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环境污染。一些城市环境问题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国家也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并陆续发布了法律文件以解决环境问题。为了达到国家环境控制标准,发电集团封锁了脱硫烟道的旁路,并对脱硫脱硝设备进行了改造。本文通过对火电厂机组脱硝脱硫设备的改造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些改造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脱硫脱硝环保设备改造后的控制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1 SCR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脱硝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基本在SO2得到控制之后,所以迄今为止脱硝技术不如脱硫技术成熟。固定源脱硝技术可分为燃烧前、燃烧过程中和燃烧后脱硝三类,其中燃烧前脱硫技术因处理成本过高,研究和应用较少。目前工业应用的NOx控制技术主要是燃烧中脱硝和烟气脱硝。燃烧中NOx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开发新型燃烧器和改变炉内的燃烧条件来实现,但最多只能降低50%左右的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3.
炼油厂催化装置烟气存在SO2、NOx超标现象,因此研究催化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显出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3种常用催化烟气脱硫技术和2种常用催化烟气脱硝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部联合各部委在2019年4月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钢铁行业开始走向超低排放改造的道路,在各钢铁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克服各种困难,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新上脱硫脱硝设施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设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文章简述了作为钢铁主要污染工序的烧结工序在超低排放改造前期技术选择上面临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目前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现状,同时并针对运行现状提出了几点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绿色节能”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文章围绕全球烟气脱硫脱硝研究、节能环保技术展开研究,致力于有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石油产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它是国家工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石油炼制技术正是这个动力系统的关键.从目前我国石油炼制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技术体系.但基于石油产品的特殊性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对石油炼制技术进行展望,以促进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工业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钢铁企业建设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在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同时,如何在多元化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成为了现阶段产业的核心发展方向,。与其它工业相比热负荷高、用水量大是钢铁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故而为实现"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在污水深度处理中将"超滤-反渗透"工艺实践其中是极为必要的,为此本文主要基于钢铁综合污水来源,对"超滤-反渗透"工艺的实践应用进行了系统化剖析,以此在高效去除水中杂质的同时,为钢铁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国家大力提倡产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为满足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有效促进教育与产业的全方位融合,必须深化产教融合,建立完善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依托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教育集团,联合国内新能源汽车知名企业,积极构建产教协同育人环境,形成产教协同动力核心。为满足西北地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需求,实现各方成员互利共赢的目标,需要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资源等方面开放合作,形成多元协同育人、共盈同利发展的格局。以合作管理制度创新为目标,构建合作管理、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产教融合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师资管理机制、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教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群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汽车产业中的众多企业都将"可持续发展"列为目标,渴望踏上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随着碳中和战略的推进,氢能得到了较之以往更热切的关注。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对绿色能源的需求。从国家层面来看,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共识,欧盟宣布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政府也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9月8日,在2007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中,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做了题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推进汽车节能工作>的主题发言,指出在汽车工业产业发展的同时,要认真贯彻节能减排政策,使我国汽车工业走上健康、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一发言虽然针对汽车产业,但对我国摩托车产业也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于2012年7月4日正式编制完成"电动汽车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作为工信部第一个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其重点是要从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通过系统梳理、分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对技术标准的要求,构建电动汽车标准综合体,从而实现电动汽车行业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与科学管理,用标准化手段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截至目前,现行电动汽车有效标准61项,其中电动汽车标准55项,电动摩托车6项,其中5项为201 2年发布。  相似文献   

12.
赵欢 《时代汽车》2013,(8):18-19
可持续发展是汽车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追求。辽宁碧水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殿文如此阐述天桥沟景区承办中国汽车品牌生态论坛的契机。谈到汽车与景区"跨界"合作,李殿文告诉记者,天桥沟景区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汽车行业、汽车品牌与生态旅游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汽车发展需要品牌,高端生态景区也需要创造品牌;汽车行业追求绿色产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方向,景区有同样的方向。品牌与生态的主题,是旅游景区和汽车品牌共同的发展主题,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我国许多生态景区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李殿文表示,为避免景区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  相似文献   

13.
对燃煤钢铁厂、玻璃厂采用干法(半干法)钙基脱硫剂对烟气进行脱硫而产生的工业废渣——脱硫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型和B型干法烟气脱硫渣的矿物组成是以脱硫产物、残余的钙基脱硫剂和少量粉煤灰为主,同时还含有较多的活性激发组分,不仅能调节材料中的SO3含量,还能充分激发混合材的活性;随着脱硫渣掺量的提高,混合料的凝结时间逐渐延长,强度先增大后降低;不同种类的脱硫渣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4.
2021年3月30日,近100名国内外专家、企业代表参加了2021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黄埔分会场活动,探讨该区打造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格局. 根据"双碳"战略要求,我国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现场,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艳兵指出,国家需要打造一批零碳...  相似文献   

15.
正"双碳目标"指引下,汽车行业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肩负起节能减排的重任,电动化转型刻不容缓。然而现在谈论全面纯电动还为时尚早,混合动力技术势必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实现节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也指出,鉴于我国国情,多元化的汽车技术和能源种类更为合适,要在发展汽车电动化的同时,重视传统汽车的转型。到2035年,我国力争将传统燃油汽车转变为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经已经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指导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高端领域快速增长.国家加快推进职业本科试点,培养面向产业一线职业岗位(群)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促进产业高端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职业本科师资队伍要求、高职师资队伍现状与不足分析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师资队伍问题,并提出了职业本科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7.
<正>蒂森克虏伯InCar~plus项目日前登陆上海,不但继续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同时也实现了汽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时至如今,汽车行业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高品质、低成本、节能环保等因素都成为了企业拓展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关键。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技术需求,蒂森克虏伯集团推出InCar~plus项目,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在车身轻量化、电气化、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树立了新标准。蒂森克虏伯InCar~plus项目日前登陆上海,上海站是该项目继长春、北京之后的第  相似文献   

18.
赵欢 《时代汽车》2013,(7):30-36
纵观近两年国际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不难发现,一大批行业先驱纷纷"倒下"。唏嘘之余,更须沉思,我们"错"在哪里?看似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暗礁不断,如何平稳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电动汽车行业都在思索的问题。技术瓶颈"电动汽车的发展,在这一代的主流技术出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从1991年开始就在美国参与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山东省在制度上获得了先行先试的资格,为山东汽车制造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层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规划为企业指明了改革的具体方向;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十个千亿级的产业为汽车制造企业打造了技术支撑和有利的创新环境。企业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山东"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影响人才选择技术创新研发。同时国强民弱,各自为战的企业群体也难以形成灵活机动的创新机制,最终,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使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再制造工程引起我国政府、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也开始得到部分企业界的认同与支持。2003~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第三专题《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将"机械装备的自修复与再制造"列为子课题进行论证。再制造作为制造领域的优先发展主题和关键技术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为再制造在中国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决策性论据。200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生效。该法作为国内首部倡导再制造的法律文件,在推进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条指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