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武  邓俊双 《中外公路》2019,39(3):64-67
为了验证易密实超薄罩面作为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对改善路表功能、减少车辙、提高耐磨、抗滑的效果,该文结合江西省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技术状况的平整度、车辙、抗滑等性能指标,采用了铣刨回补后易密实超薄罩面、精铣刨后易密实超薄罩面以及直接易密实超薄罩面3种处治方案,对不同处治方案路段的应用效果进行跟踪观测,结果表明:3种处治方案对路面平整度改善效果均不明显,但对路面车辙和抗滑性能处治效果较好,其中车辙改善效果铣刨回补方案最好,其次为精铣刨后罩面,最后为直接易密实超薄罩面。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高黏度改性沥青SMA-10混合料在道路超薄罩面养护技术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实际工程,主要从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性能检验、现场施工等方面展开。结果表明,高黏度改性沥青作用于SMA-10沥青混合料展现出优异的道路使用性能,且工程效果显著,可为道路超薄罩面加铺养护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复合改性UTAC薄层罩面是指采用"橡胶+SBS"复合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与间断密实级配集料拌和而成的路面预养护技术,其技术特点是在薄层摊铺厚度(≤2.5 mm)条件下具备良好的表面构造深度、优良的防滑减噪性能;同时采用复合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使所摊铺薄层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显著提高。该文系统介绍了"橡胶+SBS"复合改性UTAC薄层罩面在北京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并通过对原路面检测及数据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复合改性UTAC薄层罩面技术作为养护处治方案,根据北京地区集料开展了配合比设计,通过实体工程铺设,系统评价了复合改性UTAC薄层罩面的施工效果及路用性能。试验检测数据分析表明:复合改性UTAC薄层罩面技术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及优异的路用性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4.
熊亮  马翔  黄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40-143,14,13
该文对易密实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技术的应用作了论述。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CA-10摊铺厚度为2.5 cm,使用易密实添加剂,保证了薄层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其特有的级配满足了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表面层的抗滑要求。2.5 cm的易密实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技术作为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其性能优良、造价经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温拌沥青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压实温度,改善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解决热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难以压实的问题。将温拌沥青混合料用于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针对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CA)温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展开研究,通过室内马歇尔试验研究ECA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结果表明:ECA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低温性能提高约10%,水稳定性略有降低,但能够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结合沪渝高速公路上海段ECA-10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预养护工程,介绍ECA-10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6.
薄层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asy compact asphalt concrete,ECA)作为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最新手段,主要用于车辙填补和薄层罩面,可有效地处治路面车辙病害,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文章就宁宿徐高速公路用"易密实的ECA-10沥青混合料填补车辙及薄层罩面"相结合的新型养护技术对局部车辙病害路段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常规性能试验、动力黏度试验、弹性恢复试验和Brookfield黏度试验,研究了高黏剂种类和掺量对高黏弹改性沥青宏观性能的影响,利用荧光显微镜探究了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变化,评价了自主研发的高黏剂制备的STC-10高黏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黏剂均能显著降低改性沥青针入度,提高软化点和延度,但对60℃动力黏度和135℃黏度有不同影响。高黏剂掺量提高导致改性沥青中零散的聚合物微粒向网络结构转变,网络结构间出现明显过渡区,对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STC-10沥青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相关规范技术要求,证明高黏弹改性沥青和STC-10级配在超薄罩面中应用具有可行性。研究成果为新型高黏弹改性沥青在同步超薄罩面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薄层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asyCompactAsphahConcrete,简称ECA)作为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最新手段,主要用于车辙填补和薄层罩面,可有效的处治路面车辙病害,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2009年6月宁宿徐高速公路用“易密实的ECA-10沥青混合料填补车辙及薄层罩面”相结合的新型养护技术对局部车辙病害路段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已有的超薄磨耗层技术,以保证沥青高温稳定性且大幅提高其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能为目的,自主研发一种低黏高弹改性沥青,并对其胶结料及混合料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低黏高弹改性沥青具有高软化点、低黏度和高弹性,施工和易性良好;该沥青的PG分级为PG76-18,具有良好的高温流变性能及低温性能;低黏高弹改性沥青混合料EMC-10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同时具有优异的低温抗裂性和疲劳性能,可适用于高弹高强超薄罩面。  相似文献   

10.
薄层易密实沥青混凝土(Easy Compact Asphalt Concrete,简称ECA)主要是为填补车辙和薄层罩面,该材质作为一种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最新手段,能够有效的对路面车辙病害进行处治,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结合某高速公路施工建设项目,对道路的局部车辙病害路段采取了"易密实的ECA-10沥青混合料填补车辙及薄层罩面"相结合的新型养护技术,从而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低碳型TBRA-SMA9.5混合料是基于工厂化橡胶沥青材料的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在克服了传统橡胶沥青材料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典型超薄磨耗层所具备的抗滑能力强、密水性好、易于施工等特点。以某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为依托,研究了低碳型TBRA-SMA9.5混合料的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路面改造施工工艺等,结果表明,低碳型TBRA-SMA9.5薄层罩面技术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能够满足路面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超薄罩面作为公路预防养护措施之一,采用高性能改性沥青是提升超薄罩面路用性能耐久性的关键因素。采用共混复合改性技术,结合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延度试验、动力黏度试验、黏韧性试验研究SBS高性能改性沥青各组分间掺配比例,进一步采用薄膜老化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布什黏度试验评价最佳掺配比例下SBS高性能改性沥青路用技术性质。结果表明:SBS高性能改性沥青各组分之间最佳掺配质量比为6%SBS、4%增溶剂、0.2%增韧剂、0.2%Nano-ZnO、0.2%稳定剂,所制备SBS高性能改性沥青各项技术性质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规范》(JTG/T 5142-01—2021)要求,其中60℃动力黏度达到64 204 Pa·s,黏韧性和韧性分别为25.4、20.9 N·m, PG高温分级温度为88℃,老化后温度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恢复公路使用功能的沥青砼罩面工程,如何防止水分下渗是工程成合江西昌樟(南昌-樟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罩面工程,对比分析了各种沥青路面防水粘结层的特点,探讨了沥青路面SBS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罩面工程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车辙修补和薄层罩面在广靖锡澄高速公路维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杰  沈恒 《华东公路》2009,(6):67-69
为改善路面性能,保证安全畅通,采用易密实超薄沥青混凝土UTA-6.7和UTA-10进行车辙修补和薄层罩面;对其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处置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高速公路路面面层养护存在带交通作业、车流量大、有效作业时间短、安全隐患较大等不利因素。因此以北京机场南线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对ECA-10超薄罩面(高粘沥青改性剂+聚酯纤维)的混合料配方、现场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控制等方面进行重点阐述,以期总结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选择Ipave-S型和RH型2种温拌剂,加入到SBS改性沥青中检测原样沥青及温拌沥青的常规性能指标,并进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探究2种温拌剂对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H型温拌剂提高了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2种温拌剂均能有效降低超薄罩面混合料的拌合与压实温度,其中RH型温拌剂的降温效果更好;RH型温拌剂能有效提高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Ipave-S型温拌剂改善了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2种温拌剂对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甘肃省高速公路裂缝病害情况,分析病害成因、发况以及对交通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思路。从裂缝处治角度观测裂缝封闭、微表处、开普封层、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橡胶沥青混凝土罩面方案的养护效果。其成果可为相似条件下的养护方案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效益费用评估法,对实体工程应用中的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估,主要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包括微表处、薄层罩面、超薄罩面、现场热再生以及直接罩面,最终以效益费用比最大原则作为预防性养护技术决策的考虑因素之一。结果表明:微表处技术单位费用所产生的效益最大,直接罩面技术单位费用所产生的效益最小,而SMA-10和ECA-10薄层罩面技术效益费用比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19.
依托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预防性养护工程,选取大交通量的养护维修路段作为标准路段,通过对近年来养护实施的超薄磨耗层Novachip、橡胶沥青UTAC-10及GAC-13薄层罩面等典型预防性养护措施进行道路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分析不同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实施效果,研究探讨适合大交通量下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罩面成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敬坤 《公路》2004,(6):153-156
本研究以河北省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为工程依托,从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况跟踪观测,路面性能评价与养护决策方法,维修罩面设计程序与方法,维修罩面施工技术,维修罩面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高速公路路面性能评价的指标和模型,开发并初步完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维修罩面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