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对沈海复线福建境内某隧道进口右洞YK75+182处发生坍塌、突泥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切实的处理方案,采用小导管注浆及泵送混凝土处理隧道塌方实例,探讨了隧道塌方、突泥的处理措施,对同类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内某重载铁路隧道穿越黄土地层滑坡带,该段地质较差,浅埋段水位较高并具有承压性,直接开挖可能会出现隧道涌水突泥甚至坍塌风险。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工程实践经验,采用地表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采取后退式分段注浆工艺对地层进行加固改良。通过袖阀管分段注浆加固改良,达到稳定地层,提高地层承载力作用,确保了隧道的施工安全,并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129-130
以国内某隧道为背景,详细介绍了隧道洞内坍塌险情的发展过程。通过资料收集及现场实地调研,深入探讨了地表凹陷与洞内坍塌的成因。针对洞内坍塌情况,分段采取注浆加固、超前管棚、弧形预留核心土分榀开挖等措施进行处理;在地表凹陷处浇筑3 m混凝土护拱,并用片石回填,粘土封顶。实践表明,处理效果良好,为其他类似情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外已成功修建多条海底隧道,发展了很多成熟的施工技术,其中注浆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隧道则面临诸多困难。国内钻爆法修建山岭隧道施工技术成熟,采用注浆法处理复杂地质条件方面,隧道工程界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国内采用钻爆法修建海底隧道的例子相对较少,高水压海水环境下注浆技术的研究及相关施工经验相对匮乏。胶州湾隧道,处于高压海水环境下,且穿越数条断层破碎带,地质条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坍塌、突水突泥等事故,给安全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影响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结合胶州湾隧道工程,对海域段注浆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某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富含水的破碎带时发生坍塌,施工中采用小导管辅以双液注浆止水加固,采取预留核心土环形分部开挖的处理方案,对坍方具体方案进行论述,并对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通过从地质条件、施工等方面综合分析,探讨了北留环镇公路隧道坍塌的成因,提出采取地表注浆加固以及加强初期支护等施工处治措施。通过施工监控量测和动态跟踪,证明该处治方案较为合理,对类似地质区防坍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某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富含水的破碎带时发生坍塌,施工中采用小导管辅以双液注浆止水加固,预留核心土环形分部开挖的处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结合工程实践介绍了这种方案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8.
隧道工程修建过程中时常会穿越一些不良地质段落,如断层破碎带、突泥突水、坍塌、软岩大变形等,穿越不良地质段落成了困扰施工单位的重要难题。以山岭隧道突水为背景,详细阐述了隧道突水产生的原因,并运用PLAXIS 3D软件,对突水条件下隧道已施工完成的初期支护结构安全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提出了未封闭段落的初期支护加固措施,阐述了突水全断面帷幕注浆施工工艺,相关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西南地区典型岩溶公路隧道为例,针对侧穿与正穿2种隧道与溶洞穿越模式,采用前进式注浆工艺,并对充填物注浆前后物理性质的变化、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P-Q-t曲线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数值分析软件分析了注浆加固前后隧道拱部的变形情况,最后给出了公路隧道穿越大型充填溶洞加固注浆技术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以太达村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隧道注浆理论,结合现场实地考察,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在松散区利用隧道注浆控制技术进行施工,并对隧道注浆机理和施工结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注浆压力和材料水灰比数值增加,隧道体积收缩率呈现较快增长,但变化曲线呈现非线性增加,注浆压力和材料水灰比对隧道体积收缩率有影响,对变化曲线的峰值没有影响。盾构隧道注浆控制技术使隧道工程质量有明显提升,同时也为其他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注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隧道施工中不良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塌方是不可回避的技术难题.文章以某省高速公路悦来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隧道右洞出口段塌方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隧道塌方处理的方案及措施,可供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2.
礼明 《北方交通》2012,(9):117-120
介绍了隧道防坍塌控制技术。隧道防坍技术依靠地下工程施工的经验,利用新技术的集成和优化,推行隧道防坍"二十四字"施工方针,灵活应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十八字"施工方针,贯彻"四项防坍基本经验",充分考虑地下洞室开挖支护的时间与空间效应,可广泛应用于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防坍。  相似文献   

13.
梅勇文 《北方交通》2012,(10):97-99
结合某隧道浅埋段塌方事故,分析了隧道塌方的原因,介绍了隧道塌方冒顶的处理方法、施工要点。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隧道塌方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隧道施工中,洞口浅埋段往往因岩石风化严重,且地表覆盖松散堆积层,是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高发区段。以承秦高速公路承德段岔沟门隧道塌方为例,分析洞口浅埋段隧道塌方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处理方案,并对今后预防该类塌方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土隧道塌方处治过程中,通过对黄土隧道塌方冒顶原因的分析,制定详细的塌方处治方案,顺利通过了塌方段,保证了隧道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对黄土隧道塌方处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黄土隧道塌方处治过程中,通过对黄土隧道塌方冒顶原因的分析,制定了详细的处治方案,顺利通过了塌方段,保证了隧道施工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取得了良好的处治效果,对黄土隧道塌方处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某铁路隧道塌方处理实例,从塌方原因分析、处理方案、监控量测等方面浅述了该隧道塌方处理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岩质破碎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易发生塌方事故,对深埋、长大、地处岩质破碎区隧道的塌方处理是施工技术难点.基于水平岩层破碎地质段隧道塌方的工程处理实例,介绍了一种处理隧道衬砌端头塌方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现场隧道塌方实际情况并结合有限元结构计算,对隧道塌方进行综合治理,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绵竹至茂县公路云湖1号隧道F29断层破碎带,选取围岩级别、开挖宽度、地下水、不良地质、施工单位技术和管理水平等5个对塌方影响较大的因素,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对该不良地质段进行了塌方风险分析,确定了云湖1号隧道F29断层破碎带发生塌方的风险等级,有助于指导设计与施工采取合理措施确保隧道安全。该方法在隧道工程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为以后类似的隧道工程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