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系统的本质目标是为了提高个体的可达性.已有的基于时空维的时空可达 性计算方法忽略交通模式选择的约束,以及对于出行时间没有确切的概念,因此,提出了 基于公交时空过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计算方法.该方法以特定的公交出行时空约束作为 效用函数,从历史公交时空过程中获取公交出行时间,对于出行时间的计算更具可操作 性;并且,其考虑特定的时空约束下个体参与活动的效用值,显得更加严谨.同时该方法将 特定的交通出行方式作为一种出行的时空约束,更加符合现实情况.最终,以广州市公交 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该方法计算特定时空约束下个体出行的城市时空可达性.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交通方式选择是公交出行需求预测的关键内容之一。文章在公交方式选择效用函数中加入起点和终点交通小区的交通可达性(考虑公交站点到达时间、站台数量、线路条数、发车频率等),对Logit模型进行改进,并用海口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改进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划分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3.
主要基于GPS和公交IC卡数据研究推算交通小区公交出行OD的一种方法。将居民公交出行分为闭合型出行链和非连续型公交出行链,通过数据的挖掘融合技术,结合居民公交出行规律推算交通小区的公交OD矩阵,利用站点吸引强度对无明显规律的紊乱出行数据进行修正,提出了基于GPS和公交IC卡数据推算公交出行交通小区OD的方法,并以佛山市中心城区为例验证推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所得公交出行OD矩阵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连云港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公交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城市主要道路容量趋于饱和,车辆行驶速度低、居民出行时间延长等问题随之出现.实施公交优先政策,促进公交快速发展,切实解决居民出行问题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一个理性、公平、可持续的城市交通政策应该是排斥小汽车交通,以公共交通以及绿色交通方式满足绝大多数市民出行机动性和可达性的需求。理性的交通政策应该避免在试图改善地面公共交通的同时,过多地提升小汽车机动性和可达性的举措。错误的城市交通政策希望通过修建地铁转移部分地面公交客流,试图能达到把地面道路空间腾出来供小汽车使用,改善道路的交通拥堵。这种设想是非理性的,小汽车通行条件改善将进一步刺激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增量往往会  相似文献   

6.
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城市快速发展的羁绊,而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条件的优劣.在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下,不同城市发展何种类型的公共交通方式需因地制宜.针对国内快速公交系统的渐进引入,为了反映快速公交的适应性及其投入运营后的实际经济效果,针对刘家堡—兰州西站快速公交线路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快速公交运营特点和兰州市快速公交所在区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居民出行行为及出行方式选择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运用动态贝叶斯网络理论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进行初步判断,并从微观角度对兰州市快速公交运营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对快速公交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纯依靠提高交通供给的方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导致大城市交通拥堵日益剧增的问题,梳理并评析国内外各大城市的交通需求管理实践经验。首先,将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分为控制出行需求和引导出行方式两大方面。然后,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相配合,以及交通影响分析的角度对控制出行需求进行分析。最后,从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调整出行时空分布三方面指出引导出行需求的具体方法,包括从限购和限用小汽车的角度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的策略;从轨道交通建设、公交线网优化、公交专用车道建设等方面提高公交服务水平的策略;从实行错时上下班、征收拥堵费等角度调整出行时空分布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公交信息对出行前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选取了公交出行距离信息、 公交车辆位置信息、道路拥堵情况信息和公交换乘信息等四种公共交通信息,通过均匀 设计方法,设计四种公共交通信息组合条件下的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意向调查,并通 过在湖北襄阳获得的数据,建立了多项Logit 模型,定量分析了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 明,公交信息对出行前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比较显著,且不同的公交信息对出行方式选 择的影响存在差异,但总体上会增加人们选择公交出行的意愿;对于已购车的出行者,公 交信息的影响十分有限,而个人对于公共交通的偏好也会影响其出行方式选择的意向.研 究建议,提供更准确和丰富的公交信息服务以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郭华  袁倩倩 《城市交通》2010,8(2):55-60
为了满足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需求,确保实现枢纽的交通功能,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外部交通组织设计。以北京市北苑客运交通枢纽为例,通过研究其功能定位和各种交通方式的出行特征,利用现状和规划路网条件,将交通组织与枢纽建设规模、枢纽规划用地布局、建筑布局相融合,提出了"枢纽优先、公交优先"、"车、人分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一体化"的枢纽外部交通组织方案,以有效保障枢纽外部人、车出行的需求。最后总结了客运交通枢纽外部交通组织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当前许多国家实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治本之选,公交优先体现了平民权利的优先.结合《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和南京市交通建设规划现状,对公交优先策略的必要性、实施公交优先的方法与有效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立体交通,构建市民和谐出行环境的城市交通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交通》2013,(2):46-46
1、开辟西北微型公交先河.三条微型线路快速接驳地铁 配合地铁线路的开通,为实施“地铁送到站,公交送到家”的服务理念,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的交通需求,2012年2月21日开通三条微型公交,利用线短、车小、周转快的特点,加强地面交通与地下交通的衔接,得到政府及市民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2.
林群  林涛  毛应萍 《城市交通》2012,(1):19-25,18
面对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但地面公交人车拥挤严重的现状,如何正确选择公共交通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从公共交通客运需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模式及公交运营模式三方面展开探讨,确定选择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复合公交走廊为骨架的新公交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快速公交网络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层次,以现有公交主走廊升级改造为基础,规...  相似文献   

13.
低碳交通下快速公交票价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碳交通对公共交通的特殊要求,首先介绍了低碳交通的内涵;然后分析了常规公交和快速公交的合作竞争,采用Logit模型对两者的合作竞争博弈进行了数学描述;并以快速公交票价为决策变量,建立了基于低碳交通效益值最大化的快速公交票价优化模型;最后用案例对模型进行了实用性验证,案例结果验证的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综合体公交社区的概念与杭州市大量的城市综合体建设的实际,对公交高可达性、步行合理区、开发强度、有效的混合用地、合理交通组织及多模式交通的无缝衔接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综合体公交社区的规划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通过综合体公交社区的构建,引导土地使用和交通系统的一体化发展,减少小汽车使用,促进公交出行,提升社区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评估老年人公交就医出行的实际可达性,本文基于老年卡数据构建公交出行链,提出基于公交出行链的老年人就医活动推断方法,获取老年人的实际就医出行需求和出行时间。引入公交实时到站数据以反映公交实际运营水平对就医可达性的影响,构建面向出行全过程的实际出行成本矩阵,包括等候时间、乘车时间、换乘时间。考虑不同医院服务供给能力差异构建综合服务能力指标,引入分级服务半径和高斯距离衰减函数,提出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老年人公交就医可达性计算方法。以北京市六环内区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公交就医可达性整体呈现由中心向外围递减的趋势,在城市外围区域其分布也存在空间异质性,五环路外的东部和西部区域可达性较好,而北部、东北部区域的可达性相对较差;各区域高峰时段的平均可达性均明显低于平峰时段的平均可达性。本文可为提升老年人就医出行可达性和公交系统适老化水平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提出基于出租车轨迹数据挖掘的城市区域公交可达性评估优化方法. 利用核密度分析和热点探测,识别出租车用户出行敏感区并用出行热度表征区域用户需求,研究敏感区域公交可达性. 从影响阻抗大小的指标出发定义公交可达性,选取影响可达性的关键指标描述阻抗,以各指标与热点值之间的相关性为权重获取公交可达性计算公式. 引入区域公交供需变异系数指标,供需莫兰散点图及区域公交供需差分布图,评价整个城市及热点区域的公交可达性供需情况,识别区域不平衡程度协助公交系统优化供给. 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区域公交供需的变异系数为1.89,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根据供需差及散点图的分布规律,识别出优先处理敏感区,采取措施提高其可达性对优化整个城市匹配度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郑州公交     
郑州市领导参加“百城市长乘公交”活动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根据2016年“全国公交出行宣传周——百城市长乘公交”活动安排,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程志明,副市长张俊峰等领导带头乘坐公交出行,调研郑州公交发展情况,倡导广大市民采用城市公交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市公交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解决城市交通的问题方面,公交优先成为公认的有效对策之一,但目前石家庄市公交出行比例却处于较低的水平.结合石家庄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实践,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对公交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在土地、能源、环境等刚性约束下,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与同类商品之间的竞争不同,公交的竞争性主要是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竞争。通过提高公交服务水准增强竞争力,抑制小汽车过快发展、过量使用,吸引超过合理时距的自行车、助动车、步行等慢行交通,甚至小汽车交通转移到公交上来,从而确立公交在居民出行方式中的主导地位。这就需  相似文献   

20.
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建设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的建设效果,在介绍公交专用车道建设背景与方案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公交专用车道开通前后京通快速路及其周边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并对乘客满意度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显示,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车道开通后,交通走廊的公交吸引力明显增强,早高峰公交专用车道内公交运行速度超过50 km.h-1,公交客流量增长0.8万人次,整体交通运行效率和道路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保障了大多数居民的出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