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解决船厂管加工车间流水线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和需求,开展管加工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总体设计,构建基于流水线的船厂管加工车间MES。该系统涵盖设计工艺、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整合各流程节点之间的数据与信息,实现管生产过程的综合监管和全局分析,可有效提升船厂管加工车间流水线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船舶管子加工实现智能制造模式取代目前人工密集型产业的时代已经到来,对于打造数字化管子加工智能车间的平台,管子加工智能测长、定长切割单元是该系统工程的首要环节,也是数据链条的起点。本文阐述智能测长、定长切割单元的组成、加工数据信息流核心功能以及加工。同时对加工车间MES系统的数据链接、数字驱动、感知测长、批量套料、自动判定,精准执行定长切割以及智能化下料和传输的功能给予介绍。然后对管子智能测长、定长切割下料与人工下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指出,智能测长、定长切割单元为智能管子加工生产线和离散型管子智能加工工序的创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消除以往采用分行业、分专业管理养护的方式进行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存在的弊端,发挥统一管理、统一配置资源的优势,对市政设施综合养护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上海市在综合养护方面所作的探索进行分析,探讨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等在市政设施综合养护领域的应用,实现养护管理精细化、数字化和智慧化,为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智能能效管理作为智能船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实现船舶能效的自动监测、分析与自主决策,对提升船舶的绿色化与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船舶智能能效管理规范与检验指南,围绕船舶能效智能监控与系统设计技术、船舶智能能效大数据应用技术、智能能效优化模型与智能算法等核心问题,系统分析船舶智能能效优化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主流船舶设计制造软件NAPA在船舶综合设计软件系统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中的集成,针对NAPA软件数据接口及其二次开发工具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对NAPA软件的数据接口和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分析,进而利用C#语言和NAPA二次开发语言NAPA BASIC混合编程调用及数据文件交互的方式,开发了在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中NAPA软件的用户界面集成、NAPA工程的自动创建、NAPA中设计结果的自动导出以及NAPA软件与整个系统后台数据交互等软件模块。所开发的软件模块通过应用测试的验证,已实现了目标功能,为NAPA软件的全面集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概述精益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和船舶管件加工特点,详细阐述精益M ES功能结构.精益M ES将精益生产的思想方法贯穿于系统的开发和运用过程,并将其成功应用于船舶管件加工全流程生产中,以改造传统流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对企业生产资源进行优化配...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船舶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对船舶智能制造模式进行研究。针对船用T型材大批量生产、流水线作业涉及的焊接生产线,基于合理的工艺设计和工序布局,采用自适应、自控制的工艺装备(如组立机、门式焊接机等),匹配与其相适应的自动化输送装置,建立生产线管理系统平台,对各工位设备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从而实现产品传输、变位、装配和焊接全过程的自动化,以及管理上的数字化,有效提高船厂T型材制造加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数字化加工和无纸化信息管理发展的需求,推进加工信息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可视化技术在船舶管件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该技术将设计轻量化模型、二维图纸和加工数据集成在同一平台上,实现模型和参数一体化呈现,制造部门可通过该平台直观地看到产品模型和加工信息,为船舶管件加工提供更有效的加工或校核方式,为智能化加工的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船厂对管件生产数据和质量数据的管控,提出构建船舶管加工工艺数据库系统。研究管加工工艺数据库系统总体设计,梳理管加工工艺流程,完善管件组立过程。经船厂实际应用,船舶管加工工艺数据库系统实现管件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BOM)管理规范化和工时精细化,可有效提高船厂生产效率,满足企业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船舶分段建造过程中工艺数据实时采集与应用方面的问题,以胎架工艺装备为载体,构建一套面向船舶分段胎架管理的物联网系统。该系统由数据获取层、数据传输层和数据管理层构成,其中:数据获取层由传感器设备实现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层由ZigBee无线网络保证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数据管理层由开发的分段建造工艺系统支撑,为胎架管理提供数据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采集、传输、分析和存储船舶分段建造过程中的工艺数据,并通过系统软件对胎架进行远程控制。相比传统的分段建造模式,该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工艺数据采集与胎架管理水平,为后续船舶智能制造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邮轮薄板分段车间复杂作业工艺及设备信息联通问题,基于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分段生产车间智能化管控方案,提出由智能设备层、设备控制层、制造执行层、车间管理层、智能决策层组成的多层级系统框架;围绕薄板分段生产车间主要工艺设备,提出包含信息感知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数据分析应用系统设备物联集成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主要针对船舶碳钢管加工智能车间进行研究,简要概述管子加工智能车间的概念、总体架构及数据流通机制。应用中间产品分类成组、中间产品流程重组技术,对管子加工智能车间总体布局进行设计。重点介绍管子智能加工生产线和生产线管控系统。展示管子加工智能车间的特点及优势,为提高船舶及海洋工程管子加工效率及质量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3.
以提升船体车间物流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研究视图和存储、缓存处理、智能调度和数据联通等关键技术,为系统性能提升、数据展示、车间场地布局规划、分段调度及资源合理分配等提供技术支撑。对车间场地、运输设备进行仿真,实现车间场地物流的可视化展示;建立中间数据库,实现与制造过程数据文档管理系统(manufacturing Process Data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PDM)工作数据的联通;根据用户需求,制定车间建造物量工时统计分析看板,开发车间物流看板管理软件系统,完成车间内托盘、产品、场地资源的配送流程管理及状态可视化展示。对物流看板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对船厂物流智能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基于制造执行系统的船体分段智能车间设备故障报警不及时、数据流通传输速度慢、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的船体分段智能车间体系。概述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介绍船体分段智能车间的总体架构与运行机制等,对基于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的船体分段智能车间体系进行设计,并提出实现船体分段智能车间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涉及的关键技术,为船舶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制造车间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船舶制造海量异构数据为对象,研究ETL技术及其执行工具,建立船舶制造海量异构数据处理架构,构建统一的数据仓库系统,符合船舶数据结构特性,能够可靠、有效、快速地实现船舶制造各种数据间的抽取、清洗、转换及装载,解决船舶数据源无法相互关联及汇总的问题,实现数据整合、展示、分析的快速响应,提高智能管控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厂薄板车间工艺数据治理的问题,确定工艺数据治理与可视化应用技术路线,建立包含数据采集模式、数据处理模式和数据存储模式的工艺数据治理体系,采用交互式报表进行工艺数据可视化应用,可有效提高船厂薄板车间的工艺数据质量和生产效率,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国内船体分段制造车间存在问题,确定船体分段智能车间建设蓝图.以信息化及软硬件发展水平为基础,制订船体分段智能车间智能制造实施路径:开展2.0补课,推进3.0普及,实施4.0试点.提出船体分段智能车间建设思路,重点针对车间架构进行分析设计,旨在推进船企信息化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船用发电机数字化车间建设相关标准缺失的问题,制定了船用发电机数字化车间互联互通行业标准。从互联互通总体框架、网络传输要求、设备互联互通和信息交互等方面明确了船用发电机数字化车间互联互通要求及标准验证方案,为实现船用发电机智能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厂对船体平面分段结构优质、高效制造的技术需求,以船体平面分段中间产品加工为功能对象,进行船体平面分段智能制造流水线装备的研发制造,突破流水线总体设计、智能化焊接、系统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一条包含拼板装焊、纵骨装焊、中组立制造等多工位的智能化流水生产线.通过工程应用实现船体平面分段由传统生产模式向以智能装备为标...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业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传统船舶运输决策支持系统难以满足实际要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船舶运输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了具有基础数据层、分析管理层、决策功能层和交互层的四层体系结构,建立了船舶运输数据仓库,使用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将大量的源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服务于决策过程,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船舶运输决策支持。采用Fortran和VB两种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实现了系统执行效率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