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筑行业中BIM技术已经被逐渐认识与应用,但在排涝泵站工程的建设中尚处于初级阶段,而排涝泵站的特点非常适合于BIM的应用,能给项目建设的各阶段带来便利。阐述排涝泵站工程应用BIM技术的必要性,从目前开展的排涝泵站工程BIM应用状况分析项目组织、牵头单位、经费来源、人员配备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BIM在排涝泵站建设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市政雨污水工程建设中,泵站工程数量越来越多。防渗作为泵站施工建设过程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如果防渗达不到要求,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应用高喷防渗墙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泵站的防渗问题。通过天津市南港工业区南堤路2#雨污水泵站工程施工对高喷防渗墙技术在泵站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对目前光伏电站中应用智能运维技术的现状进行介绍之后,分析此智能运维技术在光伏电站中应用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此技术应用对于光伏电站未来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了便于排水系统非恒定流模拟技术的应用,该文在SIMULINK平台上对面向结构图的排水泵站可视化仿真途径进行了探讨。首先,将排水泵站划分为集水池、泵站等模块,然后应用M文件S函数接口编写了仿真程序。集水池模块能够模拟池中水位的变化过程,并通过泵站控制规则与泵站模块相协调。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市中央商务区排水系统的江西中泵站为例,对建成已近60年之久的防汛泵站现状及地区排水系统规划进行介绍,分析该泵站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大修的必要性。对大修工程的设计要点进行归纳,从而对其他老泵站大修项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暴雨强度公式下现状排涝泵站无法满足现行排涝标准下防洪要求,需要对泵站的规模进行重新核算。在排涝泵站前端内河设置下凹式绿地等海绵城市措施,将大幅度增加地块的调蓄能力,从而削减排涝模数,降低泵站的设计规模,从而降低改扩建成本。二埠泵站原设计规模为8m3/s,根据南京市新的暴雨强度公式,该排涝泵站规模应达到16m3/s,由于安江河周边设置了下凹式绿地,增加了其蓄水量,使得排涝模数降低,经过计算泵站改扩建规模为10m3/s,在现状土建不变的情况下更换其中两台轴流泵实现泵站排涝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如果沿海城市新建污水泵站的设计出现规划资料缺乏、用地紧张、周边环境要求高的情况,应该如何确定新建污水泵站的设计规模、设计扬程,是否增加预处理设施注高程单位为设备选型等这些都是技术的焦点问题。以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某处新建污水泵站为例,该污水泵站采用全地下污水泵站,设计规模为8万m3/d,设计扬程为17 m,工艺流程为预处理+提升设施,干式设备注意除湿设计。通过对该沿海地区现状已有污水泵站的运行情况和新建污水泵站重点设计思路的说明,总结出沿海城市污水泵站的设计注意要点,为沿海地区新建污水泵站的设计与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大中型泵站机电设备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国家对大中型泵站扩建改造方面的研究和潜水电泵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根据笔者的经验,用潜水电泵与传统轴流泵作个详细的比较,并阐述了在扩建设计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对初次选使潜水电泵的工程技术人员可起参考、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杭州某污水厂进水管中的提升泵站工程为例,介绍了沉井施工技术在泵站工程中的应用。在施工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在粉砂地质条件下沉井下沉技术作了其重点、难点的分析,并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其成果为同类型沉井施工技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介绍了龙山路雨污合建泵站的改造工程设计。首先,分析了泵站现状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等"四新技术"的采用,解决了泵站改造中的难题。其成果可供其他泵站改造项目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1.
徐宾鸿  王松涛  王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130-131,139,319
该文针对襄阳市区排水泵站现状进行分析,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旨在通过泵站建设提高城市防汛排涝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港口机械生产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推动机械产品升级改造,实现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基于此,本文从港口机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的应用现状入手,明确电气自动化技术与控制的应用要点,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为港口机械制造企业创新生产技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以上海中央商务区排水系统为例,系统性地讨论了在受限空间下,泵站及调蓄池的合建方案以及管网的施工方案。通过合理布局优化建设空间,在泵站用地仅《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建议值60%左右的情况下完成了雨污水泵房的布置,并通过纵向空间的利用,进一步实现了泵站与初雨调蓄池的合建;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采用盾构法作为合流干管的施工工艺,较传统顶管法在主干道路上减少了50%的施工井数量,减轻了对现状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介绍了一体化预制泵站的组成、优势和国内的应用情况.以渤海区域某雨水泵站为例,阐述一体化预制泵站在小规模雨水泵站中组合设计的思路,具体突出了其施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易与周围环境协调的特点,但泵站总体规模受单个泵井尺寸限制.  相似文献   

15.
顶管技术在泵站出水管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福州市十六浦排涝泵站出水管道施工中应用顶管技术情况,包括施工工艺和施工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措施等。该技术的成功应用避免了城市道路“开膛破肚”及大量民房的拆迁,实现了绿色环保施工,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体化预制雨水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施工工期短、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目前在市政工程中应用较多,特别是在城市繁华地段的工程建设中,用地紧张,地面景观要求也相对较高,这种泵站就显示其独特的优越性。作为雨水排涝泵站,修建调蓄池是提高其排涝标准的有效方法。在实际运行时,可以根据降雨量调整泵站的排水量,避免泵站的集中流量对其下游排水系统的冲击,体现了“海绵城市及低影响开发”的设计理念。在具体设计时,利用泵站集水池和调蓄池的水位关系来进行径流分配设施的设计、调蓄池空间的综合利用,是一体化雨水泵站的设计重点。  相似文献   

17.
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方的角度出发,就BIM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桥梁工程领域各参建方对BIM技术的需求,以及BIM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供水泵站的运行管理是市场经济体系下泵站管理的核心内容。文章对泵站的运行效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引入变频调速技术及提高管路效率等方法来提高泵站效率,改善节能效果。通过泵站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科技,削减人力物力,减少后期不必要的保养及维护费用,保证供水设备的稳定性,确保安全供水的可靠性,努力打造一流的智能化、现代化泵站。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泵站技术供水泵因水质等原因造成易堵的问题,针对嘉兴市城市防洪工程4座泵站技术供水泵故障分析原因,采用实施反冲洗、调整取水口位置、拦污栅改造及进行预处理等方法,实现取水畅通的效果,保证了4座排涝泵站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为车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分析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现状,探讨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三大车联网技术,即智能驾驶辅助、车载资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联网技术发展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