power软件进行了1维仿真分析。为了对仿真进行标定,测量了瞬态负荷,包括采用快速二氧化碳分析仪测量瞬态EGR率和气缸压力,以测取放热数据。采集了瞬态燃烧放热率的数据库进行仿真。用瞬态EGR率和进气压力作为选择某一循环正确放热率的判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采用电控直列泵+冷却EGR技术的国Ⅲ柴油机强制关闭EGR阀对ESC、ETC和ELR循环排放的影响.分析了在调整喷油提前角后的ESC循环试验结果.比较了满足国Ⅲ排放法规的直列泵、电控单体泵和高压共轨3种技术的ESC循环的油耗率.研究结果表明,国Ⅲ柴油机在关闭EGR阀后NO_x大幅上升,超过了法规限值;虽通过调整喷油提前角可达到国Ⅲ排放的要求,但油耗率上升,动力性下降;与其它技术相比,采用电控直列泵+冷却EGR技术时国Ⅲ柴油机ESC循环油耗率最低.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上海市政府有关要求,市废管处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公布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营数据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废弃物管理部门积极督促辖区内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营商落实相关数据的网上公开工作。公开内容主要包括了项目概况、运营数据和烟气排放数据、环境监测报告等。通过数据上网公示这一形式,未来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够实时了解本市所有焚烧设施的烟气排放情况。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14.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升级,对于10nm以上颗粒物排放进行管控的需求持续增强。为探究23nm以上颗粒物数量(PN23)和10nm以上颗粒物数量(PN10)排放特性差异,本文选用一款符合国六标准的重型柴油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运行重型车实际道路车载法排放试验循环(PEMS),冷热态WHTC循环和WHSC循环,使用颗粒物计数器对试验中PN23和PN10同时进行采样测量。结果表明,PN10和PN23的瞬态排放规律基本一致;各次试验中PN10比排放结果均显著高于PN23,但对于不同测试循环,PN10和PN23排放差异有所不同;虽然PN10比排放结果显著高于PN23,但其结果仍可满足国六排放法规要求,在法规限值不加严的前提下,现有DPF技术可以应对由PN23向PN10的切换。  相似文献   

15.
采用AVL全流采样(CVS)系统,在3台国Ⅳ重型柴油机上进行了国Ⅳ、国Ⅴ柴油油品对排放影响的对比试验,试验使用ESC,ETC以及ELR测试循环。3台发动机均采用增压中冷+SCR技术路线,供油系统包括高压共轨和电控单体泵系统,排量范围为3.8~11.9 L。研究发现,无论是ESC循环还是ETC循环,国Ⅴ柴油相对于国Ⅳ柴油,均可以降低重型柴油机的PM和CO排放,但对NO_x,THC和ELR烟度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某款柴油重型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发动机在环采用C-WTVC测试循环,研究不同载荷对重型车排放的影响。文章主要用C-WTVC循环分析不同载荷(10%、50%、100%、150%)循环排放量以及各路况排放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增加,NOx、PN、CO循环排放量增加;各载荷的NOx、CO,市区工况排放量较大,市郊工况排放较低,高速工况排放几乎为0;在150%载荷PN排放陡然增加,排放超标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AVL全流采样系统对3台国Ⅳ车用重型柴油机进行了ESC、ETC循环试验,研究了分别采用DOC+POC、DOC+DPF和SCR 3种不同技术路线时发动机NO2、SO2、NH3、HCHO和NOx的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无论是ESC循环还是ETC循环,3种技术路线下的CO、HCHO、NH3排放依次恶化,NO2在NOx排放中的比例依次明显下降,但SCR路线在油耗和CO2排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8.
重型发动机氨排放特性的台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ESC、ETC和WHTC循环的排放测试,使用可调谐激光二极管气体分析仪测量了10台重型发动机催化器后的氨排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以理论空燃比燃烧的气体机在WHTC循环三效催化器达到起燃温度后有氨排放产生,市郊工况中的高速加浓工况有助于氨排放的产生。对于使用SCR技术的柴油机,其氨排放与NO_x排放是互逆的,柴油机的氨排放水平远低于NO_x排放。柴油机在冷态WHTC循环的氨排放低于热态,氨排放峰值出现在市郊工况。  相似文献   

19.
柴油轿车模态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装载柴油机的轿车模态排放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柴油轿车NEDC循环HC、CO、NOx和CO2的模态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在NEDC循环中,ECE城区行驶循环第1个循环的HC和CO排放量较高,分别占NEDC循环HC和CO总排放量的60%和89%;EUDC循环排放的NOx和CO2排放量较高,分别占NEDC循环NOx和CO2总排放量的52%和47.7%.  相似文献   

20.
王俊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210-213,M0023
沥青混凝土拌合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和粉尘污染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改造,经过对沥青混凝土拌合机中烟气和粉尘主要排放部位的确定,对主流的烟气和粉尘处治方式进行比较,选出相对经济、高效、能耗低且运行稳定的净化方式,以期改造后的效果符合目前环保政策的要求,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